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四川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0 | 21694 |
软件工程 | 620 |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16 | 23896 | ||||
通信工程 | 616 | |||||
数字媒体技术 | 615 | 24431 | ||||
自动化类(包含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专业备注: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卓越班) | 615 | |||||
工业设计 | 614 | 25050 |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614 |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14 | |||||
土木工程 | 614 |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613 | 25626 | ||||
工业工程 | 613 |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612 | 26189 | ||||
城乡规划 | 612 | |||||
工程管理 | 612 |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612 |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12 | |||||
包装工程 | 612 | |||||
印刷工程(专业备注:卓越班) | 612 | |||||
英语(招收英语语种考生) | 文科 | 561 | 9777 |
专业代码:08041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概论、近代物理概论(量子物理、统计物理)、固体物理、半导体物理与器件、应用电化学、薄膜物理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材料物理化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研究方法与现代测试技术、新能源材料设计与制备、新能源转换与控制技术、储能材料与技术、半导体硅材料基础、硅材料检测技术、化学电源设计、化学电源工艺学、半导体照明原理与技术、薄膜技术与材料、太阳能电池原理与工艺、太阳能发电技术与系统设计等。
相近专业: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 冶金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复合材料与工程 焊接技术与工程 生物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德智体美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具备坚实的材料、物理、化学、电子、机械等学科基础,系统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造工艺、测试技术与质量评价、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等方面的专业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机械、电子等学科基础知识;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管理科学基础知识;2.较系统地握新能源材料、器件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具有研究和开发新材料、新工艺的初步能力;3.掌握新能源材料、新能源器件设计与制备、加工与改性、性能检测和产品质量控制的基本知识,具有正确选择和设计新能源材料与新能源器件加工工艺、新能源系统与工程的初步能力;4.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本专业必须的制图、设计、计算、测试、调研、文献查阅、实验和基本工艺操作等基本技能,具有综合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5.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初步能力,达到国家、学校规定的英语水平考试;6.具有本专业必需的计算机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7.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勇于进行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探索、开发和应用;8.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具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光电子学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及应用光学等领域从事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系统的开发、设计、运行分析及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光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及应用、微机接口技术、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光纤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信息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光电检测技术、图像检测技术、信号分析与系统、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技术与系统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有宽广的工作领域和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既可在科研、生产单位和高校从事光电子器件与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的系统设计、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工作,也可在光学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的从事相应的工作。
本专业培养具备控制理论、运动控制或过程控制、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控制等领域具有宽广理论基础和相关专门知识、具有创新和开拓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国民经济及国防各部门和各行业从事信息及控制系统的研究、设计、集成、开发、制造和应用等工作。
主要课程
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磁场与波、自动控制理论、电机及拖动、电力电子技术、微机原理及应用、检测与传感技术、过程控制与自动化仪表、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及应用、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机器人技术基础、自动化系统集成方法与实践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能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实现自动化的需要,能从事仪表与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与通讯系统的设计、研制、调试、运行、维护或相应的教学、科研工作。
西安理工大学是西北五省创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专业最早的高校,于2008年开始招生。现为“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建设联盟”副主任单位,“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传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该专业依托的信号与信息处理学科于1990年正式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为进一步人才培养提供了保障。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前身是于1996年招生的电子信息工程(图文)专业。为适应现代信息传媒数字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以及数字媒体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对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2007年开始对原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2008年申请开办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并获教育部批准,当年开始招生培养。2016级开始将开展“中德数字媒体技术本科双学历教育”的互派留学生计划,2016级及以后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学生将有机会在大二结束后赴德国斯图加特媒介大学留学1.5年,最终可以获得两校的学位证书。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主要分为两个培养方向:数字娱乐技术、网络与移动媒体。专业一直注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现有多个专业实验室以及实习基地。本专业在2011年、2013年和2015年举办的全国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大学生科技作品竞赛中本专业多项学生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多年来,本专业为数字媒体技术相关行业输送了大量德才兼备、素质优良的毕业生,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优异的成绩。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就业方向满意度高,近两年来,数字媒体技术专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于98%,形势良好。本专业读研率为30%,考研学科为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信息、计算机和通讯等相关学科。
培养目标
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思想素质高、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健全人格、良好科学文化素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专业化视野,能够从事数字媒体产品的设计、制作及软件开发,包括数字娱乐、网络与移动媒体,以及计算机与网络交叉领域工作的创新、创业工程应用型人才。
主要课程
