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山西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55 | 15552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越班) | 554 | 15866 | ||||
电子信息工程 | 553 | 16189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552 | 16521 | ||||
金融学 | 552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550 | 17175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549 | 17516 | ||||
通信工程 | 549 | |||||
土木工程 | 548 | 17884 | ||||
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547 | 18218 | ||||
网络工程 | 547 | |||||
自动化(卓越班) | 547 | |||||
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 | 547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546 | 18623 |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 | 546 | |||||
应用统计学 | 545 | 18967 | ||||
应用物理学 | 545 | |||||
应用化学 | 545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545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545 |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545 |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544 | 19331 | ||||
农业水利工程 | 543 | 19724 |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543 |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543 | |||||
人力资源管理 | 543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543 | |||||
包装工程 | 543 |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创新能力,系统掌握电力电子、电力传动、发电配电、高电压、电力系统、自动控制、电子信息等专业知识,从事电气工程领域相关的规划设计、研究开发、运行维护、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工作的宽口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学院
水利水电学院、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
主要课程
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微机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原理、计算机软件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控制系统、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部分、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柔性输电、动力设备、电机及拖动、交流调速原理、开关电源技术、现代供电技术、电能质量及控制等。
专业特色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是西安理工大学的骨干专业,也是国家经济建设,尤其是西部大开发所急需的专业。该专业所属电气学科为陕西省重点学科,并且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流动站设置齐全,专业在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方向形成了明显的优势,2009年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拥有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两个,其中与世界500强企业联合共建的实验室两个。
现有专业教师53名和实验人员5人,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12名,教师中75%具有博士学位和工程实践背景。目前本专业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在校博硕士研究生400余人。毕业生凭着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良好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五大发电公司、核电集团、南瑞集团、许继集团、西电集团、特变电工、北车集团、南车集团、各类各级设计院等大型国企,可在ABB、西门子、施耐德、艾默生等著名外企,可在北京四方、南瑞继保、禾望电气、正弦电气、爱科赛博电气等知名民企,可在国防军工单位等等,从事开发、设计、制造、运行、管理等工作。
本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有七年制本硕连读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招生权,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现设有“金属材料工程”、“材料表面工程”、“陶瓷及粉末冶金”共三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定位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工程师与优秀专业人才,胜任未来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具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5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锻炼,能达到下列目标:
① 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②熟悉大材料类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动态,能够运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③具备工程师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够进行材料应用体系复杂工程的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的设计与改进、升级或重新设计、营销和管理等活动,一般能达到中级职称;
④ 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或跨文化环境中工作,并作为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发挥有效作用;
⑤ 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通过行业训练、继续教育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与本专业一致,但偏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工程基础、专业基础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和原理应用于分析简单材料工程问题;
指标点1-2能够根据基础知识分析材料工程问题,并与已知典型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
指标点1-3能够用机械、电工、电子等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简单机械电气装备的工作原理,并对简单故障进行分析判断;
指标点1-4能够用材料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应用到材料性能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2能够将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应用于材料装备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3能够识别和判断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点和参数,理解解决复杂材料工程问题的多种途径,通过综合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和优化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方案,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能够根据产品和工程需求提出合理可行的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的设计方案;
指标点3-2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指标点3-3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结果。
毕业要求4能够基于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分析测试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和材料的生产工艺,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设计实验,并能通过实验结果评价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能够利用材料主要分析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根据材料研究或产品质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测试方法;
指标点4-2能够在材料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指标点4-3通过实验获得有效数据,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得出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5能够针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具备运用网络搜索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
指标点5-2具备运用合适的绘图软件或方法正确表达机械部件、设备结构的能力;
指标点5-3具备运用合适的原料、工艺技术、设备解决材料生产、制备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运用合适的理论或软件对材料生产相关工艺参数进行模拟和预测的能力,并能理解模拟和预测的局限性。
毕业要求6能够基于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与材料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1能够以材料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分析和评价工程活动的合理性;
指标点6-2能够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3了解与材料的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标点7-1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材料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指标点7-2能够理解和评价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的资源利用率、污染处置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判断整个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隐患,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毕业要求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8-1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理解个人在历史以及社会、自然环境中的地位;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指标点8-2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毕业要求9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9-1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以及对于整个团队目标的意义;
指标点9-2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具有在团队中发挥不同角色作用的能力。
毕业要求10能够就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1能够撰写材料专业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能够就本专业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2了解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能提出建设性见解。
毕业要求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能正确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本专业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且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
指标点11-2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材料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经济与管理因素,并能够进行工程经济的相关分析评价。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2-1对于自主探索与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指标点12-2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不断学习,适应发展。
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工程装备基础、材料加热炉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测试方法、金相显微技术、材料工程综合实验、失效分析、非电量测试技术等;
金属材料工程方向: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冶金质量分析与控制、金属材料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材料表面工程方向:材料表面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表面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陶瓷及粉末冶金方向: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粉末冶金学、 陶瓷及粉末冶金综合课程设计等;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学校-企业联合培养模式,按照“3+1”模式实施培养:前3年在校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第4年校企联合培养进行实践训练,特注重对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的校企联合培养实施2+4+14+17模式。2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2周的认识实习,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4周的生产实习,1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14周的工程设计实践环节,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联合承担,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着力发挥企业的技术和设施优势,17表示为期17周的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环节。以上共计35周企业实践环节,目的使学生在企业实际环境中发现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积累相关工程实践经验。企业实践实施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各1名,在企业完成相关实践环节,在机械设计、材料设备、热处理、表面强化、陶瓷材料和生产管理等全面训练,培养与提升创新意识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应届毕业生有40%以上考取研究生,其中考取985、211等知名院校(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占50%左右,对我专业本科生培养的评价较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强。同时毕业生能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材料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需要,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历年超过90%,就业领域涉及汽车工业、机械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冶金工业、电子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材料研究开发,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防护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是教育部特设专业,本专业培养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管理以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我校是早期开办此专业的院校之一,是目前西北地区开办此专业的唯一院校,是教材委员会副主任单位。我校城市地下空间工程专业主要依托岩土工程陕西省重点学科开办,于2006年开始招生,已经成功培养5届毕业生。
