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南昌大学浙江各专业排位:
1.法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9786(需要考648分);
2.新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0843(需要考646分);
3.临床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1086(需要考645分);
4.中国语言文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11205(需要考645分);
5.会计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1520(需要考644分);
6.历史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2284(需要考643分);
7.英语综合普通类排位12266(需要考643分);
8.经济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2327(需要考643分);
9.金融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2030(需要考643分);
10.工商管理综合普通类排位12989(需要考642分);
11.西班牙语综合普通类排位13652(需要考641分);
12.法语综合普通类排位14057(需要考640分);
13.应用心理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4179(需要考640分);
14.哲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4626(需要考639分);
15.电子商务综合普通类排位15546(需要考637分);
16.日语综合普通类排位15772(需要考637分);
17.麻醉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5578(需要考637分);
18.预防医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5627(需要考637分);
19.俄语综合普通类排位16359(需要考636分);
20.医学影像学综合普通类排位16599(需要考636分);
21.计算机类(计算机与大数据)综合普通类排位17981(需要考634分);
22.建筑类综合普通类排位17761(需要考634分);
23.数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18133(需要考633分);
24.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19538(需要考631分);
25.电子信息类综合普通类排位20120(需要考630分);
26.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20871(需要考629分);
27.生物科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20820(需要考629分);
28.临床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合作办学)综合普通类排位20997(需要考629分);
29.化工与制药类综合普通类排位20835(需要考629分);
30.水利水电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1685(需要考628分);
3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综合普通类排位21623(需要考628分);
32.化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22002(需要考628分);
33.食品科学与工程类综合普通类排位21687(需要考628分);
34.生物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2497(需要考627分);
35.药学综合普通类排位23194(需要考626分);
36.土木类综合普通类排位23727(需要考625分);
37.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综合普通类排位24680(需要考624分);
38.测控技术与仪器综合普通类排位25020(需要考624分);
39.物理学类综合普通类排位24525(需要考624分);
40.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5284(需要考623分);
41.车辆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5414(需要考623分);
42.材料类综合普通类排位25372(需要考623分);
43.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6944(需要考621分);
44.水产养殖学综合普通类排位28259(需要考620分);
45.工业工程综合普通类排位28266(需要考620分)
2020年南昌大学各专业浙江排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浙江 | 法学类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48 | 9786 |
新闻学 | 646 | 10843 |
临床医学 | 645 | 11086 |
中国语言文学类 | 645 | 11205 |
会计学 | 644 | 11520 |
历史学 | 643 | 12284 |
英语 | 643 | 12266 |
经济学 | 643 | 12327 |
金融学 | 643 | 12030 |
工商管理 | 642 | 12989 |
西班牙语 | 641 | 13652 |
法语 | 640 | 14057 |
应用心理学 | 640 | 14179 |
哲学 | 639 | 14626 |
电子商务 | 637 | 15546 |
日语 | 637 | 15772 |
麻醉学 | 637 | 15578 |
预防医学 | 637 | 15627 |
俄语 | 636 | 16359 |
医学影像学 | 636 | 16599 |
计算机类(计算机与大数据) | 634 | 17981 |
建筑类 | 634 | 17761 |
数学类 | 633 | 18133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631 | 19538 |
电子信息类 | 630 | 20120 |
自动化 | 629 | 20871 |
生物科学类 | 629 | 20820 |
临床医学类(中外合作办学)(中英双学位合作办学) | 629 | 20997 |
化工与制药类 | 629 | 20835 |
水利水电工程 | 628 | 21685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628 | 21623 |
化学类 | 628 | 22002 |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 628 | 21687 |
生物工程 | 627 | 22497 |
药学 | 626 | 23194 |
土木类 | 625 | 23727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624 | 24680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624 | 25020 |
物理学类 | 624 | 2452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623 | 25284 |
车辆工程 | 623 | 25414 |
材料类 | 623 | 25372 |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 621 | 26944 |
水产养殖学 | 620 | 28259 |
工业工程 | 620 | 28266 |
水产类
水产养殖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水产养殖学专业是南昌大学生命学科中的优势特色学科,是生命科学与农学的交叉学科方向,也是生命科学基础研究在水产学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本专业创立于1973年,是江西省高校最早创立的水产类本科专业,也是南昌大学最早的专业之一,由邓宗觉教授等老一辈科学家创办至今,在学校三代人的努力下已形成较为独特的专业优势,不仅在江西省处于领先水平,在全国也处于前列,在全国近百所高校水产学科中排名大约13-14名,为全国特别在江西的相关行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为水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专业2013年获批江西省特色专业并入选江西省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14年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2016年江西省本科专业评估排名第一,2019年入选江西省一流建设专业;具有江西省目前唯一的水产科学类省级重点实验室。2、师资队伍现有教授4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副教授5人,讲师7人,博士导师3人,硕士导师7人,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科学类和水产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省百千万人才2人,赣鄱“555”领军人才2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3人,省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等,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以上的占95%以上,67%以上为45周岁以下,学术结构合理,师资力量雄厚。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南昌大学水产养殖学专业具有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资源,有8个专业实验室,2500多万实验仪器和设备。其中用于本科专业实验教学面积有2000 ㎡,用于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和科研实验室有3000 ㎡,在南昌大学生物园建有水产养殖试验专用基地。具有校内国家级南昌大学生物学实验教学中心和江西省水产动物资源与利用重点实验室教学科研平台外,还与省里外20余家水产养殖企业建立卓越水产本科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其中有4家被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科技厅、江西省人保厅、江西省信工委等省直单位联合授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称号。聘请了一批校外指导老师,涵盖了本专业培养的所有技术领域。4、培养方式与特色南昌大学水产养殖卓越班实行“小班化”和“双导师制”,进行模块化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设立“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鼓励学生开展自主调研和国内外学生交流的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特色在于围绕鄱阳湖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和产业经济发展,在大生命科学类教育背景进行水产养殖学专业人才培养,实现生命科学和水产学深度交叉融合,打造宽口径、通识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四结合两应用一融合”育人机制: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相结合、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研究生与本科生培养相结合、校内教师和企业导师相结合;将南昌大学“双一流”学科建设和科研相关资源充分应用于本专业人才培养,将科研项目和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产教深度融合。
