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评价 西安工程大学

  • 关注排行: 关注排名 全国排名:-- 陕西排名:74 西安排名: 36
  • 更新日期: 2023-01-14 12:20
  • 学校类型: 公办学校
  • 教学领域: --
  • 电话: 029-82330087
  • 网址: http://www.xpu.edu.cn
  • 学校地址: 陕西省西安市金花南路19号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非织造专业
专业特色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具备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方面的知识、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在非织造企业、科研、教学等部门从事非织造产品设计开发、工艺设计、生产质量控制、生产技术改造、计算机及外语应用以及具有经营管理初步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以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突出应用,长于实践,办出特色为指导思想,加强培养学生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

纺织工程专业主要培养熟练掌握现代纺织生产工艺与技术、功能性纺织品研制与开发、纺织CAD应用、纺织品性能检测及质量监控、现代企业管理、市场营销及国际贸易等方面知识,培养具有良好外语、计算机及专业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纺织工程专业主要专业方向有:互联网+纺织企业信息化贸易及商务方向、现代纺织技术方向、针织工艺与服装设计方向、纺织品检测与商务方向、高科技纺织品设计方向。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生物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采取重基础、宽口径、多学科交叉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注重理论基础,强调实践环节中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素养的培养。以“突出应用,体现工程化”为中心,采取工程技术理论和工程实践训练并重的工程素质培养模式。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应用化学专业
专业特色:应用化学专业是校级特色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其中硕士生导师15名,教授8名。坚持“夯实基础、拓宽口径、增强能力、提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思路,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大学生校内外实践基地,开展实验、课程设计、学科竞赛、企业实习等全方位的立体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拥有雄厚的师资队伍,其中硕士生导师15名,教授8名。坚持“重基础、宽口径、强实践、擅应用”的人才培养思路,依托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大学生校内外实践基地,开展实验、课程设计、仿真工厂实训、化工设计学科竞赛、企业实习等全方位的立体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及工程实践能力。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专业
专业特色:作为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重要部分,环境科学专业具有理工结合、多学科交叉渗透的特点。依托学科优势,本专业积极开展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形成了以新型环保材料与环境生物技术、环境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专业方向。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陕西省内建立早的环境类学科专业之一,是陕西省环境监理教学基地。本学科在环境污染控制新理论、新方法和固体废物资源化研究方面有明显的学科优势,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网络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设置网络应用程序设计与开发、网络信息安全的攻击与防御、网络系统维护与管理等3个方向。具有网络与通信结合,软件与硬件相融,管理与研发兼备,设备与系统并重的特点,是多学科交叉并面向各行业应用需求的宽口径专业。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软件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国内信息技术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国际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为准则,“面向需求、突出实践、强调工程能力”,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自主研学相结合的工程培养模式,逐步形成实践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企业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需求的无缝对接。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设置信息技术、嵌入式系统应用两个专业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科研与工程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并提供参与实际科研项目的机会,通过竞教结合、校企共建课程、工程实训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2010年评为陕西省特色专业,2013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2014年确定为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入选陕西省一流专业建项目,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设置智能信息处理和智能游戏设计与开发两个专业方向,师资队伍教学成果丰厚、科研创新能力强,形成“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理、工、管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专业。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大数据专业的人才需求为导向,立足国家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战略,建立以“综合基础培养、前沿技术教学、实训实践应用”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具有集成性、前沿性、实践性等特点的应用型专业。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材料科学与工程是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是从材料科学到工程的一个连续领域。专业拥有“表面工程”、“纺织复合材料”等特色方向。拥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拥有材料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及专业实验室。与多家材料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联合打造多个合作平台,有力支持学生专业实验研究与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致力于培养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及技术开发,注重与企业生产的合作交流。专业凝练出功能纤维及产业用纺织品、柔性可穿戴基材及智能器件等特色方向,涉及化学纤维、塑料、橡胶、精细高分子化学品等多种高分子材料的合成、改性和加工成型等应用领域。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高分子材料在纺织服装行业的创新应用。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2019年“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专业,按国家高等教育质量标准和工程教育认证模式开展人才培养。本专业是材料学和机械工程两个学科的融合,已经形成了功能材料成型制造、复合材料成型及模具开发制造等方向的专业特色方向,通过复合材料学、成型过程的自动化与智能控制、模具设计理论及方法、计算机三维设计与仿真等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和实践,学生能够掌握前沿的材料成型理论与方法,具备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设计、生产开发和应用的能力。同时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开展合作办学,大力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和实践能力培养。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是物理学、电子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集成电路设计等多个学科与超净、超纯、超精细加工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具有理工兼容,软硬结合,产学研并重的特点。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应用物理学专业(无损检测、光电技术)
