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 (巴彦淖尔市技工学校)是2004年由原巴盟农机校、巴盟技工学校、巴盟工交干校、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先后合并组建而成。是以工科类专业为主的全日制中等 专业技术学校,是巴彦淖尔市理工职教集团牵头单位。2006年晋升为自治区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8年晋升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进入 国家千所示范校建设行列。
学校的孜孜以求的目标。学校系国家级重点校、国家级示范校、市理工职教集团牵头单位、市青年军校。2008年3月,学校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 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实现了第一次质的飞跃。2012年6月,学校顺利跨入国家千所中职示范校建设行列,实现第二次新的飞跃。经过全校师生近两年的辛勤工 作,重点专业、特色项目建设取得了预期成效,形成了校本特色的建设成果和创新经验。学校已从全国数万所中等职业学校中脱颖而出,成为国家千所示范校建设单 位之一。
学校赢得市场的保 证。学校系国家、自治区、市三级职业技能鉴定站,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自治区安全生产培训学校。拥有占地80亩的专门培训场地,依托3000 万的先进实验实训设备,坚持培训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充分发挥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再就业培训、劳动力转移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等职能,承担着全市25个行业 90多个工种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和安全生产、能力提升等培训任务。
学校健康发展的关键。现有专任教师118人,其中中高级职 称74人,“双师型”教师35人。近年来,学校选派5名专业教师参加德国先进的职业教育培训,有38名教师参加过国家级、自治区级中职骨干教师培训,有 36名优秀教师到企业参加过实践锻炼。全校60%的专业课教师获得“双师型”资格认证。拥有一大批素质精良、技能精湛的教师队伍,形成了依靠“双师型”教 师,培养“双证书”人才的崭新格局。
学校兴旺发达的动力。学校始终将就业作为工作重点,视职业教育为就业教育,努力做到以“出口”带动“进口”。实行“校企融合”、“订单培 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入学即可签订就业协议。学生就业工作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多方入手,多管齐下。通过开展职业指导培训、加强就业跟踪服务,强化就 业管理,确保了学生的就业质量。学校组织召开了一系列校企人才培养洽谈会,与神华集团等20余家市内外大型企业签订“人才培养订单”,与内蒙古恒丰食品工 业集团、中粮屯河公司等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解决了家长、学生的后顾之忧。与神华集团联合办学,承办神华集团招工培训考试;与北汽集团高级技校签订联合 办学协议,并获赠现代教学用车;与上海群益职校结为姊妹学校,共享优质资源,共建国家级示范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5年保持在95%以上,深受家长、学生好 评。
2004年,自治区党委政研室到我校调研,并在《决策参阅》上刊登了《职业技校的毕业生为何抢手》的调研报告,自治区政府主席杨晶同志在《决策参阅》做出批示,充分肯定了我校的办学思路和模式,明确指出:“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的办学经验值得各地各校借鉴推广”。2005年,校长霍培新同志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国家级重点实训基地,机电、电子专业被评定为自治区级精品专业,学校教师温宏旗、赵达来被评为自治区教学能手;同年9月份,自治区职业教育经验交流现场会在我市召开,我校被确定为主要参观单位,内蒙古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岳福洪、副主席连辑、教育厅厅长郭明伦、市委书记郭启俊、市长王素毅以及9个厅局的领导和与会代表,对我校的办学给予了高度评价。连辑副主席欣然为我校题词:“工匠教育、独具匠心”。2007年年初,学校被确定为自治区“工学交替”示范学校,并顺利通过国家级重点校验收初评;“十一五”期间重点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同年5月,学校教师薛岳山、张海渊、刘海军三位教师在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技术技能大赛中分获机电和电子一等奖,并代表自治区参加全国大赛,分获全国三等奖和优秀奖。6月,学校教师苏四国在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普通话口语说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