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云南各专业排位:
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预科排位77307(需要考445分);
2.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预科排位79131(需要考442分);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预科排位79743(需要考441分)
2018年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各专业云南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云南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预科) | 理科 | 本科二批 | 预科 | 445 | 77307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预科) | 442 | 7913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预科) | 441 | 79743 |
电气类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电机及其控制、电器及其控制、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建筑电气等工程技术领域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能够从事设计制造、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生产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规格和业务范围
通过四年培养,本专业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系统掌握数学、计算机、工程制图等“工程工具”知识,并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
2、系统掌握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控制技术、机械工程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
3、掌握电机、电器、电力、高电压等强电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4、具有电机、电器等电气装备的设计制造、运行控制、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生产管理的初步能力;或具有电力系统、电气装备、建筑电气领域的系统设计、运行控制、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的初步能力;或建筑电气领域电气设计、楼宇自动化、综合布线与智能建筑的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研制开发、试验分析、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能力。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可以从事下列工作:
1、电机电器设计、制造、控制、试验、运行维护、研制开发、生产管理工作;或电力系统与电气装备的运行、供电系统和高层建筑的电气设计与运行维护工作;或建筑电气领域电气设计、楼宇自动化、综合布线与智能建筑的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研制开发、试验分析、工程建设与管理工作。
2、电力电子、电气传动、自动化、仪表等技术领域的研制开发工作。
三、主干学科、主要课程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电路理论、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原理与应用、电气工程基础、电机学、电器学、电力系统分析、电机设计、高低压电器、电机控制、智能化电器原理与应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综合自动化、建筑供配电等。
四、学制学位
学制:四年
学位:工学学士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能系统地、较好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包括计算机硬件、软件及应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方法,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应用能力,能在科研部门、教育、企业、事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等单位从事计算机教学、科学研究和应用,掌握计算机技术的前沿动态并能长远发展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高素质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范围
本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能从事于:
1、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分析与开发。
2、计算机网络工程、多媒体技术应用等领域的工作;
3、科研机构、教育、企业、事业、行政管理等单位的计算机系统或网络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检修及管理工作;
4、学校的计算机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
三、学制、学位、主干学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四、主要课程
主要课程: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计算机网络、编译原理、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网络工程、网络程序设计。
五、知识与能力结构
1.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研究开发计算机软、硬件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具有报考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员的能力;
3.具有创新意识和较强的新知识获取能力,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和较好的工作适应能力;
4.了解与计算机有关的法规;
5.了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当前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
7.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利用外语顺利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技术资料。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湖南工程学院应用技术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受到工程师基本训练,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业务范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主要系统地学习机械设计制造的基础理论,学习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习有关机械系统的设计、制造、测试、使用方法,学习有关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制造和试验方法。
毕业生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掌握机械制图、力学、机械设计、机械制造、自动化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能从事一般机械产品的工艺工装设计、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数控系统运行维护及现代制造技术的应用等方面的工作,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测试、运行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特色:培养方案以“工程应用”为主线,以“机械设计和机械制造”、“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构成现代机械工程师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框架的基本支柱,以“设计、制造和控制”作为三个基本模块,以“数理、人文社科、计算机和外语”作为四块基石,以“技术、工程、人文、道德、身心”为素质结构;培养方式注重运用能力、动手能力、综合能力训练,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
(三)学制、学位、主干学科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主干学科:力学、电学、机械学。
(四)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制图、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工程材料、电工与电子技术、机电传动与控制、微机原理及应用、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制造装备设计、先进制造技术、机床数控技术等。
(五)知识能力与结构
1、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2、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力学、机械学、电工与电子技术、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自动化基础、机械设计工程学、计算机技术、企业管理等基本知识。
3、具有本专业必需的绘图、计算、测试、文献检索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根据产品的功能和运动,设计一般机械产品的能力。
5、具有机电一体化产品和系统的设计和制造、试验和使用的基本能力。
6、具有根据机械产品的要求,制订其加工和装配工艺规程,正确选择和设计工艺装备的能力。
7、具有加工质量及产品性能的检测、分析与控制的基本知识和能力。
8、具有机械或机电产品制造过程的技术经济分析与生产组织管理能力。
9、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