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国计量大学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浙江排名:70 杭州排名: 36
  • 更新日期: 2023-03-13 12:03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571-86914435
  • 网址: http://www.cjlu.edu.cn/
  • 学校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258号

中国计量大学学校简介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7年成为省部共建大学。

学校建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设有18个学院(部),创办1所独立学院,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15000余人、研究生1950余人,独立学院普通本科生5700余人。


学校秉承“精思国计、细量民生”的校训,坚持“计量立校、标准立人、质量立业”的办学理念,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适应质量事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20个,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7个,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8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精品在线课程7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浙江省第一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1个。获得全球首届唯一的“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在近两届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20项。2007年获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在2017年浙江省普通本科高校分类评价中排名多科性、教学研究型高校第一。

学校全面落实“实践育人”,重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五年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国家奖278项、省奖2200余项,其中“挑战杯”全国一等奖3项,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19项,数学建模总成绩连续三年排序全国参赛高校前列,2018年获本科组高奖Matlab创新奖。学校在2014-2018年全国高校学科竞赛评估中排名64位,2018年排名浙江省属高校第5位。近五年学生以独立发明人申请并获授权各类专利31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53项;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7项、省一等奖28项。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招生,在23个省份被列入第一批次招生;近五年毕业生平均初次就业率97.02%,2017年入选“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8年入选首批“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



中国计量大学招生专业

二级学院

专业名称

机电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计量测试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能源与动力工程、工程力学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

光学与电子科技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功能材料

材料与化学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应用化学

质量与安全工程学院

质量管理工程、安全工程、工业工程、环境工程

经济与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工程

理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声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动植物检疫、食品质量与安全、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

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

法学、知识产权

人文与外语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汉语国际教育、翻译、行政管理

艺术与传播学院

工业设计、广告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

标准化学院

标准化工程



中国计量大学收费标准

学校收费严格按照浙江省物价主管部门批文和有关规定执行,实行学分制收费。学费由学分学费和专业学费组成,学分学费每学年按学年制收费标准进行预收,按所修学分结算,毕业前进行学分汇总清算。新生入学时按专业大类招生的学生统一按照大类中学费标准较低的专业收取费用,专业分流后分别按所学专业规定的学费标准执行,以下大类专业与分流专业存在学费差异:金融学类(金融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4800元/学年,分流后金融工程4800元/学年,国际经济与贸易5520元/学年;生物科学类(生物工程、动植物检疫)5000元/学年,分流后生物工程5500元/学年,动植物检疫5000元/学年;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5500元/学年,分流后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6325元/学年,机械电子工程5500元/学年;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4800元/学年,分流后工商管理4800元/学年,财务管理5520元/学年,市场营销4800元/学年。学生住宿费标准按浙江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标准执行,具体入住由学校统一安排。



中国计量大学资助政策

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及各类专项奖学金。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本科学生完成学业,学校建有“绿色通道”制度,学校将通过国家助学贷款、助学金、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困难补助以及发展性资助等多种渠道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和帮扶。




中国计量大学历史沿革

1.杭州计量学校时期(1978年10月5日至1983年5月10日)


2.杭州计量测试专科学校、计量专科学校时期(1983年5月10日至1985年10月18日)


3.中国计量学院时期(1985年10月18日至2016年3月1日)


4.中国计量大学时期(2016年3月1日至今)



中国计量大学师资力量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

当前,全校师生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奋力拼搏,攻坚克难,为加快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中国计量大学学科建设

截至2020年7月,中国计量大学共有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3个、B类7个,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1个,浙江省“十二五”重点学科9个,国家质检总局重点建设学科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25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4个。材料科学、工程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行列。



中国计量大学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7月,中国计量大学有6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浙江省优势、特色专业20个,15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7个,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8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精品在线课程7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0个;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浙江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浙江省第一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1个。2014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中国计量大学合作交流

截至2020年3月,三年来与滨江、上虞、良渚等地共建大学科技园、高等研究院、国际创新设计学院、创新研究院等,与义乌市签署深化全面合作协议;与省内外近30家市、县政府签署科技合作协议,主持和参与5家浙江省产学研联盟中心,与温岭、余姚、安吉等地共建14个技术转移机构,参与共建11个产业技术联盟和地方研究院(中心);举办290期计量标准质量专业人才培训班,学员超过1.6万人。

截至2020年7月,中国计量大学先后与美国、英国、新西兰、德国、法国、捷克、澳大利亚、加拿大等30余个国家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广泛的友好合作,开展校际联合培养博士、硕士和学士项目,与新西兰、英国高校举办2项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捷克高校合作共建1所孔子学院;有在校留学生358人,来自亚洲、非洲、欧洲等33个国家;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了全球首个“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与研究大学联盟,来自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5所高校加盟,其中境外高校37所。设有杭州—德累斯顿联络办公室,推进中德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合作、中德师生交流及科技合作。



