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本科招生重点解读(招生计划)

2022-12-16 20:16  中国传媒大学 内容被挡住,点击看完整内容
  • 一、招生专业
  • 二、考试录取
  • 三、培养方式
  • 四、升学就业


一、招生专业

立足中国 放眼世界 争创一流

中国传媒大学2023年共有29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含招考方向)招生,其中播音主持艺术(中西双语播音方向)、视觉传达设计(中外合作办学)2个专业首次招生。招生计划共1011人,较2022年增加116人。所有专业(含招考方向)面向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港澳台地区及华侨招生,不编制分省招生计划,不限制选考科目。

学校坚持“系统治理,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面向未来进行专业布局,持续深化“四个一批”专业建设,建设打造高水平本科专业体系。在2023年招生的29个艺术类本科专业(含招考方向)中,24个专业(含招考方向)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专业(含招考方向)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含招考方向)为学校重点建设的新获批专业。

二、考试录取

分类考试 综合评价 多元录取

中国传媒大学贯彻教育部艺考招生改革精神,立足学校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推进拔尖创新人才选拔机制试点,持续深化艺术类招生考试内容和考试方式改革,不断提高艺术人才选拔质量。

考试方式。我校按照“独立设置本科艺术院校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办法”组织校考。考生经初试、复试、三试通过后,获得我校校考合格证,每专业(含招考方向)合格人数原则上不超过上一年度该专业(含招考方向)录取人数的4倍。其中,初试(文化素养基础测试)考察“文史哲”科目,引导考生更加重视人文素养的养成,增强考生的传统文化功底。

录取方式。考生除需要获得我校对应专业的校考合格证之外,还需要在生源所在省对应类型的艺术类省统考中成绩合格,且高考成绩超过艺术类省控线。我校录取办法分为三类,在考生文化折算比值达到我校确定的专业最低文化折算比值情况下,不同专业(含招考方向)分别按照专业排名、文化折算比值排名、综合分排名择优录取,为各类优秀考生保驾护航。

三、培养方式

强化通识教育实施复合培养

中国传媒大学实施“五个一流”(一流生源、一流专业、一流师资、一流课程、一流教材)教育质量提升工程,致力于培养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传媒人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识教育。学校依托通识教育中心不断加强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和通识教育文化建设。形成了通识教育核心课程、通识教育拓展课程在内的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体系,持续推进艺术体验美育特色课程建设;汇聚校内外优秀教师开展经典研习会、“传者”大讲堂,持续为学生提供优质的经典研读类和讲座类活动。 实践教学。学校依托实践教育中心、融媒体中心探索“以人为中心、以作品为导向”的实践育人体系。目前,学校建设有16个院级实践教学中心、188个本科实践教学基地。通过规划设计一批校内跨专业、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实践教学项目,打破专业、学院、学科壁垒,整合学生专业知识,促进技术应用、人文素养、艺术创作与实践技能的融通。 辅修制度。学校实行主辅修制度,允许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选择与主修专业归属不同专业大类的辅修专业。学生按照培养方案修读并达到相应的要求后可获得辅修专业证书或辅修学士学位。

微专业。学校设立微专业。开设聚焦于某一特定专业方向或职业技能的课程组,学生修读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可获得微专业证书。

四、升学就业

融入全媒时代 发展前景广阔

中国传媒大学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

学校高度重视“上手快、筋骨壮、后劲足”的人才培养,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专业相关度高,主要进入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和教育业工作。建校68年来,学校共向中央及各省级主流媒体平台输送了近六千名毕业生,近两千名毕业生进入通信行业旗舰企业、互联网行业旗舰企业及新兴媒体产业相关企业工作。

2021届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单位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新华通讯社、北京三快在线科技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广播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等。此外,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有36.5%的学生继续深造,其中24.4%为国内升学,12.1%为出境留学。

原标题: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本科招生重点解读

2022-2023年北京市东城区中央音乐学院鼎石实验学校招生申请

中音鼎石(英文简称CCPS),坐落于北京的中心地带。学校秉承“在兼容并蓄的教育理念下,培养有智慧、有魅力的多元青年艺术家”的教育使命,以“成为一所联结世界舞台与梦想的专业音乐学府”为办学愿景。作为一所国际化的专业音乐学府,中音鼎石以专业的古典音乐和现代音乐教育为主线,结合系统的学术课程学习,为学生打下全面、专业的音乐与学术基础,成就他们的多元未来。中音鼎石旨

202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学历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拟招生人数202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招生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全面衡量、择优录取、宁缺毋滥的基本原则,拟招收各类学历硕士研究生约5000名,其中全日制学习方式约3700名(含拟接收校内外推荐免试生约1850名),非全日制学习方式约1300名(非全日制学习方式仅招收定向就业类别考生)。招生专业目录上公布的为拟招生人数,最终将根据教育部

2022年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招生专业解读

踏上成长赛道一起面向未来人人可以出彩人人可以成才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北京市中学生学工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一、学校概况北京市自动化工程学校,创建于1964年,是一所隶属北京市教委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毗邻国家奥林匹克公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校风优良。学校是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北京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基地校、北京市职工继续教育基

2022年中国人民大学艺术类(美术)专业招生简章

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成立于1999年,是集美术和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学院。2022年,艺术类(美术)专业本科生招生办法如下:一、招生专业与计划省份名称招生专业设计学类绘画美术学(艺术管理与策划方向)北京764河北66山西2内蒙古21辽宁22黑龙江2江苏2浙江1福建2江西2山东64河南2湖北2湖南22广东2重庆2四川2陕西2注:1.以上各专业学制均为四年制;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确认须知

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所有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考生均须在国家规定时间内,进行网上报名、网上缴费,并按照报考点的时间安排进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只有完成以上步骤,报名流程才完成。中国传媒大学考点(考点代码1133,以下简称“1133中传考点”)确认方式为网上确认。一、1133考点接收考生条件要求选择11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202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强化信息传播领域“小综合”的学科特色,走新工科、新文科融合发展之路,构建以新闻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艺术学理论、信息与通信工程为龙头,设计学、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中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专业研究方向拟招总人数(含推免)推免拟招人数初试科目学院(研究院、实验室)020200应用经济学01产业经济10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83人文社科基础经济与管理学院02数字经济03国际文化贸易030200政治学01政治学理论与政治传播9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83主题写作④

2022年中国传媒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

全日制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学制:3年)专业研究方向拟招总人数(含推免)推免拟招人数初试科目学院(研究院、实验室)020200应用经济学01产业经济105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883人文社科基础经济与管理学院02数字经济03国际文化贸易030200政治学01政治学理论与政治传播94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783主题写作④

2021年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

中国传媒大学2021年艺术类本科招生简章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和动画、数字媒体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始建于1954年,2004年8月由北京广播学院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办学66年来,学校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

2022年北京联合大学艺术类本科专业招生方案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学校研究决定,现将2022年我校艺术类本科招生方案公告如下:1.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工艺美术、绘画专业不单独组织校考,使用各省市美术学和设计学类统考成绩。2.音乐学(师范)专业在北京招生,不单独组织校考,认可其
技校专业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