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入学后,由合作企业上海廉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学生签订《就业培养协议书》,负责并确保落实合作项目内学生的实习和就业。实习就业单位包括上海机场集团、南通兴东国际机场、东方航空物流公司、元翔(福州)国际航空港、东部机场集团、上海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等,就业岗位包括民航空乘服务、民航地面服务、安检服务等。
旅游管理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办学经验丰富。2000年设立招生,2002年被确立为校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6年到2009年完成校级品牌专业建设;2008年到2010年完成校级重点专业建设。本专业始终贯彻落实“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目前拥有20多家分布在江苏各地的紧密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其中不乏旅游行业知名旅游集团,国际国内高星级品牌酒店,形成了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办学机制。同时本专业重视学生学历的提升,与南京师范大学开辟了2+2专接本渠道,本科获证率全省排名第一。因此,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职业素养高,动手实践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办学成果。
办学历史悠久、积累深厚。2003年开始招生,是全国早设置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学院之一,迄今已向长三角输送2000多名优秀毕业生。专业师资力量雄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以上教师占三分之二。教师、学生多次获江苏省及全国各类技能比赛大奖。
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强化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以塑造新时代物流职业经理人为己任,坚持走校企合作之路,采用“2+1”“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脱虚务实,侧重引导学生物流现场管理能力的提升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训练。
财务管理专业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理实一体教学,拥有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手工模拟实训室、模拟报税实训室、财务管理综合技能实训室、1+X智能财税实训室等5个校内实训基地。本专业与用友、网中网、南通普信会计咨询有限公司、南通爱德信会计师事务所等公司长期合作,装配用友ERP软件、“i实习—财务管理综合实训平台”软件、纳税申报教学软件等各类教学软件。目前,本专业正在积极申报建设财务共享“1+X”培训项目,预计2021立项建设。
移动通信技术专业是南通职业大学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双主体”办学方式合作共建的专业之一。南通职业大学作为南通地区仅有的一所项目合作院校,在教育部统一指导下,与中兴通讯共同投资,组建目前国内ICT行业先进技术设备的“ICT行业创新基地”,开展高校人才培养及科研新模式,实现科研创新工作体制与机制创新。
本专业为2017年我校开设的新专业,该专业与中兴通讯校企合作,采用中兴通讯主流商用在网设备,行业领先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为基础将企业级应用转化为实用的工程案例库,并以典型行业应用的方式带动理论与实践教学,搭建一个真实的集教学、科研、技术验证为一体的行业真实场景。通过以行业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课程体系,结合项目式教学方法,完成专业课教学优质、高效的交付,帮助高校推进教学与实训模式的改革,提高新一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还引入中兴通讯的职业素质课程体系,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为学生创造类似在企业中学习与发展的氛围。配合专业的人才评估体系和具有针对性的岗位技能实训,并通过开展全面、有效的职业管理活动,将企业文化与相关岗位对职业素养需求传递给学校,与校园文化相结合,提高学校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职业素养,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和高质量对口就业。
1.课程体系特色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坚持校企结合的发展道路,依照本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素质能力要求完成由典型工作任务到核心课程的转化,同时在课程体系设置与开发的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并听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
课程体系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等三部分组成。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任意选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包括军事训练、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
2.教学模式特色
与企业合作建设岗位核心课程,并且每年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调整,以当前工作岗位需要的成熟技术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依据,保证课程对于工作岗位的有效性。同时开设符合当前移动互联网环境的新技术课程,如云计算与云安全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加学生的技能点。根据学生的素质有选择性地采用企业的培训教材进行教学。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开展信息安全讲座,增长学生的见识。课程采用工作中的项目开展项目式教学,在机房进行教学,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效果,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抗压意识、团结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技能点在项目中的作用。
3.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指导思想,制定出“双元主体、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双元主体”是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为原则,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学生。“双证融合”是指专业将行业标准引入到课程标准中,将行业、企业认证技术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学生学习完相关课程后即可考取对应证书,在毕业时可以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行业技能证书双证书。
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坚持校企结合的发展道路,依照本专业典型工作岗位的素质能力要求完成由典型工作任务到核心课程的转化,同时在课程体系设置与开发的过程中,进行了充分的市场调研并听取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意见。
