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 (最高/最低分) | 山西能源学院 (最高/最低分) |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2019 | 理科 | -/458(本科二批) | /() |
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2018 | 理科 | -/454(本科二批) | /() |
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相关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及基本技能,能在工业过程控制、运动控制、智能电气设备制造、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水利智能化信息化等方面,从事工程设计与技术开发、系统运行、科学研究、生产组织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具有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特点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学制:四年
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涉及智能电网、智能装备制造、工业自动化、智慧水利、智慧农业、智能建筑、智能交通、新能源等多个行业。可从事相关企业的生产和管理的自动控制、电气设备的系统控制和运行维护、产品设计研发等方面的工作。
主要课程: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PLC应用技术、电机与拖动、电力电子技术、过程控制、运动控制、供配电技术、智能控制系统、计算机网络及现场总线技术、智能电器等。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河北 | 电气类(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94 |
四川 | 电气类(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9 |
湖南 | 电气类(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2 |
湖北 | 电气类(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7 |
河南 | 电气类(4900元/年;包含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34 |
安徽 | 电气类(4900元/年;含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0 |
专业代码:080604T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修学年限:四年
开设课程:
电路与电子技术、机械设计基础、微机原理及接口、电机与拖动基础、自动控制理论、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设备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化控制系统、液压与气动等。
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包括课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在工业企业运动控制、过程控制、供电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等领域从事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维护、科技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知识,掌握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相关的理论知识与技术,具备智能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研制开发、试验分析与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
1.系统掌握数学、计算机、工程制图等“工程工具”知识,并具有较强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初步的英语交际能力。2.系统掌握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微机控制技术、机械工程基础等专业基础知识。3.掌握电机、电器、电力、高电压等强电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4.具有电机、电器等电气装备的设计制造、运行控制、试验分析、研制开发、生产管理的初步能力;或具有电力系统、电气装备、建筑电气领域的系统设计、运行控制、研制开发、试验分析的初步能力;或建筑电气领域电气设计、楼宇自动化、综合布线与智能建筑的系统设计、系统运行、研制开发、试验分析、工程建设与管理的能力。5.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进一步深造的能力。
河北水利电力学院坐落于渤海之滨、运河之畔的沧州市,是河北省教育厅直属、与沧州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于1952年在天津建校,由河北省水利厅、交通厅、工业厅合办,校名为“河北水利土木学校”,是当时华北地区最早建立的水利学校之一,也是解放后全国最早独立设立的水利学校之一;1955年更名为“河北省天津水利学校”;1958年,迁至保定市,升格为高等学校,更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1959年更名为“河北保定水利水电专科学校”;196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河北水利学院”;1962年因国家政策调整恢复为专科;1963年更名为“河北水利学校”,1965年更名为“河北水利工读专科学校”;1966年迁至石家庄平山县岗南镇;1970年迁至沧州市,更名为“河北水利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河北工程技术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学院整体迁入新校区。2016年3月28日,经教育部批准,学院再次升格为本科院校,重新命名为“河北水利电力学院”。2020年12月30日获批为河北省第二批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试点单位。
学院现有八系三部一中心共12个教学单位,设本科专业33个,专科专业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自动化、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测绘工程、国际商务、软件工程、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河北省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获第八届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4项。近4年,我校学生在各类专业技能大赛中获省级以上教学比赛奖140余项。学院获批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2018年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形成了以工学专业为主体,水利、电力专业为特色,土木、交通、信息技术、自动化、机械、经济管理等专业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
学院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高水平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完善,人才工作不断实现新突破。现有教职工639人,其中专任教师568人,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206人,博士、硕士499人,“双师型”教师249人。全国模范教师、优秀教师2人,河北省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1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河北省特殊津贴专家2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入选二层次2人、三层次10人。
2018年11月,学院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2019年首次申报,2项面上项目获批立项,填补了沧州市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的空白。学院建有河北省技术创新中心2个,河北省学科重点实验室1个,作为共建单位建设河北省省级科研平台2项(省级技术创新中心1个,学科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厅应用技术研发中心1个,沧州市技术创新中心5个,校内科研平台16个。建有校内实训基地近60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230余个。
2016年以来,学院教师发表学术论文1159篇,其中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58篇,被EI、SCI、ISTP 等权威检索机构检索收录59篇;编译、出版教材和著作134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500余项,有90余项科研成果获奖;获授权专利、软件著作权312项。
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1982人,其中本科生9596人,专科生2388人。学院始终坚持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建校至今培育4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保持在95%以上。学院聚焦文化育人,打造精品校园文化。2014至2020年,连续7年被省教育厅等部门授予“社会实践先进单位”荣誉称号;2016至2019年,连续4年获得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者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近年来先后获“河北省学校共青团工作突出单位”“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沧州市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
经过近70年的执着求索和精神积淀,河北水利电力学院秉承“勤奋、求是、创新、笃行”的校训,铸就了“崇尚致用,实践育人”的办学理念和“致力于培养社会所需应用技术型人才”的办学方向,为河北省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教育报》、河北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学院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办学成就。在未来的征程上,学院党委将带领广大师生员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同心同德、求真务实、砥砺奋进,推进学校内涵式发展,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提供坚强保证,不断开创学院各项工作新局面!
