技校网
更新:2022-08-08 09:52:52解决时间:2022-08-08 08:55
| 编号 | 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1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中德合作)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0 | 15723 |
| 2 | 工科试验班(应用化学、包装工程、交通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学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0 | 15723 |
| 3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中外合作办学)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500 | 15723 |
临床医学专业是一级学科博士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第一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重点专业、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名师。临床医学专业办学依托临床医学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其中呼吸内科排名全国第一、胸外科排名全国第七,临床医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主干学科包括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学生就业前景是能从事临床医疗、预防保健、医学研究等相关工作。
医学影像学专业是省级名牌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拥有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主干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学生就业前景是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治疗、医学研究等相关工作。
预防医学专业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级特色专业,拥有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省重点学科。学校已启动“广州医科大学-英国胡佛汉顿大学预防医学(公共卫生)本科2+2+1项目”,学生可通过选拔参加该项目,毕业后可分别获得两所大学的学士学位。主干学科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毕业学生能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卫生行政部门、公共卫生机构、科研机构和大中型企业等从事疾病预防与控制、卫生管理与监督、卫生保健和健康促进、卫生检验与检疫、健康产品研究和开发等相关工作。
药学专业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市级特色专业,拥有省级重点学科、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高等学校教学团队。主干学科包括药学、化学、基础医学。毕业学生能在药物研发单位、医药院校、医院、药房、医药生产和流通企业、药品检验和药事管理部门等从事药物研究与开发、生产、质量监控、管理、营销和监督合理用药等工作。
护理学专业是一级学科硕士点、省级特色专业、市级名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拥有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市级重点扶持学科等。2012年挂靠临床医学专业启动了护理学博士研究生教育。目前学校已启动“广州医科大学-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护理学本科2+2项目”,学生通过选拔可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毕业后可分别获得两所大学的学位。主干学科包括基础医学、护理学。毕业学生能在医疗卫生保健领域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和护理科研工作。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15所附属医院,28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3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全学科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百强。学校拥有1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0个省(部)级重点专科,其中呼吸内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科排名全国第二、胸外科排名全国第四、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四、小儿内科排名全国第六、精神医学专科排名全国第七。
学校坚持“人才兴校”战略,现有教职工7789人(其中校本部908人),包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博士研究生导师68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79人。
学校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坚持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凸显责任担当和业务精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占招生专业的半数以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覆盖全部招生专业。建有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建有国家级、省级精品类课程102门,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0门。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含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3万余人。近五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过96%,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2017-2021年,学校承担了市(厅)级以上各类纵向科研课题2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在包括《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ell》《Lancet》在内的世界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10000余篇;1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和教育交流合作,是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校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教授深入合作,建立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学校自2010年起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目前在校留学生285人,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的25个国家。
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学校逐渐形成了“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确立了“德术兼修,医文相融,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研医疗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互动,并在抗击非典、亚运医疗服务、埃博拉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扎根广州,辐射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推进“学科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引领、创新发展”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建设成为一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列、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力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2022年2月更新)
第八章 资助学生政策
第三十条 本科优秀新生奖学金:
(一)优秀外省新生奖学金。报考我校的广东省外本科考生,投档分在所有录取我校的该省考生中排名第一的(内地新疆班考生按录取折算方法折算后的分数排名),报到注册后奖励10000元。高考总分相同的,按考生排位前者优先奖励;未进行考生排位的省份参照广东省的排位原则进行排位,即按单科顺序及分数从高到低排序,单科成绩的排列顺序为:文史类为语文、文科综合、文科数学、外语;理工类为理科数学、理科综合、语文、外语。
(二)优秀广东省新生奖学金。在我校录取的广东省生源本科新生中,理科生投档分排名前20名和文科生投档分排名前10名的考生,报到注册后奖励10000元。
第三十一条 在校期间符合相关条件要求的,可获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国家助学金3000元/年等奖励。(金额标准如有变动则以上级最新相关文件为准)
第三十二条 在校本科生设优秀学生奖学金:根据学生在校各学期综合测评结果评定,分学年发放,受奖面达40%。每年特等奖2500元、一等奖1500元、二等奖1000元、三等奖600元、单项奖500元、优秀实习生500元。
第三十三条 参加国家、省、市等各类竞赛,视获奖情况给予相应奖励。
第三十四条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开通“绿色通道”,可根据政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申报政府奖助学金和争取社会的奖助学金,安排勤工助学,或给予临时困难补助,或申请减、免学费。
摘自《广州医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第七章 收费标准
第二十九条 学生学费按省政府批准同意实施的标准执行。住宿费按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物价局、广州市物价局有关文件执行。参见各省专业目录。
摘自《广州医科大学2018年招生章程》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通新生报到“绿色通道”,入学后可安排勤工助学,或根据政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或申报政府奖学金和争取社会的奖学金,或给予临时困难补助,或申请减、免学费。
凡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办公室批准,为我校录取的香港学生,在允许的修业期限内修满规定的学分,并达到毕业基本要求,准予毕业并颁发广州医科大学毕业证书。对符合学位授予条件的毕业生,授予广州医科大学学士学位并颁发学位证书。
凡符合保送条件的学生,可由所在中学校长推荐,提供本人高中学习成绩证明,获奖证书及其它证明自己特长和优势的相关材料。我校将在规定时间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考查和面试,择优录取。
| 单位:广州医科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姓名:段老师 电话:020-37103483 电邮:zs8134@*** 网址:https://zs.gzhmu.edu.cn 单位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新造路1号 邮政编码:511436 |
热爱祖国、品行端正、身体健康、高中阶段各学年成绩优良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文、理科排名前列或在科技、体育、文艺、社会服务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由中学校长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