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焦作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物理类 | -/351(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1 | 历史类 | -/448(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315/310(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文科 | 280/269(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301(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文科 | -/244(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287/275(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文科 | 305/248(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43(专科批) |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文科 | -/263(专科批) | /()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最低分) | 焦作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20 | 理科 | 407/398(专科批) | -/352(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9 | 理科 | -/349(专科批) | -/280(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8 | 理科 | 333/326(专科批) | -/312(专科批)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017 | 理科 | -/296(专科批) | -/273(专科批)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江苏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1 |
历史类 | 448 | ||||
新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6 |
甘肃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高职(专科)批R段 | 普通类 | 252 |
云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2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0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9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5300元/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6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44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9 |
福建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02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5300年/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8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80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8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93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江苏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1 |
历史类 | 448 | ||||
新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76 |
甘肃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高职(专科)批R段 | 普通类 | 252 |
云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2 |
贵州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50 |
四川 | 机电一体化技术(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29 |
广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5300元/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46 |
山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44 |
江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9 |
福建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02 |
安徽 | 机电一体化技术(5300年/年)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78 |
浙江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二段 | 普通类 | 480 |
山西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38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93 |
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机电专业基础理论、技能,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制造、安装、调试、操作、检修、管理及技术改造等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应当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专业核心能力:机电一体化设备的安装、调试、故障检修、性能检测与评估;电气电子线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自动化生产线系统安装调试、设备维护、局部改造和升级;机电控制系统装配;可编程控制器的安装、编程调试和应用。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计算机工程制图、电工电子技术、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液压与气动、机电一体化技术基础、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业机器人、柔性制造系统、电工电子实训、金工实训、数控加工实训等。就业方向:自动化生产线技术、包装自动化技术方向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电气工程技术人员、电力工程技术人员、建筑安装施工人员。如机电一体化设备、数控装置、机电产品生产制造企业一线技术岗位,如:机电一体化产品制造,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操作、维护及管理,机电企业的技术管理、技术服务和产品销售,数控机床的编程和操作,自动化生产线设备安装、调试和维护等工作。 前后衔接:中职专业如机电技术应用、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机械制造技术等。本科专业如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重庆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23 |
广东 | 机电一体化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南校区)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88 |
河北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物理类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99 |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是全国首家、江苏唯一的信息类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江苏省高水平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是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国家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工信部中国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教育部高职院校师资培训基地、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牵头单位、中国软件产教联盟执行理事长单位、中国-南非职业教育合作联盟中方理事会执行秘书处单位、教育部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长三角地区软件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入选国家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和江苏省首批高职扩招试点院校。
学校创办于1962年,初名常州市勤业机电学校,1980年更名为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2000年10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常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和常州市电子职工大学合并组建成立。学校坐落在风景秀丽、充满现代气息,集教学、科研、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常州高职园区,占地1,042亩,建筑总面积32.03万平方米,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2334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5394人、全日制留学生95人,教职工824人。设有软件与大数据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数字经济学院、智能装备学院、数字创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产业工匠学院)、海外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大学外语部、体育部等4个教学部。
学校秉承“立足信息产业,培育信息人才,服务信息社会”的办学理念,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专注工业互联网,主攻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培养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车间智能化、生产要素网络化、企业管理智慧化的“工业四化”应用型人才,服务江苏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服务长三角产业协同转型升级,服务国家工业互联网高素质人才需求。现建有国家级重点专业8个、骨干专业7个、实训基地8个、精品课程9门、资源共享课程3门、优秀教学团队4个(含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教学名师1名、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名、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牵头建设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全国性职教集团1个、区域性职教集团(联盟)3个,并建有省品牌专业3个、省骨干专业7个、省特色专业7个、省重点专业群4个,省级工程中心4个、省实训基地9个、省优秀科技创新团队4个、省人文社科重点建设和培育基地2个,省教学名师3名,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
学校办学成果得到广泛认可,连续4届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先后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3项,江苏省科学技术二、三等奖各1项。获得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获评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获评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全国首批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招生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跻身全国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服务贡献50强。原国家领导人温家宝、贾庆林等先后来校视察,给学校以巨大鼓舞。
点此链接可以查看食堂信息哦:http://zsjy.ccit.js.cn/info/1118/2265.htm
我院严格按教育部和各省(市、区)的相关规定 执行加分优惠政策。
焦作大学创建于1981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河南省教育厅主管、焦作市政府举办的一所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综合性普通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坐落在新兴的中国优秀山水旅游城市—河南省焦作市,有南、北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09万平方米。现有各级各类学生2.6万余名,其中全日制专科生14000余名;教职工933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210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有460人。学校设机电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等14个学院,有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营销、大数据技术等55个专业。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42亿元,图书馆藏书140多万册。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坚持“走现代职业教育发展道路,建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的发展定位,秉承“崇学笃行、敬业乐群”的校训和“勤奋、严谨、务实、创新”的校风,弘扬“自强不息、精益求精”精神,全力开展“五化”建设(专业建设特色化、教学活动信息化、管理行为规范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党建加强常态化),扎实开展“五校联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卫生校园、数字校园、“双高”学校),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现有省部级以上特色专业、精品课程、优秀教学团队、教学名师等教学工程项目24项;积极探索“专业+信息技术+太极拳”培养模式;建立了21个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科研平台;先后与100余家企业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学校为河南省特别是豫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总体发展呈现出向前向上向好的态势。
学校先后荣获“河南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文明校园”“河南省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工程建设单位”“河南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省教育系统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焦作大学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才立校、法规治校、合作建校、特色发展”的工作思路,立足焦作,面向河南,辐射周边,顺应全国“一带一路”、河南“十大发展战略”等时代发展需要,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提升办学层次,实现跨越发展,为早日建成全国知名、省内一流的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而努力奋斗!
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加分政策执行。
有很多学生会在焦作市信息技术学校(焦作市职工中专)和济源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二个学校中做选择,究竟是报济源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好,还是报焦作市信息技术学校(焦作市职工中专)好呢?小编从以下几方面给大家做个分析:(1)学校是不是重点学校(国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