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概况江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和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学校融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于一体,位于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素有“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美誉的江西省省会南昌,对江西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较大影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优先发展的省属重点(师范)大学。
根据南昌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结合学校具体防控措施,为切实保障广大考生和考试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现对所有报名参加江西师范大学考点TOEFL、GRE考试的考生提出如下疫情防控要求:1.以下人员禁止参加考试:来自当前高风险区者,正处于隔离治疗期的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者,隔离期未满的密切接触者,以及其他正处于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居家健康监测者。凡是瞒报自身健康状
院系码院系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方式普通少骨士兵总计已接收推免生001政法学院030100法学全日制5757001政法学院035101法律(非法学)全日制政法学院035102法律(法学)全日制政法学院035200社会工作全日制93194001政法学院035200社会工作非全日制政法学院120401行政管理全日制政法学院120404社会保障全日制55001政法
院系所码院系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习方式普通少骨士兵总计已接收推免生001政法学院030100法学全日制42143001政法学院035101法律(非法学)全日制政法学院035102法律(法学)全日制政法学院035200社会工作全日制82385001政法学院035200社会工作非全日制政法学院120401行政管理全日制11112001政法学院120404社会保障
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pdf一、招生计划我校上年度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为118人,2022年博士研究生实际招生规模数以当年教育部下达数为准。二、学制我校学术学位博士研究生学制三年,非定向就业博士生基本修业年限3年,定向就业博士生的基本修业年限4年;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制四年,其中脱产在校学习和研究时间累计不少于一年。博士生在校最长年限(含休学和
各位考生:根据教育部及江西省教育考试院的统一安排,现就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及成绩复核等相关工作公告如下:一、成绩查询1.查询时间:2月21日9:00–3月31日17:002.查询方式:登陆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n/apply/cjcx/)输入本人相关信息,进行成绩查询二、成绩复核如考生本人对成绩确有疑问,可向我
根据教育部《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文件精神,以下情况可享受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总分加分政策:1.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赴外汉语教师志愿者”等项目服务期满、考核合格的考生,3年内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初试总分加10分,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2.高校学生应
各位考生:我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定于5月29日举行,现将相关考生报考材料审核情况发布,请各位考生自行查询。查询网址:2022年博士研究生报考材料审核结果查询现做几点说明:1.我校将根据全国疫情防控形势确定考试方式,请密切关注我校研招网站公告。各位考生在考前14天起,应避免去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和跨区域流动,外出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勤洗手,常通风。
各位考生朋友:我校2022年各类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录取工作已顺利结束,现对个人档案及党团组织关系转接等近期考生关注的问题予以说明如下:一、个人档案1.全日制定向就业拟录取考生和所有非全日制拟录取考生无需寄送档案,但需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书,该协议书须经考生定向就业单位签字盖章,于开学报到时上交。对于录取为非全日制非定向就业的考生须在进校后办理更改就业方式为定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及要求,我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生统一采用网络远程考试方式。一、考试时间1、初试:5月29日上午第一场:专业基础课(8:00-9:30)第二场:英语(10:00-11:30)2、复试:拟定6月中下旬二、考核方式采取闭卷线上考试方式,各科考试时长90分钟;三、考前准备(一)远程考生
各位考生:根据工作安排,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江西师范大学报考点(3613)的考生报名信息确认工作采用网上确认方式,考生不必到现场进行材料审核。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网上确认对象已在中国研招网上完成网上报名并在网上支付报考费,且选择江西师范大学作为报考点的江西师范大学及南昌工程学院2022届全日制应届本科毕业考生。二、网上确认1.网上确认时间:
各位亲爱的考生朋友:我校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阅卷工作已结束,现将考试成绩公布,请大家凭身份证号和姓名自行查询。进入复试的基本要求、复试时间及具体安排敬请关注本网站公告。2022博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成绩查询考生如对本人成绩有疑问,可向我办申请成绩复核。申请复核的考生须注意以下事项:1.申请时间:6月10日17:00之前,逾期不予受理。2.申请方式:按成绩
亲爱的新同学:祝贺你被我校录取为2022级研究生。现请你阅知以下内容并按要求办理有关入学手续:一、暑期上课的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和非全日制应用心理硕士入学报到时间为6月28日上午。其他新生分两段入校,其中化工(含单糖中心、先进材料研究院)、生命、地理、新传、城建五个学院的博、硕新生于9月12日入校报到,其他学院的博、硕新生于9月12日线上报到(具体方式由学院确定
院系所码院系所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学位类别学习形式2022年推免退役士兵少骨一志愿调剂001政法学院030100法学学术型全日制00016001政法学院035101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全日制10018001政法学院035102法律(法学)专业学位全日制00122001政法学院035200社会工作专业学位全日制01023001政法学院035200社会工作专业学位
根据教育部《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江西省教育考试院有关文件,现将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江西师范大学报考点网上报名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认真阅读并遵守《江西省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公告》和各招生单位的有关要求。二、报名要求1.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两个阶段。2.根据江西省教育考试院安排,江西师范大学报考点(3613
001政法学院001政法学院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pdf002财政金融学院002财政金融学院2023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pdf003地理与环境学院003地理学院2023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pdf004教育学院004教育学院2023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pdf006教育研究院005教育研究院2023年研究生招生考试参考书目.pd
