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宁波工程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国际商务 | 2021 | 综合 | -/564(平行录取一段) | -/559(平行录取一段) |
国际商务 | 2020 | 综合 | -/576(平行录取二段) | -/573(平行录取二段) |
国际商务 | 2019 | 综合 | -/577(平行录取二段) | -/572(平行录取二段) |
国际商务 | 2018 | 综合 | -/588(平行录取一段) | -/566(平行录取二段) |
国际商务 | 2018 | 综合 | -/570(平行录取二段) | -/566(平行录取二段) |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市场经济需要,具备人文精神、科学素养和诚信品质,具备经 济、管理、法律和国际商务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经济贸易部门及企业从事国际贸易和其他 国际化经营与管理活动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国际贸易、国际化经营及经济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 知识,掌握国际商务理论和实务,具有分析和处理国际商务活动中具体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国际商务及经济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国际商务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和实务操作的基本方法,具有分析解决国际商务活 动中具体问题的实际能力;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并进行商务沟通的能力;
4.了解涉外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的惯例与规则、主要国家地区的贸易政策;
5.具有较强的人际沟通和业务拓展能力;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工商管理、经济与贸易。
核心课程: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营销学、跨国公司管理、国际金融、电子商务、国际 商法、国际商务谈判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实习(含课程实习、毕业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浙江 | 国际商务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9 |
贵州 | 国际商务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7 |
四川 | 国际商务(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风华校区就读)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5 |
广西 | 国际商务(4800元/年,在风华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1 |
文科 | 507 | ||||
广东 | 国际商务(非定向)(办学地点:风华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26 |
江西 | 国际商务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2 |
安徽 | 国际商务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41 |
江苏 | 国际商务(在风华校区学习)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3 |
河北 | 国际商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4 |
历史类 | 539 |
学校成立于2001年6月,前身为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2020年1月更名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浙江省人民政府管理、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浙江大学支持办学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坚持“教育为学生提升价值”办学理念,继承弘扬浙江大学“求是创新”精神和浙东学术文化精髓,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努力建设“省内一流,全国百强”高水平创新性应用型大学。
学校位于宁波市南高教园区,占地约1116.1亩,总建筑面积约36.04万平方米。学校拥有先进齐全的教学、实验配套设施,建有各类高标准教学实验室59个。千兆带宽专用光纤直通浙江大学,共享各类数字资源。总面积2万平方米的图书馆拥有藏书151万余册。
学校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形成一支师德过硬、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两院院士3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特优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宁波市“3315”创新团队、“甬江学者”、宁波市领军和拔尖人才等各类市级以上人才工程人选194名。专任教师队伍中38%教师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65%教师具有博士学位。拥有研究生导师129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1人)。学校咨询委员会和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浙江大学、政府部门和知名企业的教授、专家和高级管理人员担任。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形成以本科教育为主,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相辅的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商学院、传媒与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设计学院等11个学院,图书与信息技术中心、继续教育学院等6个直属单位。教育部备案专业41个,面向全国15个省(区)招生,目前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万余人。学校崇尚严谨踏实的教风学风,学生经过学习,成绩合格,颁发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颁发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学士学位证书。目前已有4.6万余名学生顺利毕业,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5%左右,得到社会充分认可。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形成以工科为主,理、文、法、经、管等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1个、国家海洋局研发与服务中心1个,省重点学科6个、省重点(特色)专业11个(“十二五”以来)、省重点实验室(共建)1个、省重大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共建)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建设点2个,省级重点支持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点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点1个,市级重点学科19个、重点专业17个、重点实验室5个、工程研究中心1个、人文社科研究基地4个、创新团队9个、协同创新中心1个、特色学院1个、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1个。学校依托浙江大学开展研究生培养,现有博士生、硕士生近300人,建有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