专业特色:无损检测是将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及工程方法与机械制造、仪器仪表、电子技术等学科交叉融合而成的应用学科;光电子技术涉及光电子学、光学、光电显示等前沿学科理论,是多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高新技术学科。本专业是陕西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入选陕西高等学校“一流专业”培育项目。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金融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 本专业设置涉及数学、统计学、计算机、金融学、经济学各学科的交叉。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数据分析与处理)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设置涉及数学、统计学、数据分析与处理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具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特点。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统计学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主要通过利用概率论建立数学模型,收集所观察系统的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总结,做出推断和预测,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并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门学科之中。
来源:西安工程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属于学校特色专业,以“宽口径,厚基础”为人才培养指导思想,以信息科学与计算科学为核心方向,尤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的能力;师资力量雄厚,对外交流活跃。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设置机器学习和机器视觉、信息可视化技术2个融合人工智能理论的专业方向。具有电和信息(软件)结合,科学(理论)与技术(实践)结合,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为龙头的“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复合型交叉专业的特点,是理、工、文、管各学科交叉、面向各行业的宽口径专业。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设置视觉检测与智能仪器仪表两个专业方向。将检测与控制有机结合,重视软件与硬件开发能力兼备,是光学、电子、自动控制、信号处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多学科互相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宽口径专业。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通信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高水平学科与科研为基础,以专业实践和创新平台为依托,培育基础知识面宽、应用领域广、专业方向选择性大、从业口径宽的综合性信息类专业。同时紧跟学科前沿与当前社会需求,在无线网络通信、智能信息处理专业领域形成了研究与教学特色,培养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信息类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专业以高水平学科与科研为基础的专业实践和创新平台作为依托,培育基础知识面宽、专业知识扎实、应用能力强、就业范围宽的综合性电子信息类专业,在传统专业课程基础上,开设了“人工智能技术”、“Python数据处理”、“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可穿戴技术”等紧跟学科前沿与当前社会需求的热门课程,在智能信息处理、现代电子系统设计专业领域形成了研究与教学特色,培养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的信息类高级专业人才。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多学科融合和多技术集成的特点,是以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等学科中涉及的机器人科学技术问题为研究对象,需要综合应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认知科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机器人的结构、控制、感知等技术问题,是典型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专业。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人工智能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以人工智能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为基础,以机器感知、智能控制和智能信息处理等理论为指导,以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多方面技术的控制系统为平台,以智能制造、智能电网、智慧城市等“人工智能+X”为应用背景,将基础理论、应用技术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同时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应用领域的拓展及技术的创新。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为国家一流专业和陕西省特色专业。依照“华盛顿协议”框架下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基础课程,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培养宽口径、多面手、综合复合型人才。本专业设置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和智能电网信息工程2个专业方向,电气与电子并重,电力电子与信息处理相融合,软件与硬件兼备,装置与系统结合,专业特色明显。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
专业特色:依托我校办学定位,围绕“中国制造2025”国家发展战略的复合型人才需求,采用OBE的工程教育理念,立足陕西、面向全国、对接国际,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胜任自动化领域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建成优势明显、国内有影响的自动化本科专业。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涵盖理、工、文、管多方面知识的交叉学科,将机械学科、自动控制、计算机编程技术和人工智能方法等现代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机械制造、运行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控制、管理、研发等方面,具有机械设计、仿真与自动控制相融合、软件与硬件兼备、装备与智能系统并重的特点,是面向各行业的宽口径工科专业。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面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注重机械工程学科与纺织、信息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以智能制造装备尤其是智能纺织装备为特色的发展方向;实施机械工程招生计划,推进“3+1”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在产品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等方向上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才;对接纺织产业集群,实施与行业领军企业深度融合,建立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实践平台及多个长期稳定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过程装备与控制专业是将机械、控制、化工三个相关学科有机结合的大类学科交叉专业,以过程装备及其过程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设备与机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控制与管理。培养具有控制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管理工程、计算机及信息工程知识,具有创新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在过程装备的研究与技术开发、先进制造业的软硬件开发及应用、企事业管理等领域从事工作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智能制造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具有系统性和多学科交叉特色,强调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智能装备、智能机器人、工业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学科的交叉融合,涉及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多领域知识。本专业培养过程与行业领军企业进行深度融合,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建立创新实践平台及多个长期稳定的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大力培养和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涵盖理、工、文、管多方面知识的交叉学科,将机械学科、计算机应用技术和人工智能方法等现代专业知识综合应用于机电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控制、管理、研发等方面,具有测试技术与智能控制相融、软件与硬件兼备、装备与智能系统并重的特点,是面向各行业的宽口径工科专业。
来源:2020年西安工程大学工业工程专业
专业特色:本专业是在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系统工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性前沿学科,是解决制造与服务等系统效率、质量、成本和安全相关问题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具有系统性、交叉性、人本性与创新性等特征。不仅在制造业中广泛应用,同时在物流业、商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银行、医院、建筑业、农业管理、军事后勤及政府部门广泛应用,是面向各行业的宽口径工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