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3016 安徽排名:45 合肥排名: 17
  • 更新日期: 2023-03-08 16:52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 网址: http://www.ustc.edu.cn
  • 学校地址: 安徽省合肥市金寨路96号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1958年9月创建于北京,首任校长由郭沫若兼任。它的创办被称为“我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建校后,中国科学院实施“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急需的新兴科技领域设置系科专业,创造性地把理科与工科即前沿科学与高新技术相结合,注重基础课教学,高起点,宽口径培养新兴、边缘、交叉学科的尖端科技人才,汇集了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贝时璋等一批国内有声望的科学家, 得到迅速发展,建校第二年即被列为全国重点大学。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开始了第二次创业。1978年以后,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办学等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七五”、“八五”期间一直得到国家的重点建设,很快发展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主动适应国内外科技、教育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与挑战,认真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大力推行教学科研改革和结构性调整,进行第三次创业。学校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也是唯一参与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大学。

长期以来,学校大力弘扬“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风,坚持“我创新,故我在”和精品办学、英才教育的理念,形成了不断开拓创新的优良传统,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鲜明特色,培养出一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学校面向世界科学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凝练科学目标,开展科学研究,努力提高学术研究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与科研竞争力,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

学校有11个学院、25个系,以及研究生院、软件学院、学院、学院等,在上海、苏州分别设有研究院。有数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生物科学、化学共6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和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8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19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建有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蒙城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33个国家和院省部级重点科研机构。

现有专任教师1163人,科研机构人员360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8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6人,博士生导师332人,教授440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副教授616人(含相当专业技术职务人员),还聘请了杨振宁、李政道、丁肇中、丘成桐、R.F.Curl、Eugene Garfield Charles等一批世界知名科学家为名誉教授、名誉博士和客座教授。

在校学生15000多人,其中博士生2400多人,硕士生5800多人,本科生7400多人。本科生生源和培养质量一直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

校园总面积约1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拥有资产总值7.9亿元的先进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图书馆藏书183.5万册,已建成国内一流水平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并初步建成若干科研、教学公共实验中心。

目前,全校上下正深化改革,锐意创新,力争在2018年建校60周年前后,把学校建设成为质量优异、特色鲜明、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的一流研究型大学,成为与中国科学院和其他专业研究院所及高科技企业相结合,面向全国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现代知识结构的一流人才,具有较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教育与科研基地,为实现“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推荐内容

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招生办法[2022-11-23 13:43]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早慧少年发现与培养长期成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所系结合、科教融合的办学优势,进一步完善基础学科、科技前沿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早期选拔和培养机制,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继续招收第四十七期少年班学生。一、领导与监督机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招生工作在学校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进行,实行集体决策、集体

2023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创新试点班”招生办法[2022-11-23 13:43]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早慧少年发现与培养长期成功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所系结合、科教融合的办学优势,进一步完善基础学科、科技前沿领域拔尖创新人才早期选拔和培养机制,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3年继续开展少年班“创新试点班”的招生工作。中国科大少年班“创新试点班”面向基础学科及前沿交叉学科领域,致力于培养引领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和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MPA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实施办法[2022-11-23 11:56]

(本通知已包含复试环节考生需要了解的详细信息,请务必认真研读)一、复试最低控制分数线正常批次复试分数线:英语50分,综合能力100分,总分183分;提前批次分数线:执行A类国家分数线英语45分,综合能力90分,总分178分退役大学生士兵专项分数线:英语45分,综合能力90分,总分150分;注意:“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法律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实施办法[2022-11-23 11:56]

(本通知已包含复试环节考生需要了解的详细信息,请务必认真研读)根据学校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和网络复试工作要求及公共事务学院复试工作方案,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复试工作实施办法。一、复试分数线考生类型政治英语业务课一业务课二总分普通计划考生退役士兵专项计划考生凡参加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法律硕士的考生,初试成绩已达到上述复试分数线者,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科学学位(公共管理、法学)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实施办法[2022-11-23 11:55]

(本通知已包含复试环节考生需要了解的详细信息,请务必认真研读)凡参加2022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并报考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公共事务学院的考生,初试成绩已达到公共管理、法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项目复试分数线,即成为公共事务学院相应专业的复试人员;此通知为考生复试通知书,公共事务学院不再对考生另发复试通知书,如果考生不能按时参加复试,视为考生本人放弃复试资格。依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精密机械与精密仪器系相关专业)[2022-11-23 11:54]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部署要求,保证我校2022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全、顺利完成,依据教育部、安徽省关于做好教育考试招生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我校防疫工作实际要求,制定本复试工作方案。一、工作原则(一)坚持把维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原则。(二)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近代力学系相关专业)[2022-11-23 11:54]

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部署要求,保证我校2022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全、顺利完成,依据教育部、安徽省关于做好教育考试招生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关要求,结合我校防疫工作实际要求,制定本复试工作方案。一、工作原则(一)坚持把维护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的原则。(二)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PA研究生提前批次复试申请通知[2022-12-16 19:3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MPA教育中心2022年招收MPA研究生提前批次复试条件、程序及政策一、提前批次复试条件凡符合国家规定的报考条件,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即可申请参加提前批次复试。1、截至2022年8月底,研究生毕业后工作3年及以上,本科生毕业后工作5年及以上,专科生毕业后工作6年及以上。在境外获得的学历(学位)证书须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2、参加工作以后,获得市(地级)、厅级(限市、厅本级,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若干补充规定[2022-12-12 17:5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关于2022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和录取工作的若干补充规定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https://yz..cn/article_1170.htm)的基础上,作此补充规定。未列入本补充规定的,按照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方案的相关条例执行。2、数学科学学院成立了2

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宁夏各专业招生计划[2022-12-12 17:51]

2022年宁夏招生计划招生专业名称包含专业计划数电子信息类人工智能、信息安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1工科试验班(工程科学方向)理论与应用力学(航空航天、力学与先进智能材料设计交叉方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智能制造、精密测量、遥感仪器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航空航天热管理、先进能源材料方向)、安全工程(火灾科学、公共安全、应急处置与管理方向)1计算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