为做好我校接收2023年推免生的工作,加强科学选拔,规范工作程序,保证公平公正,现根据教育部相关推免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制定本章程。一、招收专业我校2023年可接收推免生的招生专业详见我校2023年接收推免生招生专业目录。二、接收人数拟招收推免生约300人。三、申请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在校期间没有受过任何纪律处分;2.申请人
江西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pdf(点击下载)江西师范大学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全国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拥有4个ESI全球前1%学科(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1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其中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2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化学、心理学、教育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体育学、物理学、生物学
江西师范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我校2023年拟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3500名,其中将接收300名左右的推免生(招收推免生人数以最后确认接收推免生录取人数为准),拟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1400名,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2100名(均含推免生),专业学位中非全日制约350名左右,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仅招收在职定向就业人员。实际招生人数以国家下达数为准,各专
亲爱的新同学:在您被录取为我校学生,即将跨入大学校门之际,谨向您表示衷心祝贺和热烈欢迎!现请您阅知以下内容并按要求办理有关入学手续。一、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今年我校普通本科新生将分二批入学报到。具体安排为:第一批入学报到的时间为9月11日,新生报到学院为:财政金融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公费师范生院、化学与化工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数字产业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专业的培养特色包括:强调数理基础,在本科第一学年开设专业基础课和通识课程,提高学生社会认知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计算机思维;重视实践能力,学院有设备齐全的实验室、机房等,学生可动手将理论知识运用实际问题;校企协同育人,学院深化产教融合和协同育人,引进多家计算机领域知名企业,通过设立专项奖学金、开设特色课程、聘请行业导师等方式,培养高素质和具有数
生物制药(专业代码083002T学制四年工学)在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中,生物医药企业功不可没。本专业是我校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建设号召,为提高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而开设的本科专业。通过“国际化培养方案”和“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型复合人才。所授主干课程:生物技术制药、基因工程和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生物制药工艺学、制药
食品营养与健康(专业代码082710T学制四年工学)本专业是我校积极响应健康中国建设号召,全国第二批获批的新增本科专业。我院与国内多所高校(大连工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江南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和华中农业大学等)和美国、日本、澳大利亚、韩国等多个国家保持学术交流和项目合作,通过“国际化培养方案”和“产学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食品营养与健康领域
会计学(ISEC)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InternationalScholarlyExchangeCurriculum,简称“ISEC”)是由教育部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联合国外知名高校和国际教育专家,遵循国家2010-2020教育中长期发展纲要“通过教育国际化,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共同研发并面向国内部分本科院校开展的国际合作项目。从2019年起,
金融学(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实践能力,前瞻的创新意识和全球化视野,能胜任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互联网金融等金融机构,及政府部门、中介咨询、专业评估、综合经济管理等企事业单位的相关工作,在区域特色和国际化方面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综合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二)
经济学(一)人才培养目标:本专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厚基础、强能力、复合型、可持续”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坚持“分类培养,两个面向”,面向政府、企事业单位以及教学研究机构,培养具有“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卓越实操技能和宽广国际视野”的经济人才。(二)规格要求:本专业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相关专业基础知识,接受
软件工程(互联网软件开发)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掌握本学科相关数学理论、软件工程基础理论及互联网软件开发前后端技术,具有较强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较完整的软件项目实践经验、团队合作能力和初步的软件项目管理体验,能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软件工程问题,能根据技术发展演变完善知识结构,实现知识迁移,以适应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系统的开发需要,拥有良好团队协作精神和
软件工程(区块链开发与应用)培养目标:培养熟练掌握软件工程专业核心知识体系以及密码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及技术,具备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胜任区块链的底层开发、应用开发、测试以及维护等工作的工程型软件人才。就业方向:在互联网、金融以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区块链的底层架构开发、共识算法开发、应用开发、测试及管理工作。
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本科)(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利用我校和美国海波特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优势教育资源,并组建国内外一流的教师教育团队,深度渗透、交叉、融合,打造并形成“需、学、研、产”的国际化、开放式办学模式与育人特色,以工作坊制定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业设计人士走进课堂,结合国际专业赛事、创新创业实践项目、国际游学艺术考察等新型混合式教学形式打造国
朝鲜语(朝英双语方向)专业(本科)(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朝鲜语(韩国语)基本功、宽阔的国际视野、专门的国际商务知识与技能、具备应用语言学和应用经济学、管理学和国际商法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知晓国际商务规则、具备优秀的跨文化商务交际能力与较高的人文素养,能够熟练运用韩语从事国际贸易、国际商务管理、跨文化交流、商务翻译、涉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