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成都体育学院招生简介

2016-01-06 10:36  成都体育学院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全国统一招生
  • 二、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
  • 1.考生必须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
  • 2.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请于2016年3月1日12
  • 3.报名成功后,请按照高考报名所在省市区
  • 4.文化考试后,请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
  • 5.专项技术考试时间、地点
  • 6.免试考生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发布的
  • 三、艺术类舞蹈类专业招生
  • 1.考生必须参加本省组织的相对应的高考报名并获取高考报名号
  • 2.四川考生报考我校舞蹈类专业只须参加四
  • 3.河北、山东、山西、湖北、湖南、安徽、
  • 4.考生文化考试在户口所在地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 1.我校舞蹈类校考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 2.2016年1月10日-2016年3月
  • 3.2016年3月9日到我校现场报名确认

 

●学校概况
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 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为现名。学校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划转地方,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需要。学校秉承“行健不息积健为雄”的校训,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以学科铸品牌,以师资拓优势,淬炼形成了“以体为主,体医渗透、体文结合,培养‘一专多能'应用型人才”的鲜明办学特色。经过70年的积淀更新,学院现已成为在西南地区享有盛誉, 在全国广有影响的体育院校。
学校现有各类在岗教职工 12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00余人,高级职称240余人,中级职称270多人,国际和国家级裁判、运动健将各100余人。学校涌现出不少蜚声体育界的专家、学者,有原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体育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国家体育总局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共70余人、国内外客座教授、兼职教授40余人。
学校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设 10系(体育系、运动医学系、运动系、武术系、经济管理系、新闻系、外语系、艺术系、休闲体育系、足球运动系)、3部(研究生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教育部)、2校(附属中等体育运动学校、附属竞技体校)共15个教学单位。以本科教育为主,开设了18个本科专业,跨教育学、医学、文学、管理学、经济学、理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其中,4个专业被教育部批准为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为四川省高校本科特色专业、3个专业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具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和体育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新闻学等四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有1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学校教学、科研工作成绩突出,在2006年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在近两届全国体育院校教学成果奖评审和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中,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9项;获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连续五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获得首届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和教育部“新苗体育奖学金”。学校科研水平稳步提高,2000年以来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2项,省部级项目289项,其中奥运攻关项目27项。被首批批准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有3个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学科、在5个四川省重点学科中,有3个为四川省重点学科之中的重点建设项目。“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各1个、四川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学校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学校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全国举重后备人才培养基地和全国武术套路青少年培训基地。现已在举重、艺术体操、武术、田径、水球等竞技项目上形成优势与特色。 2002年以来,我校在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亚运会、亚洲锦标赛、全运会、全国锦标赛、全国冠军赛八大赛事中,共获得金牌258枚、银牌235枚、铜牌223枚。
学校不断加强对外交流,现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国家体育总局援外教练员培训基地。与 10余个国家的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并与20余个国家互派专家、学者。学校招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并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朴茨茅斯大学采取“2+2”或“3+1”方式联合培养学士学位学生。
 