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形成立足区域、面向全国,政、产、学、研相结合的社会服务体系。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面合作,建成各类联合研究机构30个。2021年,外源科研到款总经费11483万元。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开展本科、专科层次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校先后与宁波市委组织部、宁波市国资委等联合举办宁波经理学院,开办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和党政干部培训,年培训近2万人次。
学校坚持以对外开放为特色,形成聚焦“一带一路”、支撑城市国际化发展的多层次对外交流合作局面。学校与19个国家(地区)48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建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波兰研究中心”等国际合作平台。联合举办金融学和国际贸易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波兰比亚威斯托克技术大学等多所中东欧高校签订欧盟“伊拉莫斯”(Erasmus+)师生交流项目,与英国、波兰等国家高校签订学分互认、“3+1”双学位、本硕直通车等学生交流项目。“十三五”期间,年均290名学生参加各类出国境交流交换学习项目。
资助类
(1)国家助学金:一档为每人每年5500元;二档为每人每年2860元。
(2)助学贷款:分为校园地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帮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在校学习期间所需的学费、住宿费,每人每年最高为8000元。
(3)勤工助学:800余个岗位。
(4)绿色通道:为切实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我校对被录取入学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先办理入学手续,后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校园地助学贷款或生源地助学贷款)等方式解决其学费和住宿费。
(5)临时困难补助:在校期间,因学生本人重病、家遭灾害或其他突发情况,学校给予学生临时困难补助2000元/次,每学年补助总额不超过3000元。
宁波工程学院是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创建于1983年。占地面积1800亩,分为风华校区、翠柏校区和杭州湾校区。现有13个二级教学单位,48个本科专业(含三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4个一级学科;教职工1155人,专任教师896人,正高职称108人,副高职称287人,博士学位384人;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4300余人。
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与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办学目标,积极探索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特色发展之路,坚持实施“双轮驱动”战略和人才强校战略。2010年被教育部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实施高校,2014年成为首届长三角地区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理事会主席单位,2015年成为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高校,2016年入选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建设高校,当选全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长单位。2021年入选“十四五”时期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杭州湾汽车学院入选全国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成为全国50所获批高校之一。
学校重视学科建设,坚持工科为主,文、理、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学科专业与地方行业产业紧密结合,重点建设了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紧密对接绿色石化、汽车制造等宁波“246”万千亿级产业。同时,学校瞄准国际工程师培养标准,通过专业认证促进人才培养国际实质等效,11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大力推进学科建设,培育了省一流学科6个、市重点学科7个,遴选出4个重点培育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点培育建设取得突破性成果。学校省级科研平台从无到有,获批省级平台5个。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卓有成效,土木工程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专业入选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专业入选省级优势特色专业,认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项、省级一流课程19门,学校被认定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
学校探索实施“科教产教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应用研究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2021届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为95.2%,留甬率达48.42%,位列在甬本科高校第一名。考研率约16.76%,同比去年增长3.3%。其中985、211和双一流高校录取174人,被世界排名前100海外高校录取22人。学校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成绩逐年提升,在国际和全国性科技竞赛中屡获佳绩。在2017-2021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我校在全国1197所本科高校中排名第169名,较上一轮提升18名,在全国新建本科院校中排名第2名,蝉联浙江省第1名。“海蓝宝”众创空间获批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和省创业园示范基地。与行业(企业)共建共研共培,三十七年来培养学生近六万名,其中近60%留在宁波为地方服务。
学校加强科研基地和队伍建设,大力开展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含一级行业协会/学会奖项)25项,一批高水平论文发表于国内高水平期刊和国际顶尖期刊,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200余项,2017年中标国家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重点项目,2019年市“科技创新2025”重大专项经费额度居全市高校第一,2020年获市顶尖人才项目1项。
学校全面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区域发展培养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提供高水平的应用技术研究。与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共建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宁波工程学院工程软土实验中心;与吉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长安大学等联合培养研究生;与厦门大学共建应用技术大学研究中心;与中科院材料研究所、中石化镇海炼化、宁波市安监局共建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与宁波市交通委、宁波市交警总队、宁波市住建委、宁波市建设集团共建建筑与交通工程学院;与李泽湘教授团队共建机器人学院;校地共建象山研究院、奉化研究院、三门研究院、中乌新材料研究院和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等;与杭州湾管委会、大众和吉利汽车等以理事会形式共同建立“政产学研”人才培养教育联盟;实施百名博士(教授)服务百家企业的“双百工程”,近百名博士(教授)进驻企业。在2018年4月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作为全国3所典型应用型高校之一获点名称赞“产教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受到地方政府、用人单位和学生的广泛好评”。
