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开发工程师,会熟练使用时下非常流行的HTML5、CSS3技术,架构炫酷的页面;3D、旋转、粒子效果,页面变得越来越炫,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前端开发工程师,会全面掌握PC、手机、iPad等多种设备的网页呈递解决方案,响应式技术那可是看家本领,不仅仅是使用,我们会更多的探讨使用领域。
前端开发工程师,会开发微信小游戏,这可是时下十分流行的,别说『2048』、『围住神经猫』你没有玩儿过!我们可以借助于H5轻松开发小成本游戏。
前端开发工程师,会使用Facebook推出的ReactNative或是HTML5Plus技术构建手机APP!HTML5颠覆原生指日可待,不管苹果还是安卓,都能用上新的APP,降低企业开发成本。
前端开发工程师,会掌握Ajax技术,页面不刷新,就能获得后台或是数据库中的数据,更好地呈递给用户!多么棒的用户体验!
前端开发工程师,会掌握高级面向对象、设计模式、MVC、Angular等高级程序书写技术。做大项目的时候,这些技术,能够让你的项目结构清晰,易于维护!
前端开发工程师,还会大数据的前端可视化、借助Node.js完成全栈开发、集成测试、自动化工作流、版本控制系统、团队协同、自动化部署等等。
1.办学理念—“铸造精品”
坚持“育人为本,铸造精品”的办学理念,满足学生高职教育多样化的要求,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无缝对接,达到培养符合行业岗位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2.师资队伍,层次高,结构合理
本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总数12人,专业带头人为甘祥根教授,全部为省级教学团队成员,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9人,“双师型”教师10人。
3.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场所
本专业现有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通信设备安装与维护、单片机技术等校内外专业实训基地,能够充分满足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研究性学习、科研、毕业设计等项目的需要。
1、“双师型”教学团队:老师既是教师又是师傅,师生之间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不仅要传授理论基础知识和基础实训技能,还要引导学生进行项目开发和电子产品设计。
2、“开发项目与教学内容相结合”的课程体系: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开发项目为载体构建课程体系。
3、“以赛促学”积极开拓学生思维。以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江西省大学生现场电子设计制作赛为契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职业技能。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6年计算,应用电子专业共获得国家级二等奖1次,省级一等奖9人次,二等奖12人次,三等奖4人次。
1、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组织教学
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
本专业与联创电子共建实训基地,依据“让企业走进专业,让专业服务企业,互惠双赢”的理念实行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顶岗实习工学结合过程中,本专业学生到企业具体岗位上工作一个月,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进行生产实践。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掌握技能、了解岗位性质、任务、职责。
1、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本专业与“广州瑞通激光设备有限公司”(全国激光设备行业前五名企业)、“广电运通公司”(中国大ATM制造商)、“光宝集团”(台湾第一家挂牌上市电子公司)等知名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专业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建设实训基地,校企双方实现共赢;学生直接参与企业的研发和生产全过程,坚持教学与实际相结合,加强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感受企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从入校到毕业都能全程置身于真实的职场环境中学习训练。
2、采用“情景式”现场教学模式
专业课程教学借助现代化的实训设备采用“情景式”教学模式,模拟真实的工作场景,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融入到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 办学理念 ―“铸造精品”
坚持“育人为本,铸造精品”的办学理念,满足学生高职教育多样化的要求,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无缝对接,达到培养符合行业岗位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2. 师资队伍,层次高,结构合理
本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总数12人,专业带头人为甘祥根教授,全部为省级教学团队成员,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9人,“双师型”教师10人。
3. 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场所
本专业现有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通信设备安装与维护、单片机技术等校内外专业实训基地,能够充分满足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研究性学习、科研、毕业设计等项目的需要。
1. 办学理念 ―“铸造精品”
坚持“育人为本,铸造精品”的办学理念,满足学生高职教育多样化的要求,实现产学研相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无缝对接,达到培养符合行业岗位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2. 师资队伍,层次高,结构合理
本专业教学团队教师总数12人,专业带头人为甘祥根教授,全部为省级教学团队成员,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专任教师中研究生以上学历9人,“双师型”教师10人。
3. 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场所
本专业现有移动通信、光纤通信、程控交换、通信设备安装与维护、单片机技术等校内外专业实训基地,能够充分满足专业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研究性学习、科研、毕业设计等项目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