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南京林业大学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江苏排名:93 南京排名: 44
  • 更新日期: 2023-03-08 12:09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25-85427320
  • 网址: http://www.njfu.edu.cn/
  • 学校地址: 南京市龙蟠路159号(南京国展中心对面)

南京林业大学学校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紫金山麓、碧波荡漾的玄武湖畔,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于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的南京林学院,是当时全国仅有的三所高等林业院校之一。1955年华中农学院林学系(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和湖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组成)并入,1972年更名为南京林产工业学院,1983年恢复南京林学院名称,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


南京林业大学作为一所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的多科性大学,在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提高教学质量和德育教育放在首要位置,紧紧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为实现“黄河流碧水、赤地变青山”的宏伟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继承发扬了艰苦创业的光荣传统,形成了“团结、朴实、勤奋、进取”的校风和“诚朴雄伟,树木树人”的校训。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深受用人单位欢迎。


学校主动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不断调整优化学院专业结构。现设有林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风景园林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家居与工业设计学院、轻工与食品学院、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研究生院、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有民办南方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育部等22个学院(部)


南京林业大学招生专业


学院

专业(方向)名称

学制

学位授予门类

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

林学

四年

农学

林学(水土保持与生态工程)

四年

农学

森林保护

四年

农学

园艺

四年

农学

地理信息科学

四年

理学

生物技术

四年

理学

南京林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四年

工学

林产化工

四年

工学

生物工程

四年

工学

生物制药

四年

工学

南京林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四年

工学

机械电子工程

四年

工学

自动化

四年

工学

测控技术与仪器

四年

工学

机器人工程  [17]  

四年

工学

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木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木材科学与工程(木结构建筑)

四年

工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能源与动力工程

四年

工学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包装工程

四年

工学

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农林经济管理

四年

管理学

工商管理

四年

管理学

会计学

四年

管理学

会计学(CIMA班)

四年

管理学

市场营销

四年

管理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四年

经济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四年

管理学

电子商务

四年

管理学

金融工程

四年

经济学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森林工程

四年

工学

土木工程(交通土建)

四年

工学

土木工程(建筑工程)

四年

工学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工程管理

四年

管理学

测绘工程

四年

工学

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汉语言文学

四年

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

四年

文学

广告学

四年

文学

旅游管理

四年

管理学

社会工作

四年

法学

四年

文学

南京林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年

工学

软件工程(嵌入式培养)

四年

工学

电子信息工程

四年

工学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四年

工学

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培养)

四年

工学

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园林

四年

农学

风景园林

四年

工学

城乡规划

五年  [18]  

工学

南京林业大学理学院

信息与计算科学

四年

理学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四年

工学

材料化学

四年

工学

南京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

英语

四年

文学

日语

四年

文学

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设计

四年

艺术学

环境设计(室内设计)

四年

艺术学

视觉传达设计

四年

艺术学

公共艺术

四年

艺术学

数字媒体艺术

四年

艺术学

南京林业大学家具与工业设计学院

工业设计

四年

工学

工业设计(家具设计)

四年

工学

产品设计

四年

艺术学

南京林业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轻化工程(制浆造纸工程)

四年

工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

四年

工学

印刷工程

四年

工学

南京林业大学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交通运输

四年

工学

交通工程

四年

工学

车辆工程

四年

工学

物流工程

四年

工学

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

生物科学

四年

理学

生态学

四年

理学

环境科学

四年

理学

环境工程

四年

工学  [19]  

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法学

四年

法学  [20]  



南京林业大学办学实力

学校学术实力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现有工程学、动植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和化学5个ESI全球机构学科排名前1%,林业工程1个国家一流学科,林业工程、生态学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林木遗传育种、林产化学加工工程、木材科学与技术、森林保护学等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4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9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含培育),6个一级学科江苏省重点学科(含培育)。 国家重点学科数量位列江苏省属高校前列。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了两个“A+”(林业工程、林学)、一个“A-”(风景园林学)的好成绩,A+学科数位列全国林业高校和江苏省属高校第一。


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本科专业78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6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4个。拥有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省级精品(优秀)课程及课程群30门,省级在线课程23门。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实践教育中心1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个。林学类专业(林学、园林、森林保护)和林业工程类专业(林产化工、木材科学与工程、森林工程)入选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自1991年,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14项、二等奖20项。2010年有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曾荣获“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学生3万余人,其中博士与硕士研究生、外国留学生6200余人。学校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0万多名建设人才。


南京林业大学师资力量

南京林业大学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21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50余人,博士生导师181人,具有高级职称796人。学校现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代表的国家级人才2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0余人;有江苏省“333工程”第一层次首席科学家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江苏特聘教授2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6人,省“333工程”二、三层次、“双创计划”、“青蓝工程”、“六大高峰”等各类省级人才计划360余人;江苏省科技创新团队及“青蓝工程”等省级创新团队13个。