课程体系由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等三部分组成。必修课程包括公共必修课程、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包括任意选修课程、限定选修课程;实践课程包括军事训练、顶岗实习、社会实践等。
与企业合作建设岗位核心课程,并且每年根据社会需求进行调整,以当前工作岗位需要的成熟技术及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依据,保证课程对于工作岗位的有效性。同时开设符合当前移动互联网环境的新技术课程,如云计算与云安全等,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加学生的技能点。根据学生的素质有选择性地采用企业的培训教材进行教学。定期邀请企业专家开展信息安全讲座,增长学生的见识。课程采用工作中的项目开展项目式教学,在机房进行教学,达到理实一体化的效果,在工学结合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抗压意识、团结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技能点在项目中的作用。
专业人才培养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指导思想,制定出“双元主体、双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双元主体”是指校企联合培养学生,以“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为原则,不断优化专业培养模式,共同培养学生。“双证融合”是指专业将行业标准引入到课程标准中,将行业、企业认证技术融入到课程内容中,学生学习完相关课程后即可考取对应证书,在毕业时可以获得计算机等级证书和行业技能证书双证书。
(1)有20多家分布在江苏各地的紧密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
(2)全部实行带薪顶岗实习,工资待遇在全校各专业中名列榜首。本专业所有学生实行包推荐就业。(3)与南京师范大学开辟了2+2专接本渠道,本科获证率全省排名第一的专业。
(1)为南通地铁运营企业(国企)订单培养;
(2)有20多家分布在江苏各地的紧密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
(3)实行“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大二的第二学期参加由学校统一安排的为期半年的岗位实习,全部实行带薪实习,大三第一学期返校拓展管理知识和销售技能,为从事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大三后一学期,学生全部顶岗实习,顺利就业。本专业所有学生实行包推荐就业。(4)与南京师范大学开辟了2+2专接本渠道,本科获证率全省排名第一的专业。
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现有教师17名,其中副教授10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94%,其中有注册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室内设计师、广告设计师等。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既能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能随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信息。
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现有校内国家级综合实训基地,装饰工程展示基地,模型制作室,装饰设计专业机房等多个综合的专业技术学习和技能实践训练场所,以及校外多家长期校企合作的装饰企业为教学提供的实习实训场所,为学生学习和就业的技能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现有教师15名,其中副教授8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90%,其中有国家注造价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多人。本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是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评标专家库资深评标专家。在日常教学与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既能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实践经验,并能随时了解建筑行业招投标市场的发展信息。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现有校内国家级综合实训基地,装饰工程展示基地,模型制作室,造价计价、计量软件专用机房等多个综合的专业技术学习和技能实践训练场所,并有多家校外长期校企合作的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为教学提供的实习实训场所,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
空中乘务专业为我校与“上海廉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合作项目,除学校正常收取学费5300元/学年外,由企业另收取企业培养费20000元,该费用分两次收取,第一次在大一入学时收取10000元,第二次在大三开学时收取10000元;专业服装费2000元,新生到校报到后将由专业公司量身定制制服,含秋装、夏装、冬装等。新生入学后,由合作企业上海廉航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学生签订《就业培养协议书》。
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现有教师17名,其中副教授10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94%,其中有注册建筑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室内设计师、广告设计师等。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既能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也能随时了解本专业的发展信息。
我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现有校内国家级综合实训基地,装饰工程展示基地,模型制作室,装饰设计专业机房等多个综合的专业技术学习和技能实践训练场所,以及校外多家长期校企合作的装饰企业为教学提供的实习实训场所,为学生学习和就业的技能训练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现有教师15名,其中副教授8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型”专业教师比例达90%,其中有国家注造价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多人。本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是江苏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评标专家库资深评标专家。在日常教学与实践中,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既能学到丰富的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实践经验,并能随时了解建筑行业招投标市场的发展信息。
我院工程造价专业现有校内国家级综合实训基地,装饰工程展示基地,模型制作室,造价计价、计量软件专用机房等多个综合的专业技术学习和技能实践训练场所,并有多家校外长期校企合作的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为教学提供的实习实训场所,为学生综合技能训练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
(1)为南通地铁运营企业(国企)订单培养;
(2)有20多家分布在江苏各地的紧密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