 
●报考须知
一、全国统一招生
我校实行全国统一招生的专业有: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休闲体育专业、舞蹈学专业、舞蹈表演专业、中医学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经济学专业、新闻学专业、编导专业、英语专业。
招生对象: 1.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条件的考生;2.中医学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只招收理科考生。新闻学专业、英语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经济学专业、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休闲体育专业、舞蹈学专业、舞蹈表演专业、编导专业文理兼收。
招生要求: 1.报考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休闲体育专业、舞蹈学专业、舞蹈表演专业、中医学专业、运动人体科学专业、康复治疗学专业、旅游管理专业、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经济学专业、新闻学专业、编导专业、英语专业的考生须参加全国统一招生文化考试;2.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休闲体育专业、编导专业必须参加各省级招办组织的专业统考;3.舞蹈学专业、舞蹈表演专业四川省考生只需参加省级招办组织的专业统考。其他省市考生必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校考,如考生所在省级招办组织艺术类相应专业统考,考生也必须参加且获得专业合格证书。
二、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单独招生
我校运动训练专业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实行单独招生。
招生对象:符合 2016年高考报名条件,运动成绩达到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资格。
运动训练专业招收项目有:田径、游泳、篮球、排球、足球、水球、乒乓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举重、体操、艺术体操、技巧、棒球、垒球、曲棍球、橄榄球、柔道、摔跤、拳击、射箭、射击、跳水、赛艇、皮划艇静水。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拟定招收项目:武术套路、散打、中国跤。
考试科目与内容:政治、语文、数学、英语和运动技术专项。政治、语文、数学、英语按教育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教学大纲》命题。
报名与考试办法:
1.考生必须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2.凡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请于 2016年3月1日12:00-3月15日12:00登陆“中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网” (
报名考生运动技术等级和项目以国家体育总局官方网站“运动员技术等级综合查询系统” ( http://jsdj.sport.gov.cn/)截止到2016年2月29日公示的信息为准。考生依据所获的运动等级项目进行体育专项考试,不得跨项报考。
3. 报名成功后,请按照高考报名所在省市区通知要求参加单独招生文化考试。文化考试时间: 2016年4月23日至24日。
4.文化考试后,请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于 2016年5月3日上午8:00-5月4日中午12:00到我校报到,并现场指纹采集和领取准考证。
6.免试考生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发布的《 2016年优秀运动员免试进入高等学校学习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办理。
三、艺术类舞蹈类专业招生
我校艺术类舞蹈学专业和舞蹈表演专业校考设项有:中国舞、体育舞蹈、运动舞蹈(三项选其一)
招生对象:符合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条件的四川、河北、山东、山西、湖南、安徽、贵州、云南、河南、新疆、重庆、江西、陕西、湖北考生。(湖北考生只能在体育舞蹈和运动舞蹈两项中选择一项报考)
报考要求:
1.考生必须参加本省组织的相对应的高考报名并获取高考报名号。
2.四川考生报考我校舞蹈类专业只须参加四川省统一组织的舞蹈类专业统考。
3.河北、山东、山西、湖北、湖南、安徽、贵州、云南、河南、新疆、重庆、江西、陕西考生报考我校舞蹈类专业必须参加我校单独组织的专业校考。如所在省级招办组织艺术类相应专业统考,考生也必须参加且获得专业合格证书。如所在省级招办不进行舞蹈类统考,则直接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校考。
4.考生文化考试在户口所在地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
报名办法:
1.我校舞蹈类校考采取网上报名和现场确认。
2.2016年 1月10日-2016年3月5日登录我校舞蹈类专业网上报名系统进行网报( http://zb.***.cn);
3.2016年 3月9日到我校现场报名确认,请持本人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带本人高考报名相关材料复印件一份,身份证复印件;所在省级招办进行艺术类相应专业统考的考生还需提供专业考试合格证书或成绩单复印件。报名考试费200元。
专业考试时间: 2016年3月10日-11日
考试地点:成都体育学院校内

原标题:2016年成都体育学院招生简介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舞蹈类专业招生简章

成都体育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学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人才

2016年成都体育学院招生简介

●学校概况成都体育学院始建于1942年,前身系四川省立体育专科学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更名为成都体育专科学校。1953年全建制转为西南体育学院,1956年更为现名。学校原隶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划转地方,实行国家体育总局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占地总面积48万平方米,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

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一)专业介绍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特设专业,隶属于工商管理专业门类,该专业2014年开始招生,前身是经济管理学院2000年开始正式招生的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体育管理方向),专业教学团队均为体育市场营销、体育场馆运营、体育非营利组织管理等领域的资深教师,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到90%,博士占教师比例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

体育教育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一)专业介绍体育教育专业是学校开设早的专业,是四川省第一批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该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任课教师139人,其中教授22人、副教授48人、讲师30人。这支队伍中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科评审组成员、全国体育硕士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休闲体育专业

休闲体育专业(一)专业介绍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有教授、副教授11人,讲师12人。其中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8人,国家级裁判员8人。教师队伍中集聚全国知名的休闲体育专家,休闲体育双师型专业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以及国家体育总局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本专业承担国家级、省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经济学专业

经济学专业(一)专业介绍经济学专业创办于2001年,是国内较早培养体育经济领域本科人才的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造诣较深、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学术队伍,专业教学团队有多名体育投融资、体育产业企业运行管理等领域的资深教师,其中专任教师高级职称的人数占比80%以上,具有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比70%以上。教师队伍中多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新闻学专业

新闻学专业(一)专业介绍该专业为四川省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拥有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授予权和本科第二学位授予权。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结构合理,现有教授、副教授10余人,其中包含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体育总局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务院专家津贴获得者、博士生导师、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人才百人计划首批培养对象等在内的高水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英语专业

英语专业(一)专业介绍该专业是全国体育院校中率先设立的(2002年)、以培养国家急需的体育英语人才为目标的英语专业,目前为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本专业始终坚持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经过近二十年的积累,形成了鲜明的“英语+体育”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包括外专、客座教授在内的教授和副教授近20人,讲师20余人,专职教师均有在国外工作、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成都体育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学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人才

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与美国南印第安纳大学合作举办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教学项目招生简章

一、专业简介体育经济与管理专业是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的特设专业,隶属于工商管理专业门类,该专业教学团队均为体育市场营销、体育场馆运营、体育非营利组织管理等领域的资深教师,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比例达到90%,博士占教师比例80%。教师队伍中多人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审评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