南京林业大学办学成果


长期以来,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坚持自主创新,积极推动产学研结合,在科学研究、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校现有“机电产品包装生物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工程中心1个、“林木遗传与生物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的林产化学与材料国际创新高地”、“银杏产业”等10个国家级创新联盟、 “江苏省观赏主题木本花卉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江苏省速生木材及农作物秸秆材料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国家林业局南方林木种子检验中心”等50余个省、部级研究开发机构、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有66个校级研究所和研究中心。学校每年在研课题1000多项,近年来,承担包括“973”、“863”、国家科技支撑项目、“948”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部、省重点项目累计800余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720余项,国家社科基金累计31项。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及授权发明专利2000余项,有380余项成果获国家、部省级以上奖励,其中,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四等奖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49项;部、省级奖励300余项。学校主办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有《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林业工程学报》和《室内设计与装修》,以及以双一流学科为支撑的英文刊《Journal of Bioresources and Bioproducts》(JB&B)等。其中《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林业工程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和SCD核心期刊,《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SCD核心期刊,《室内设计与装修》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英文刊被多个国际数据库收录,《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入选2017—2020“中国精品科技期刊(F5000来源刊)”。


南京林业大学合作办学


学校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办学与对外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瑞典、俄罗斯、日本、法国、意大利、芬兰、伊朗等20多个国家的100多所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学术研究、师资培养和人才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阿拉巴马农工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积极探索实施多模式、多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国际组织实习项目、江苏高校学生境外学习政府奖学金、暑期海外文化交流、海外实习实践等项目;与世界名校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大学)联合举办经教育部批准的“3+2”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加拿大新布伦瑞克大学(3+1+1)、德国亚琛工业大学(3+1)、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3+1+X)、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3+2)等海外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人才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海外名校联合开展长短期学分互认访学项目,每年派出数百名学生出国实施国际化培养。学校积极拓展海外留学生生源,每年接收700余名外国留学生来校学习或交流访问。

学校占地面积10725亩,其中,新庄主校区占地1257亩,句容下蜀校区占地4800亩,淮安校区占地1327亩,白马教学科研基地占地3300亩,江宁工程培训中心等占地41亩。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48亿元,图书馆纸质文献总量为238多万册,电子图书430多万册。校园网络以千兆带宽为主干,覆盖全校。


学校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探索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以林科为特色,以资源、生态和环境类学科为优势,理、工、农、文、管、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高水平特色大学,逐步实现建设世界一流林业大学的远景发展目标。 



南京林业大学联系方式:

  学院校址:南京市龙蟠路159号             邮编:210037

  招生热线:025-85427320、85438141、85438142、85438143

推荐内容

2023年南京林业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发布[2023-03-01 10:01]

各位考生:根据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安排,我校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将于2月21日15:00向社会公布,考生可通过省教育考试院网站(www.)查询分数,也可通过我校研究生院网站-招生工作-招生管理系统(学生端)进行查询。预计届时查询人数较多,为防止网络拥堵,请考生错峰查询,耐心等待。一、成绩复核1.复核申请时间:2023年2月22日8:00至2月24日16:002.复核

2023年南京林业大学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2023-01-31 16:12]

南京林业大学2023年依据学测成绩招收台湾高中毕业生简章南京林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百强高校,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前身为中央大学(创建于1902年)森林系和金陵大学(创建于1910年)森林系,1952年合并组建南京林学院,1985年更名为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始终秉承“诚朴雄伟,树木树人”校训精神,弘扬“团结、朴实、勤奋、进

2023年南京林业大学硕士推免生拟录取人数信息统计[2023-01-04 08:59]

我校2023年硕士生推免接收工作已基本结束,现公布目前拟录取硕士推免生人数,供统考考生报名参考(各专业剩余招生指标请根据招生目录公布的拟招生人数及此表公布的接收推免生拟录取人数推算)。推免生最终录取人数以教育部审核通过人数为准,推免生拟录取名单将于硕士生推免接收工作全部结束后另行公示。南京林业大学2023年接收推免生拟录取人数统计表院系代码院系名称专业代码专业名称/方向学习形式拟录取人数001林学

2023年南京林业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点网上确认须知及流程[2022-12-09 11:12]

为方便广大考生,经上级部门批准,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南京林业大学报考点(3209)采用“网上确认”报名信息方式,考生凭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以下简称“研招网”)上报名系统的用户名及密码登录,按流程进行网上确认。一、考生注意事项1.考生应认真阅读“南京林业大学报考点网上报名公告”并确保填报信息准确无误,因误填、错填或虚假填报造成不能确认或考试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2.考生须在“研招网

2022年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招生网上报名公告[2022-11-23 14:10]

受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委托,2023年南京林业大学承担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南京地区报考我校、苏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扬州大学、省内科研院所、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的考生的报名、考试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网上报名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网报时间:10月5日-25日,每天9:00-22:00,报名网址: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s://yz..cn/,教育网网址:htt

2023年南京林业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含直博生)章程[2022-12-16 14:45]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源质量,加强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要求,现将2023年我校招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及直接攻读全日制博士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直博生)相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请各院系贯彻执行。一、接收条件(一)获得所在学校(经教育部批准的推荐高校)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二)思想政治及科研素质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

2023年南京林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2022-12-16 13:13]

一、招生计划2023年我校拟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约1855余人。其中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约745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1110人;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约455人;“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计划约12人,专项专用。专业目录中公布的各专业、专业方向的拟招生人数仅供参考,实际招生人数将根据教育部正式下达的招生计划、实际录取的推免生人数及生源情况进行调整。二、推荐免试研究生我校接收全国各高校中已

2022年南京林业大学招生章程[2022-12-14 18:13]

南京林业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百强高校,是中央与地方共建的省属重点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是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整体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设南京校区和淮安校区。南京校区位于南京市主城区,龙蟠路159号。淮安校区位于淮安市高等教育园区,枚皋东路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学校2022年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实施,切实维护学校和考生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