主要课程
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岩石力学、土力学、弹性力学、岩土水力学、画法几何及建筑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学、建筑材料、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结构与土工抗震、基础工程、地基处理、地下工程施工技术、地下工程招投标与概预算、地下结构设计、地铁工程、隧道工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地下工程、建筑法规与管理。
就业方向
毕业生主要面向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利用、市政工程的企事业单位、设计研究院、勘测院、监理公司就业,从事城市地下空间及市政工程的规划、勘测、设计、施工、监理、管理及科学研究工作。
本专业培养在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具有宽厚的理论基础、广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践工作能力,系统掌握各种电子材料、元器件、集成电路、乃至集成电子系统和光电子系统的设计、制造,能在包括半导体器件、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领域从事研究、设计、开发和管理工作的“宽口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公共基础课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及数理统计、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大学物理及实验、计算机软件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英语。
专业基础课
电路及电路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及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及实验、高频电子线路、理论物理基础、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半导体器件物、微机原理及应用。
专业课
半导体集成电路、半导体工艺、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电力半导体器件、光电子技术、检测与传感技术、半导体材料、电磁场与波、射频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等。
实践环节
电路实验、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设、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半导体基础实验、工程训练、电子技术查新训练、电子线路CAD综合训练、半导体专业实验、微电子技术综合实践、集成电路设计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社会实践等。
专业特色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普通高校名牌专业”。本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用校内开放式实验教学环境与校外实践基地,将阶段性导论和实践环节穿插于各个不同的阶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及时引入最新研究动态,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同时,了解和熟悉国际知名企业的生产、设计环境和流程,真正做到与社会接轨。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科研机构、IT行业、光信息行业、电子器件和材料行业从事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以及电路与系统等方面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相关领域的管理工作。如果学生想继续深造,可以报考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物理电子学、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等专业的研究生。
本专业培养具备控制理论、运动控制或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宽广理论基础和相关专门知识、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国民经济及国防各部门和各行业从事信息及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开发、制造和应用等工作。
主要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波、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及拖动、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检测与传感技术、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及应用、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器人技术基础、自动化系统集成方法与实践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能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实现自动化的需要,能从事仪表与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系统的设计、研制、调试、运行、维护或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
培养具有扎实的化学化工基本理论和现代化学知识,有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既能从事化学及化学工程研究与设计、又能从事高分子材料、功能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工程、能源化工、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和科技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现代仪器分析、有机波谱分析、化工原理、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现代分离技术、生物化学工程、有机合成、应用电化学、精细化学品化学、材料化学、功能高分子、化学反应工程、化工工艺学、应用化学概论(双语)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在化学、化工、材料、能源、制药、环保及轻化工等部门就业,从事相关的科学研究、产品与技术开发,化学工程与工艺管理等。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主要选择去外资企业、合资企业、教育部门、化工研究院所及环保部门工作,就业率达 98% ,还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继续深造,攻读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环境工程、材料化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学科硕士研究生。
2018年山西的招生计划(理工:89名;艺术:11名)专业名称专业代号科类名称批次名称招生计划备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05理工本一批b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理工本一批b6测控技术与仪器08理工本一批b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9理工本一批b2包装工程11理工本一批b2电子科学与技术14理工本一批b4通信工程15理工本一批b4微电子科学与工程16理工本一批b4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17理工本一批b4智能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一本线分数山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山西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山西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山西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班)山西省测控技术与仪器山西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山西省包装工程山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山西省自动化(卓越班)山西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山西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山西省通信工程山西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山西省人力资源管理山西省金融
专业名称专业代号科类批次名称招生计划新能源材料与器件05理工本一批b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理工本一批b2测控技术与仪器08理工本一批b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9理工本一批b4印刷工程11理工本一批b4包装工程12理工本一批b2自动化类14理工本一批b3电子科学与技术15理工本一批b6通信工程16理工本一批b4微电子科学与工程17理工本一批b4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18理工本一批b4机器人工程19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山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山西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山西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山西省测控技术与仪器山西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山西省包装工程山西省自动化类山西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山西省通信工程山西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山西省机器人工程山西省人力资源管理山西省金融学山西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山西省能源与动力
2020年山西的招生计划专业名称科类批次名称招生计划备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工本一批b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本一批b6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工本一批b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工本一批b4包装工程理工本一批b4自动化类理工本一批b4电子科学与技术理工本一批b6通信工程理工本一批b4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理工本一批b4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理工本一批b4机器人工程理工本一批b3人力资源管理理工本一批b4金融学理工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山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山西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山西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班)山西省测控技术与仪器山西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山西省包装工程山西省自动化类山西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山西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山西省通信工程山西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山西省人力资源管理山西省金融学山西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8年河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2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4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7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20分,水利水电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8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7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8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8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09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8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8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平行录取二段普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49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3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8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1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7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C段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6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C段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6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6分,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7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2021)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高分最低分最低排名省控线理科本科二批C段普通类-384
第四章高分子多组分体系不做要求。不做要求。不做要求。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8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85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8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8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C段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