外国语言文学类
日语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本专业成立于1986年,当年开始招收专科生,1993年开始本科招生,是江西省开设时间最早的日语专业。2003年学院获批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2017年开始招收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16年在江西省本科专业综合评价中排名第一。本专业教学设施完善,建有外语智慧教室、同声传译室、机辅翻译室、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外语自主学习室、外语图书资料室和外语教学音视频网站。2、师资队伍经过多年的发展,日语专业已拥有一支年龄分布合理,学术能力扎实的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9人(含外籍教师2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2人,博士学位教师3人,硕士学位教师14人,日本留学归国人员9人,具有一年以上日本学习、进修经历的教师比例达到了100%。2020年,日语教研室荣获“江西省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本专业设有“日本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组建了多个教学科研团队,带领青年教师开展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近年来获批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校级4门;获国家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省级教改课题4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教研论文10余篇;国家级教学竞赛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竞赛二等奖2项,南昌大学授课质量优秀奖37项。本专业依托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点,组建导师指导组,吸引青年教师进入指导组共同指导硕士生;聘请“985”高校日语专业二级教授到本专业组建科研团队,成效显著。近年来教师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级科研项目16项,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译著、专著10余部。4、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注重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本专业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培养“日语+”复合型人才;与日本武藏野大学、山梨学院大学建立合作办学项目,每年资助约20名学生赴日本交流学习一年,利用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国际化人才;本专业拥有江西高校日语专业最佳的生师比,最先进的教学条件,最丰富的教学资源,实施精细化人才培养;本专业的第二课堂形式多样,日语风采大赛、日语知识竞赛、日语口译大赛、日语角等活动,吸引了本专业学生和日语爱好者踊跃参加,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参加“汤显祖国际戏剧节”、“江西省与岐阜县友好交流活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会议”、“世界VR产业大会”等大型活动的外语志愿者工作,为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打造可良好的平台;本专业实施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构建一体化育人体系,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学分科研训练项目”、“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学科竞赛,吸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近三年,本专业学生获批“创新学分科研训练项目”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项目3项;学生参与教师科研项目2项,发表学术论文1篇、译著1部;学生参加“‘中华杯’全国日语演讲比赛”、“‘笹川杯’全国高校日本知识大赛”等学科竞赛获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奖项12项。
电子商务类
电子商务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 南昌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创建于2000年,并于同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到目前已有19届毕业生。2、师资队伍 本专业现有专职教师12人,11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教授和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5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本专业的教学、实验设施齐全,建设有电子商务实验室,购买了电子商务教学仿真软件一套、大数据情报采集与分析系统一套、ERP软件系统一套、物流仿真建模系统一套、稳定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22个。4、培养方式与特色本专业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经济学、管理学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新型综合性学科。专业吸纳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和全新的商务理念与实践内容,许多课程都包含大量实践内容,实践性和创新性是电子商务学科的核心。专业特点与优势是:1) 要求理解网络经济环境下企业组织形式、管理模式和业务流程,训练学生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企业的商务动作。2)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突出网络环境下应用各类数据分析软件辅助企业商务决策的能力。3)与行业紧密结合,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具备制定与实施电子商务行业解决方案的能力。4)强调创新创业。强调新技术的应用重构企业业务流程,创新企业管理模式。
自动化类
自动化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历史渊源南昌大学自动化专业与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的自动化专业在同一个年代成立,1958年为了国家和江西工业的发展,建立了江西工学院电机系工业企业自动化专业。自动化专业现归属于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系。现有工业控制工程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予权点,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两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自动化专业近五年每年平均招收本科生110 余人,已经累计培养本科生4000余人。目前自动化专业在校本科生 468 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控制科学与工程,控制工程专业)161人,已成为江西省自动化专业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2、师资队伍自动化专业具有一支年龄、学历、职称、学科结构合理、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 31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0 人,讲师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 2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 20 人。在任教师中长江学者1人、IEEE Fellow 1人,江西省“井冈学者”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才1人,江西省主要学科和学术带头人入选者2人和江西省青年科学家(省杰青)2人,具有出国留学经历 18 人,具有工程背景的老师有28人。