1、根据国家规定,学校向学生发放国家助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等。
2、助学贷款,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入学一学期后,根据有关规定,可自愿申请并经银行批准后获得国家信用助学贷款。同时鼓励学生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
3、设立勤工助学基金,为生活困难学生寻找和安排助学岗位,支付劳务性报酬。
各专业学费标准详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住宿费以省物价主管部门批准为准,由学校统一安排住宿。
山西能源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由山西省人民政府创办的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学院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和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使命,确立“技高品端”人才培养目标,探索“学教做合一”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办学机制,实现师资、课程、实训等院内外人才培养资源的共享,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院是山西综改试验区重点建设项目、山西省应用型本科试点院校、全国地方高校“产教融合”建设试点院校,学院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是山西省“1331 工程”优势特色学科,高性能输送带实验室是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学院秉承“立德强能,笃学善行”的校训,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需求为指引,以传统能源和新能源的需求为目标,逐步形成能源动力类、新能源与未来能源类、能源装备智能制造类、智慧能源类、能源资源环境类、能源经济管理类六大专业群。围绕六大专业群,设立了能源与动力工程系、新能源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力工程及自动化系、矿业工程系、安全工程系、地质测绘工程系、资源与环境工程系、计算机与信息管理系、经济管理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研究部、基础教学部和继续教育部等13个教学系部,开设24个本科专业。六大专业群24个专业互为呼应、共同协作,努力对接能源及相关企业从生产到管理所需的人才链,形成了具有能源学院特色的专业集群。
学院现有两个校区,分别位于学风浓郁的山西省高校园区和高新技术密集的太原市小店区。校园总占地面积为76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纸质图书60万册,电子图书31万册,校内实验实训室100个,校外实习基地63个。现有教师412人,其中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52人,博士学位教师46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234人。现有在校生7200余人。学院面向山西、河南、山东、河北、陕西、湖北、四川、内蒙、江西和新疆等10个省市或地区招生。
目前,学院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决策部署,围绕山西转型发展大局,聚焦“六新”要求和14大新兴产业集群,全力推进学科专业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社会认可度,牢固夯实人才队伍基础,着力提升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社会的水平。学院将坚定不移走特色发展之路,牢牢把握内涵式发展着力点,以更加统一的思想、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坚定的意志,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普通高等学校的建设,创建能源领域国际化、创新型大学。
学生食堂共三层,可容纳8000人左右就餐。配有专门清真窗口。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就业前景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就业前景,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介绍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介绍等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和机器人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和机器人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就业前景和机器人工程就业前景,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介绍和机器人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电气工程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和电信工程及管理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和电信工程及管理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就业前景和电信工程及管理就业前景,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介绍和电信工程及管理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和电子信息工程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和电子信息工程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就业前景和电子信息工程就业前景,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介绍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汽车服务工程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汽车服务工程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汽车服务工程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就业前景,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介绍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学前教育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学前教育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学前教育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就业前景,学前教育专业介绍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学前教育和电气工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金融工程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金融工程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就业前景,金融工程专业介绍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金融工程和电气工
2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是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为一体的宽口径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自动化检测信息处理电力系统运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系统和智能化控制技术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和一定的专业知识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主要课程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气工程基础电机与拖动基础电气控制技术嵌入式系统智能控制基础供配电技术等就业方向主要从事电源与电力电子装置新能源应用技术电机与运动控制嵌入式系统集成应用以及工业企业生产的自动控制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学制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答案来源于
山西能源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是公办本科专业。山西能源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在山西省排名第1。山西能源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在山西省排名情况1.理科排名学校专业名称最低分年份批次1山西能源学院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本科二批B段专业介绍电气类电气
山西应用科技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在山西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就业前景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就业前景,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介绍和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专业介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