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研究生专业该学科是在兰州交通大学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交通运输工程”范围内自主设置的一个二级学科。其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信息获取及信息融合、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和智能交通信息网络与安全技术。我校长期从事智能交通与信息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工作,建成了一支结构合理的研究队伍,其中教授、副教授3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3人,“五一”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生专业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是地理学、测量学、遥感科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交融,是研究地学空间数获取、处理、交换、变换、分析、传输、可视化表达等有关理论、技术方法和应用的现代新兴交叉学科。研究方向:地图可视化,InternetGIS,城市景观仿真,地图综合智能化,土地信息系统,三维GIS,空间数据挖掘。
通信与信息系统研究生专业该学科从198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甘肃省重点学科。该学科依托我校的通信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通信工程研究所、无线通信研究所、数字信号处理及软件无线电研究所、光电技术与智能控制重点实验室、铁道部通信与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其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息系统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电磁场及其信号检测理论研究、信息交换与网络通信技术研究、移动通信理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四年制本科“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信号处理、人工智能、控制科学、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科学。该学科以各种传感器为信息源,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理、分类、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具有某些智能特征的系统或装置的方法、途径与实现,以提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研究生专业兰州交通大学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学科于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从2004年开始招生。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兰州交通大学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与甘肃省计算中心、兰州南特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培养;以信息处理与模式识别的理论技术为核心,以数学方法与计算机为主要工具,探索对各种媒体信息进行处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年度硕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学科、专业名称(代码)、研究方向学制及学习方式考试科目编码及名称备注※016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931-8912764◆无线电物理(070208)01无线电物理3年全日制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601高等数学(物理类)④805电子线路基础(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复试笔试科目:电磁场与通信原理(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四年制本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依托于“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以交通信息处理及优化为主要特色,横跨管理科学、计算机应用和交通运输等领域,具有多学科的综合性专业,2002年开始招生。现有专业教师1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4人,所有教师均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近年承担包括国家自然基金等在内的科研项目10余项。本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
电路与系统专业研究生专业研究方向:计算电磁学(电机电磁场、微波电磁场、光电理论与技术),EDA技术及应用(CPLD/FPGA开发;DSP技术应用等),电路与系统的可靠性研究(智能信号处理与识别、现代控制系统网络安全理论与技术),新型电路的分析与设计(VLSI电路与系统设计,嵌入式系统ARM、片上系统(SOC)等)。
系统分析与集成研究生专业“系统分析与集成”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是一个理学硕士点,强调理工结合。本专业研究的目的是加深人类对系统运动与演化一般规律的认识,为实现系统优控制与高效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与有效方法。以智能信息处理技术、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信号分析处理技术等知识为基础,研究各种智能系统的构建及其控制。以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数学方法、信号分析
学院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有关具体要求按《关于做好2022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通知》(兰理工研发〔2021〕25号)执行。直博生按照《关于做好2022年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含直博生)的通知》要求进行;硕博连读考生根据《兰州理工大学“硕博连读”选拔博士研究生招生管理办法》(兰理工发〔2021〕35号)要求进行;申请-考核考生根据《兰州理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