3、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近五年承担包括国家863计划,国家合作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技项目 30项左右,江西省科技厅攻关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技落地计划项目等省部级科技项目共 50余项。为自动化专业教学提供实验保障的国家、省部、学校平台包括: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空间位置智能感知技术工程中心(培育)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实践条件建设项目--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综合实验平台等国家级实践平台,江西省智能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平台,以及南昌大学虚拟现实产业技术研究中心、“智能车”和“智能制造”竞赛基地等实验实践平台。近三年来,自动化专业获得近500万元一流专业建设经费和综合改革试点经费的资助,打造了一个集教学、创新创业实践、科研训练一体的专业实验室,包括机器人实验室、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智能控制、计算机控制、过程控制、等专业实验室,为自动化专业教学提供了先进的实验实践平台保障。4、培养方式与特色自动化专业是江西省特色专业,江西省品牌专业,获批江西省卓越工程师计划。2019年提交国家工程认证申请,已经受理。自动化专业坚持按照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的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和“持续改进”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深化专业综合改革。自动化专业重点打造专业“新工科”建设,改革课程体系,跟进时代发展需求,以“机器人”和“人工智能”两个主线,围绕机器人控制和人工智能进行人才培养,使培养的人才更接近市场需求。培养特色: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大学培养过程中。首先从新生入学教育做起,在新生入学教育中让学生理解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积极主动的在大学四年中参与各项创新创业活动,同时给出参与途径的指南。其次,在大一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通识课,通过辅导员、本科生导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科竞赛。再次在大二时,依托“智能车”和“智能制造”基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和科研训练项目实践等,鼓励学生参与“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恩智浦”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等重要赛事,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最后在专业课程教学实验过程中,融入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对准备找工作的学生,通过卓越班计划,让学生到企业实践基地实习,在企业中完成毕业设计。总之,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 “厚德修身、格物致知、改革创新、国际视野”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基于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大学教学过程中的办学思想,近三年南昌大学自动化专业学生在教育部主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和教育部自动化类教指委主办的两类大学生竞赛: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和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中,学生成绩斐然,获得国家奖励60多人次,每年都被保送到985高校中读研的学生近10%。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本专业培养具有国家意识与社会责任,具有宽厚的经济管理基础知识、扎实会计专业技能、宽广国际视野,并且有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适应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新经济发展需要,具备“新思维、新视野”、掌握“新技术、新工具”、驾驭“大数据、新智能”的新商科高级会计专业人才。主要课程有会计学、统计学、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管理会计、高级财务会计、大数据财务决策、大数据商业应用、财务共享、人工智能与会计发展、大数据审计等。
机械类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南昌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1、 历史渊源本专业及学科的主要发展历程:1958年锻压专业招生1993年获得江西省第一个博士点“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点授予权1997年增加焊接(潘际銮院士领衔)和塑料成型模块1999年合并成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00年建立全省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获批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先进成形与模具实验室”2008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被评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009年获批“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010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专业获批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010年“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教学团队荣获省级教学团队2011年获批江西省高性能精确成形重点实验2012年获批江西省高校品牌专业2013年获批江西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6年获批江西省“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综合评价第一名2017年获批江西省轻质高强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2018年获批江西省一流本科专业2018年本专业一级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为国家“一流学科”同时,本专业依托学科“材料加工工程”是国家“十五”、“十一五”、“211工程”重点学科、江西省“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学科。2、 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由潘际銮院士、香港城市大学吕坚院士引领的一支教研能力突出、中青年优秀教师为主体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业教师23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18人(7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8人(78%),具有国外留学经历16人(70%),二级教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百千万人才5人。3、 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平台(一)教学平台: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南昌大学-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基地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昌大学工程力学实验中心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南昌大学力学与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江西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南昌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省级教学团队:“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二)科研平台:“材料加工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先进成形与模具实验室” 中央与地方共建实验室“江西省高性能精确成形重点实验”“江西省轻质高强结构材料重点实验室”4、 培养方式与特色(一)培养方式:4年制本科教学,授工学学士学位,学位学分最低要求169学分,非学位学分最低要求6学分(含军事技能训练2学分、第二课堂2学分、生产劳动2学分),同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二)特色:(1)办学历史悠久,学科与专业建设基础扎实本专业是国家级特色专业,依托学科“材料加工工程”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级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拥有潘际銮院士领衔的一支高水平教学科研队伍。现有专职教师中省级教学名师3人,副教授以上职称86.9%,博士学位82.6%,海外访学经历65.2%,获国家基金人均1.5项。(2)立足江西,面向全国,形成了较明显的产教融合区域特色优势重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与江铃集团等大型企业开展产学研、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开设“卓越计划实验班”等校企合作,培养了一大批技术人才,江铃集团中高层干部约50%为我院毕业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