中国计量大学科研成果

截至2020年7月,中国计量大学在近五年主持和承担了“973”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际科技合作专项等国家级项目248项、省部级项目450项,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51项,发表SCI、EI等检索收录论文2910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42项。



中国计量大学联系方式

0571-86914435



中国计量大学二、学校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258号

推荐内容

2022-2023年中国计量大学第二学期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申请工作通知[2023-02-18 11:21]

各学院、各相关研究生:为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提升学生资助精准化水平,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根据财政部等部委《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财教[2021]310号)和《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奖助学金评定及管理办法》(中量大[2022]106号)等文件精神,现就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研究生国家助学金申请工作通知如下:一、申请对象2020级(3年学制)、2021级、2022级全日制研究

2022年中国计量大学新生应征入伍保留入学资格和退伍后恢复学籍办理流程[2023-02-04 16:12]

一、新生应征入伍保留入学资格办理(一)相关材料高校录取通知书、身份证、入伍通知书、高中阶段教育毕业证、应征入伍普通高等学校录取新生保留入学资格申请表(一式两份)。(二)办理流程1.应征入伍新生本人持入伍通知书、高校录取通知书、身份证、高中阶段教育毕业证原件及复印件,到当地县级征兵办(人武部)办理保留入学资格手续,具体材料以当地征兵办要求为准。2.县级征兵办(人武部)在录取高校规定新生报到有效日期前

2022年中国计量大学江西录取情况统计(分专业)[2022-12-06 15:52]

省份批次专业科类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江西省本科一批人工智能理工/物理类.0江西省本科一批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工/物理类.2江西省本科一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工/物理类.3江西省本科一批功能材料理工/物理类.0江西省本科一批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工/物理类.0江西省本科一批电子科学与技术理工/物理类.2江西省本科一批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理工/物理类.0江西省

2022年中国计量大学辽宁录取情况统计(分专业)[2022-12-06 15:52]

省份批次专业科类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辽宁省本科普通批人工智能理工/物理类.0辽宁省本科普通批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工/物理类.5辽宁省本科普通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工/物理类.3辽宁省本科普通批电子科学与技术理工/物理类.0辽宁省本科普通批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理工/物理类.0辽宁省本科普通批自动化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物理类.5辽宁省本科

2022年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温馨提示[2022-11-23 14:40]

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于2021年12月25日至27日举行。根据《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生须知》《浙江省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考生疫情防控须知》,特此提醒广大考生按时下载准考证,认真阅读须知内容,考前14天减少不必要的聚集和跨地区流动,并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按时参加考试。  一、2021年12月18日—12月27日,考生凭网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2022年中国计量大学面向港澳台地区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简章[2022-11-23 13:58]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9年成为浙江省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建大学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建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

2022年中国计量大学报考硕士研究生初试成绩查询及复核通知[2022-11-23 13:17]

根据教育部和浙江省有关规定,我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自2月21日14点起统一对外公布,考生可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成绩查询系统”进行查询。网址:yz..cn/apply/cjcx/一志愿报考我校考生如对成绩有疑问,可以申请复核,每人限复核1门。一、复核时间:2月21日——2月23日,逾期不再受理。二、复核内容:只限于核查漏判、成绩

2022年中国计量大学研究生院博士、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修改与选课通知[2022-12-16 15:17]

各相关学院:根据研究生培养流程,2022级研究生入学后应通过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与选课,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2022级研究生使用新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登录网址:http://graduatepy..cn/,系统具体使用说明见附件1。二、系统开放时间:2022年8月26日-9月8日。三、个人培养计划与选课流程如下:(一)个人培养计划制定:2022级各学位点研究生培

2022年中国计量大学招生来源计划(省外3+1+2高考改革)[2022-12-14 18:43]

专业首选科目再选科目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自动化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仅物理不提科目要求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仅物理不提科目要求62535662测控技术与仪器仅物理不提科目要求能源与动力工程仅物理不提科目要求62433542智能感知工程仅物理不提科目要求1111111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仅物理不提科目要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仅物理不提科目要求

2021年中国计量大学西藏录取情况统计(分专业)[2022-12-14 16:18]

省份批次专业科类人数最高分最低分平均分西藏本科一批电子信息类(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理工.5西藏本科一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工.3西藏本科一批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理工.7西藏本科一批自动化类(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工.7西藏本科一批应用化学理工西藏本科一批材料科学与工程理工.7西藏本科一批数学与应用数学理工西藏本科一批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理工西藏本科一批动植物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