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合作,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强化外向型办学特色。1984年被教育部列入联邦德国援建4所高校之一。目前,国际化办学进程日益加快,已与30多个国家近百所院校建立起稳定长期的校际合作关系。提升中美4+0项目合作水平,按照“做强管理类、做好理学类、进军工学类”的目标,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韦恩州立大学等合作举办会计学、信科(大数据)、机械工程等专业。2015年在格林纳达正式开办孔子课堂。
学校综合办学条件良好,基础设施齐备,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5.15亿元。专任教师中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1名、乌克兰工程院外籍院士1名、国家“千人计划”长期项目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浙江省“千人计划”长期项目1人、省“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钱江学者”特聘教授2名、省151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人员8名、省高校教学名师2名、省高校优秀教师3名、市突出贡献专家6名。构建“双师型”结构师资队伍,专业教师“双师双能”占比70%。
学校坚持文化育人理念,弘扬“讲实求精”的学校精神,践行“知行合一”的校训,重点打造“工匠精神”“阳明文化”的校园文化品牌,多层次构建高格调的校园文化,积极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努力营造特色鲜明、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展望未来,宁波工程学院将锚定目标、创新实干、坚毅前行,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突出地方性、应用型和国际化特色,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坚定不移地朝着建成国家应用型本科示范院校、跻身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行列的目标奋勇前行。
学生食堂一荤两素平均十块钱,商业街美食自选。
东校区共设有四个学生食堂,一个教工食堂,还有样式丰富的商业街,物美价廉。
学校设立了各类奖学金,用于奖励学习成绩优秀和在各项学科竞、科研创新活动、英语等级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同时,有多家企业在学校设立专项奖、助学金,用于奖励品学兼优的学生。
奖学金类别 | 级别 | 金额(元) |
国家奖学金 | 国家级 | 8000 |
国家励志奖学金 | 国家级 | 5000 |
省政府奖学金 | 省级 | 6000 |
校级奖学金 | 校级 | 300-2000 |
英语四、六级奖学金 | 校级 | 1000-2000 |
体育优秀奖学金 | 校级 | 500 |
宁波建设奖学金 | 校级 | 1000 |
乐歌奖学金 | 校级 | 2000-10000 |
新桥优秀新生奖学金 | 校级 | 2000 |
产城生态奖学金 | 校级 | 500-20000 |
科鑫奖学金 | 校级 | 5000 |
开合奖学金 | 校级 | 300-2000 |
徐旭昶优秀学生奖学金 | 校级 | 每年总额20万约30名学生 |
王伟明新苗奖学金 | 校级 | 1000-2000 |
崇本基金 | 校级 | 1000-2000 |
...... | ...... | ...... |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新闻学和国际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闻学和国际商务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闻学就业前景和国际商务就业前景,新闻学专业介绍和国际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新闻学和国际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新闻学和国际商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英语和国际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英语和国际商务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英语就业前景和国际商务就业前景,英语专业介绍和国际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英语和国际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英语和国际商务录取分数线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日语和国际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日语和国际商务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日语就业前景和国际商务就业前景,日语专业介绍和国际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日语和国际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日语和国际商务录取分数线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法学和国际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国际商务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国际商务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国际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国际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法学和国际商务录取分数线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电子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电子商务这二个专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商务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就业前景和国际商务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介绍和国际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国际商务这二个专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和电子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和电子商务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电子商务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电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和国际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和国际商务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国际商务就业前景,国际经济与贸易(中美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国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金融学(中美合作办学)和国际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中美合作办学)和国际商务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中美合作办学)就业前景和国际商务就业前景,金融学(中美合作办学)专业介绍和国际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浙大宁波理工学院金融学和国际商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学和国际商务在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学就业前景和国际商务就业前景,金融学专业介绍和国际商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学和国际商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金融学和国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