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属公办全日制高校、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江苏省卓越高职院校培育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坐落于江苏省三大都市圈之一、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徐州。学校前身是1979年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创建的基建工程兵第三技术学校。1983年7月学校划归原煤炭工业部管理,更名为徐州煤炭建筑工程学校。1998年学校划归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1999年7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月学校更名为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地处徐州市泉山风景区,占地1200亩,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学校设有建筑建造学院、建筑装饰学院、建筑智能学院、建筑管理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信电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等14个二级学院,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学生13000余人,教育在籍学生9800余人。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齐全,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是“江苏省文明单位”“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江苏省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花园式学校”“徐州市首批绿色大学”“江苏省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单位”。学校构建形成以军校文化、煤炭文化、建筑文化为内核,以企业文化和校友文化为补充的特色鲜明的校园育人文化体系。
序号 | 二级学院 | 专业名称 |
1 | 建筑建造学院 | 建筑工程技术 |
2 | 建筑钢结构工程技术 | |
3 | 地下与隧道工程技术 | |
4 | 工程测量技术 | |
5 | 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 | |
6 | 建筑装饰学院 | 建筑装饰工程技术 |
7 | 室内艺术设计 | |
8 | 环境艺术设计 | |
9 | 建筑设计 | |
10 | 园林工程技术 | |
11 | 古建筑工程技术 | |
12 | 城乡规划 | |
13 | 家具艺术设计 | |
14 | 建筑智能学院 |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 |
15 | 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 | |
16 | 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 | |
17 | 建筑电气工程技术 | |
18 | 市政工程技术 | |
19 | 给排水工程技术 | |
20 | 环境工程技术 | |
21 | 水利工程 | |
22 | 建筑管理学院 | 工程造价 |
23 | 建设工程管理 | |
24 | 建设工程监理 | |
25 | 建设项目信息化管理 | |
26 | 房地产经营与管理 | |
27 | 交通工程学院 |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
28 |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 | |
29 |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 |
30 | 高速铁道工程技术 | |
31 | 公路机械化施工技术 | |
32 | 城市轨道交通供配电技术 | |
33 | 智能制造学院 |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34 | 电气自动化技术 | |
35 | 工程机械运用技术 | |
36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37 | 工业机器人技术 | |
38 | 新能源汽车技术 | |
39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40 | 信电工程学院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41 | 软件技术 | |
42 | 移动应用开发 | |
43 | 通信技术 | |
44 |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 | |
45 | 艺术设计学院 | 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
46 | 产品艺术设计 | |
47 | 广告设计与制作 | |
48 | 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 |
49 | 建筑动画与模型制作 | |
50 | 经济管理学院 | 会计 |
51 | 财务管理 | |
52 | 市场营销 | |
53 | 物流管理 | |
54 | 电子商务 | |
55 | 酒店管理 | |
56 | 社区管理与服务 |
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科技服务能力不断彰显。近五年来,获批市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 586 项,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零的突破,其中横向科研课题 233 项,到账 2300 余万元,技术服务到账 5600 万元。拥有 PCT (国际发明) 4 件,发明 204 件,实用新型 1974 件,软件著作权 564 件、工法 22 项。依托国家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江苏省建筑产业化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近三年培训 37000 余人次。现有 1 个江苏省协同创新中心、省市级科研平台 52 个。近年来获得省市级科技进步奖、科学技术奖 69 项,专利授权总量居全省高职院校第 1 位,全国高职院校第 2 位,学校连续 8 年获得“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荣誉称号
学校加快办学国际化进程,积极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渠道,与英国南兰克郡学院、爱尔兰卡洛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柬埔寨管理经济大学、老挝万象省技术学院等 40 多所国(境)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是 10 余家国际合作与交流平台的理事单位。学校现有 4 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外多所学院联合开展“ 3+0 ”“ 2+1 ”项目。学校是江苏省“优才计划”项目学校、全国首批“中国东盟职业院校双百旗舰计划”项目学校、江苏省政府奖学金学校,留学生培养规模持续扩大,累计招收 19 个国家 700 余名留学生。学校鼓励学生出国(境)留学、游学,现有赴国(境)外留学或交换交流经历的学生达 218 人。鼓励教师出国(境)研修、讲学和合作研究,已选派 530 人次骨干教师赴海外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高校访学研修培训。学校在老挝和柬埔寨等建立 5 个境外分校,建立了中国 - 老挝职教协作秘书处,成立了“中柬文化与语言研究中心”,开办技能与语言培训中心 2 个,外派教师长期驻地为外方师生开展语言与技能培训服务。
学校秉承“厚生尚能”校训,弘扬“求实创新”校风,着力培养基础厚、技能强、后劲足、能吃苦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坚持以“为每一位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让每一位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为宗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发展潜力大。近年来,学生在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2项、省级一等奖13项、全国行业大赛一等奖17项,在各类文体竞赛中获得省级及以上一等奖46项,获“挑战杯”、全国“互联网+”“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省级一等奖10余项。学校始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在省内外建有近600家稳定的就业实习基地。先后与国内29家知名大型企业合作共建企业学院、企业订单班50个,联合培养企业急需的人才。学校建立了36个国内校友分会和1个海外校友会,积极为毕业生持续发展搭建平台。学校毕业生主要面向江苏省和华东地区就业,深受用人单位青睐,很多毕业生已在徐工集团、万科集团、中建三局、中建八局、中铁十局、中煤建设集团、江苏扬建集团、南通三建、中南集团、龙信集团、中衡设计集团、苏州金螳螂等知名企业建功立业。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我校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薪酬、就业竞争力指数,以及对母校满意度和推荐度等各项数据均位居省内同类院校前列,学校连续8年被表彰为“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是教育部评定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实力持续增强,社会美誉度不断提升,近年来先后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50强、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等。2017年9月,学校党代会提出“建设全国一流高职名校”的奋斗目标,谋划实施“人才强校、创新提升、服务地方、信息化、国际化、幸福共享”六大战略加快推进学校发展。学校践行“厚生尚能”校训,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承袭建筑类院校办学优势传统,伴随并逐渐有能力引领建筑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拓展学生职业发展空间。集聚校内资源要素,提供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融合协同各方力量,提高服务产业发展能力,输出办学标准和培养样式。2023年,学校综合办学实力稳居国内3%,到2035年,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位居国内1%,为学生提供高质量就业服务,为社会提供高品质服务。(2020年5月)
按学年度收取学费、住宿费:(苏价费[2014]136号)
1.学费:管理服务类专业4700元/年、工科专业5300元/年、艺术类专业6800元/年。
2.住宿费:新生住宿由学校统一安排,根据公寓条件收费800~1200元/年。
奖、助、贷政策: 1.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凭录取通知书等相关资料到当地资助中心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高可贷8000元/人.年,如所在地无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可来校报到后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2.我校视家庭经济贫困状况,定期或不定期地给特困生发放补助,解决生活困难。校内设立多个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自食其力,解决生活困难。
3.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入学后可申请国家助学金,高4300元/人.年。
4.在校学生可参加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人.年)、企业奖学金等的评定。
5.30%的在校学生可获得校级奖学金,高3000元/年。
联系方式:电话:0516-83889021、83888688、83996351
招生微信号:jsjzizs
学校微信号:jsjzi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