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是广东省早开办音乐学、美术学专业的学校之一,办学历史悠久,教学经验丰富,在广东省享有较高的声誉,是肇庆学院首批名牌专业之一。体育教育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汉语言文学、化学、音乐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专业是省级特色专业。基础数学学科被列为省级高校重点培育学科。
(一)培养模式
1.采用3+2+1模式
“砚园班”课程均安排在周末和假期。“3”代表第5、6、7学期的周末时间,“2”代表2个暑假时间,“1”代表1个寒假时间,采用集中与分散方式,进行授课或训练。
2.实行导师制。依据学生专业特点和特长,分组并遴选导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3.个性化培养。充分利用微格教学、QQ、微信等网络平台条件,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
(二)培养特色
1.实行小班教学,学生集中管理。
2.集中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教师专业特长培养。
3.夯实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基础,突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
1.实行小班教学,学生集中管理。
2.集中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教师专业特长培养。
3.夯实教师教育理论知识基础,突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
(一)培养模式
1.采用3+2+1模式
“砚园班”课程均安排在周末和假期。“3”代表第5、6、7学期的周末时间,“2”代表2个暑假时间,“1”代表1个寒假时间,采用集中与分散方式,进行授课或训练。
2.实行导师制。依据学生专业特点和特长,分组并遴选导师进行针对性辅导。
3.个性化培养。充分利用微格教学、QQ、微信等网络平台条件,对学生实行个性化培养。
(二)培养特色
1.实行小班教学,学生集中管理。
2.集中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教师专业特长培养。
3.夯实学科专业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1.实行小班教学,学生集中管理。
2.集中优质教学资源,注重教师专业特长培养。
3.夯实学科专业基础,突出实践能力培养。
1、构建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根据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食品领域大工业化的到来以及企业对食品人才的要求。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实践教学课程平台六个的课程平台,并且在平台之间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群,突出工程教育内涵,与国际工程教育标准接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2、师资结构合理、水平较高
本专业共有教师14人,其中专任教师11人,外聘教师3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高级实验师1人;具有博士学历4人,硕士学历4人;外聘教师均为企事业单位中的高级工程师。师资结构合理、总体学历、职称较高。
本专业教师近年来承担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广东教育厅科技项目2项,肇庆市科技项目5项,校级项目6项;教改项目15项,其中广东省教改项目3项,校教改项目12项。先后获省级教改三等奖1项、校级教改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基本功大赛优秀奖1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人、校级优秀教学管理奖2人次、校级青年优秀教学骨干2人、校级十佳教师2人次。近年来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SCI、EI收录20多篇;申请发明专利5件,授权4件。
3、实验与实践教学条件优良
校内有食品工艺实验室、食品分析实验室及食品微生物实验室,拥有一条葡萄酒生产线;校外有实践教学基地10多个,地域分布广泛,涉及方向全面。与企业建立了协同育人的实践中心,同时还与企业进行产学研联合培养人才。在中央财政项目的支持下,现正在建设食品工程实验教学平台,在软件、硬件条件满足实验、实践教学的实施要求,保证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根据学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结合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以适应食品领域大工业化的到来以及企业对食品人才的要求。构建了通识教育课程平台、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平台、专业教育课程平台、实践教学课程平台六个的课程平台,并且在平台之间构建三位一体的课程群,突出工程教育内涵,与国际工程教育标准接轨,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科特色凝练学科特色,推进专业建设。学校拥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大力推进省市共建学科建设和“冲补强”提升计划,目前设有11个省级各类重点建设学科。按照“做优新师范、做强新工科、提升新文科、发展新农科”的建设思路,学校设立了69个本科专业,省部级以上重点特色专业12个,通过IEET认证专业4个。
办学条件夯实办学条件,提升育人成果。学校有主校区和星湖校区两个校园,总占地面积1200多亩。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5亿元,纸质藏书约175万册,电子图书107.3万种,纸质报刊近1500种,中外文献数据库33个。学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有信息化门户平台、OA办公系统、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学校具有较强的教学力量和较高的教学水平,教学管理严格规范,教授、博士在教学第一线为学生上课;学校大力提倡并鼓励本科生考研,取得显著成绩。近三年获广东省师范生技能大赛各类奖励近110项;我校设立教师教育改革创新试验区,并获批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试验区立项。2019年2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特邀我校参加,介绍在振兴广东教师教育、推进“新师范”建设的经验和亮点。2020年9月,教育部网站发布了我校作为地方教师教育类高校,勇做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主力军的文章。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现有数十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及产学研合作基地350个、实践教学基地260个。学校一贯重视国际化发展,2014年和2017年两次被评为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