平面设计、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图形学﹑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色彩原理及应用、数字媒体非线性编辑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动画技术与设计、计算机网络与通讯﹑Web开发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技术、流媒体技术、移动终端应用开发、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数字媒体设计、游戏开发、体感交互开发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课程实验、课程设计、生产实习及毕业设计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可从事数字娱乐、互动开发、移动应用开发、广告设计、电子出版、网络信息系统、软件开发等领域的设计与开发工作。
工业设计是国家工业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提升工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工业设计专业是技术和艺术、科技和人文等多学科的相互交叉与结合,是跟企业的产品生产、制造技术紧密联系的学科,在国家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本专业发展方向以技术设计为主,旨在培养思路开阔、基础扎实、适应性强、勇于创新的既懂现代技术,又具有艺术素养,既掌握现代工业设计理论和创新知识,又通晓市场经济规律的复合型专门人才。本专业以产品设计理论和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为基础,注重科学技术与文化艺术的渗透和交融,对各类产品形态进行综合开发,包括产品造型、交互设计、用户体验研究、人机工程学研究等,充分体现系统、创新、应用的思想,强化创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个性发挥能力以及先进技能表现能力的全面培养。
主要课程
基础课程有:美术基础、设计速写、构成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计算机二维表现、计算机三维表现、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设计与开发、模具设计、产品设计工程基础、产品色彩设计。
专业课程有:工业设计史、设计心理学、产品语意学、版式设计、交互设计基础、产品造型材料与工艺、人机工程学、设计管理与市场营销、数码与媒体设计基础、包装与广告设计。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在事业单位、大型企业、设计公司、科研机构、教育单位等从事生产工艺、技术开发、产品开发、信息传播等的教学、科研、设计、开发和设计管理等工作。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四川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四川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川省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川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川省印刷工程(卓越班)四川省包装工程四川省数字媒体技术四川省自动化类四川省通信工程四川省能源与动力工程四川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四川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四川省软件工程四川省工业设计四川省土木工程四川省工程管理四川省城乡规划四川省工业工程四川省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2019年四川的招生计划专业名称专业代号科类批次名称招生计划备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05理工本科一批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理工本科一批4测控技术与仪器08理工本科一批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9理工本科一批3包装工程11理工本科一批2数字媒体技术12理工本科一批4自动化类13理工本科一批5通信工程16理工本科一批3能源与动力工程28理工本科一批4水文与水资源工程30理工本科一批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33理
专业名称专业代号科类批次名称招生计划新能源材料与器件05理工本科一批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理工本科一批4测控技术与仪器08理工本科一批2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9理工本科一批2包装工程12理工本科一批2数字媒体技术13理工本科一批2自动化类14理工本科一批7通信工程16理工本科一批3经济学20文史本科一批2工商管理类21文史本科一批2能源与动力工程28理工本科一批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30理工本科一批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四川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四川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四川省测控技术与仪器四川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四川省印刷工程(卓越班)四川省包装工程四川省数字媒体技术四川省自动化类四川省通信工程四川省能源与动力工程四川省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四川省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四川省软件工程四川省工业设计四川省土木工程四川省工程管理四川省城乡规划四川省工业工程四川省电气类
2020年四川的招生计划专业名称科类批次名称招生计划备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理工本科一批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工本科一批4测控技术与仪器理工本科一批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工本科一批2包装工程理工本科一批2数字媒体技术理工本科一批2自动化类理工本科一批6通信工程理工本科一批3能源与动力工程理工本科一批3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理工本科一批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理工本科一批2英语文史本科一批4软件工程理工本科一批2
2018年四川的招生计划(理工:55名;文史:5名)专业名称专业代号科类名称批次名称招生计划备注新能源材料与器件05理工本科一批2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6理工本科一批2测控技术与仪器08理工本科一批4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09理工本科一批4包装工程11理工本科一批4数字媒体技术12理工本科一批4通信工程15理工本科一批2能源与动力工程28理工本科一批2水文与水资源工程30理工本科一批2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2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2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青海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电子信息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甘肃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2分,财务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47分,财务管理文科录取分数线为447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甘肃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陕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水利水电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9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9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9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09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湖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7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湖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河南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水利水电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3分,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4分,软件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4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6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18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55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江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工程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录取分数线为521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浙江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平行录取二段普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53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67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内蒙古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396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工程管理理科本科二批C段普通类部分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四川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子信息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69分。西安理工大学高科学院2019年四川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19电子信息工程理科本科二批普通类部分专业电子信息类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