(3)实行“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大二的第二学期参加由学校统一安排的为期半年的岗位实习,全部实行带薪实习,大三第一学期返校拓展管理知识和销售技能,为从事经营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大三后一学期,学生全部顶岗实习,顺利就业。本专业所有学生实行包推荐就业。
(4)与南京师范大学开辟了2+2专接本渠道,本科获证率全省排名第一的专业。
(1)有20多家分布在江苏各地的紧密型校外实习就业基地;
(2)全部实行带薪顶岗实习,工资待遇在全校各专业中名列榜首。本专业所有学生实行包推荐就业。
(3)与南京师范大学开辟了2+2专接本渠道,本科获证率全省排名第一的专业。
◆酒店人才培养基地:
(1)本专业为学校品牌专业,具有系统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2)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333”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会计岗位“会记账、精核算、懂管理”3个层次的能力要求,将3个会计资格(等级)证书考核的知识体系融入课程体系,通过3个阶段工学交替的教学组织,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校企共同建设了会计电算化实训室、普信会计校内实训基地、会计综合实训室、纳税申报实训室、审计模拟实训室等7个校内实训基地,充分体现会计实训环境仿真化,实训器材真实化,实训业务动态化,实训内容综合化,以校内“实体型”实训基地为纽带的“三位一体”的校外实训基地体系保障了学生技能训练与能力培养的需要。
(3)本专业与南京财经大学合作开办会计专接本,二年级学生可参加会计专接本学习,获得南京财经大学会计本科学历及学士学位。自会计专接本开办以来,专接本学生课程通过率、学生毕业率和学位率一直保持全省第一,连续多年获得南京财经大学“专接本工作先进集体”的荣誉称号。
除了注重学生学习以外,我们会组织学生参加各项大赛,让学生从中学习更多知识,加强各方面能力,为以后就业增加含金量。
2013年至2015年会计专业学生参加江苏省会计技能比赛均获三等奖;
2016年获江苏省会计技能大赛获二等奖;
2011年参加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获一等奖。
(1)是学校品牌专业和江苏省示范性院校建设的重点专业;
(2)实行订单培养(南通青年旅行社、南通康辉旅行社、南通中国国际旅行社、南通鹏程国际旅行社、苏州冠云大酒店、南通盛和会馆)
(3)实行“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大二的第二学期参加由学校统一安排的为期半年的岗位实习,全部实行带薪实习,大三的第一学期返校强化管理知识的学习,为从事管理工作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大三的后一学期,学生全部顶岗实习,顺利就业。本专业所有学生实行包推荐就业。
(4)与南京师范大学开辟了专接本渠道。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开办于1973年;2009年成为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建设专业;2008年应用电子技术教学团队被评为江苏省“优秀教学团队”,正教授3名,市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电工电子综合实训基地,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该专业学生自2003年以来连续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屡获大奖,成绩在同类院校中非常突出。
电子信息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四大支柱产业之一。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信息产业对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仍有很大缺口。我校该专业学生就业主要面向“长三角”地区,该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达,学生就业机会多。
办学成果学校开创性提出了“专业与产业、课程与岗位、课堂与车间、科研与生产、实习与就业、培训与工种、老师与师傅、校长与厂长”八个对接的理念,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和社会服务。上世纪80年代学校实施的“早期挂钩、定向推荐”模式,被誉为我国校企合作联合培养人才“第一单”。学校是南通建筑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近年来先后与南通建工、中航高科、罗莱家纺、林洋电子、中兴通讯合作共建南通华夏建筑工程学院、南通科技机械学院、罗莱商学院、林洋电子学院以及中兴通讯互联网学院,与中兴通讯、上汽通用、阿里巴巴、施耐德等知名企业合作建有教育部ICT行业创新基地、教育部上海通用汽车ASEP项目、阿里巴巴数据中心培训学院和施耐德电气南通培训中心,与江山农化、江苏龙信、国核维科、万洲石化等大型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建有国家土建结构预制装配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通分中心、江苏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培育点、江苏省农药废水处理与资源化技术研发中心、南通市新材料政产学研协作基地、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通商研究所”,拥有建筑节能及保温技术、数控机床加工精度、催化技术应用、工业机器人应用、新能源汽车驱动与智能控制技术等5个市级重点实验室,数控技术、建筑工程、精细化工、楼宇弱电、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环境检测等7个市级公共服务平台,9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在企业担任技术顾问、评审专家,为企业提供科技服务,每年面向社会培训各类人才6万人次。
学校践行以生为本的理念,努力提升学生管理服务效能。招生和就创业工作始终保持“两旺”态势,生源量大质优,每年招生录取均在4000人以上,招生计划完成率和录取报到率稳居南通第一和全省前列;“专转本”考试上线率、录取率及高分考生人数一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3名。学校坚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达到93%以上,连续八次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双创”教育特色鲜明,按照树立“创业念”、提高“创业力”、打造“创业场”、开设“创业课”、培育“创业人”、提供“创业金”、建立“创业链”、形成“创业态”等八大路径,全面推进“双创”工作,创立了南通市首家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孵化基地,被评为江苏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成功打造了“点击”、“雅兰”、“无人机商用服务”等一批品牌项目,多次获得国家和省市各类创新创业大赛殊荣。校团委摘得共青团系统高荣誉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校学生会被评为省十佳学生会。
办学实力学校以社会评价为办学质量的衡量标准,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校的生命线,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在全国全省的英语、计算机、数学等各类统考中,合格率、优秀率均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在江苏国际服装节上服装设计多次获金奖、银奖,在全国、全省数学建模大赛上学校代表队多次荣获一、二等奖,连续多年获得全国电子制作大赛一等奖,其他类大赛也多次名列全省首位。学校毕业生就业率高居98%以上,连续五次被省政府授予“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多次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和“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06年,学校被评定为“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