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评价 沈阳化工大学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辽宁排名:73 沈阳排名: 38
  • 更新日期: 2023-01-13 09:39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24-89388469,89388462
  • 网址: http://www.syuct.edu.cn/
  • 学校地址: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一号街
来源:2021年沈阳化工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主要办学条件

校园占地面积82.4万平方米(约合1235.8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4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7.8平方米;生师比16.7;专任教师914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1.7%,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2.8%;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6306.7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515.6元;图书142.2万册,生均图书83.8册。

来源:2020年沈阳化工大学招生指南
主要办学条件

校园占地面积82.4万平方米(约合1236.4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3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8.2平方米;师生比15.6;专任教师903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0.3%,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1.9%;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254.1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240.2元;图书140.9万册,生均图书90.6册。

来源:2020年沈阳化工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主要办学条件

校园占地面积82.4万平方米(约合1236.4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3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8.2平方米;师生比15.6;专任教师903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0.3%,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1.9%;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254.1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240.2元;图书140.9万册,生均图书90.6册。

来源:2020年沈阳化工大学艺术类招生章程
主要办学条件

校园占地面积82.4万平方米(约合1235.8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3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8.2平方米;师生比15.6;专任教师903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0.3%,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1.9%;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254.1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6240.2元;图书140.9万册,生均图书90.6册。

来源:2019年沈阳化工大学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章程
主要办学条件

校园占地面积82.4万平方米(约合1235.8亩);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6.8平方米;生均宿舍面积8.5平方米;师生比16.2;专任教师825人,其中具有副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3.6%,具有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91.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3617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5785.9元;图书139.7万册,生均图书93.4册。

来源:2018年沈阳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中俄合作办学)招生说明
办学特色

1、国际化培养:引进国外先进人才培养理念,外籍教师教学贯穿四年培养,在将毕业生培养成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工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同时使其具有较强国际沟通交流能力。

2、培养目标:培养掌握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了解国内外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发展趋势,能服务于各类中外机构和企业,具有较强国际沟通交流能力和国际化服务意识及创新意识的能源与动力工程专门人才。主要课程:工程制图、工程力学、机械基础、材料力学、工程流体力学、工程热力学、传热学、燃烧学、锅炉原理、汽轮机原理、制冷原理、供热工程暖通与空调、自动控制等。

3、模块化课程:采用国际工程教育CDIO(概念—设计—实现—运作)的先进理念,以工程或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为载体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采用项目驱动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工程知识,提升实践能力。

4、“三化”育人培养机制:沈阳化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采用了“3化”育人机制,即“协同化育人,家庭化培养,个性化指导”。

协同化育人就是企业全程参与本专业的教学活动,将企业的社会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给学生营造一个与行业需求相适应的育人知识环境,使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衔接,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

家庭化育人是通过成立以专业为单位的大“家庭”组织,且每位专业教师与几名学生组成小家庭。把“家长”的引导、关爱与教学过程充分融合,为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

个性化育人是建立以挖掘学生的优势潜能为切入点,由专业教师和企业教师(双导师)组成的个性化学生成长导师团队,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教师与企业的科研项目,利用企业的资源与环境进行个性化指导。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以提高创新能力。

“三化”育人机制可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培养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高素质的高科技复合型国际化人才。

5、高水平的师资与先进的教学条件:本专业师资队伍由中俄双方经严格考核、选拔具有较强科研及教学能力的教师组成。共有专业教师近30人(俄方教师超过50%),80%以上教师具有高级及以上职称。

学校建有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室和一流的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和校外实践基地群,采用小班教学,实行启发式、探究式教学,达到“校内实践工程化、校外实践实战化”的目标。

办学实力

学校现有57个本科专业,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65个二级学科),8个专业硕士类别,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多个学科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辽宁省一流学科,8个学科入选辽宁省重点学科。拥有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辽宁省一流本科示范专业13个。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和新技术转移推广中心等40余个。学校是“辽宁精细化工协同创新中心”、“辽宁省精细化工产业技术联盟”和“辽宁省石油化工产业校企联盟”的牵头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