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沈阳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工业设计 | 2021 | 理科 | 417/362(本科二批A段) | 423/423(本科二批A段) |
工业设计 | 2020 | 理科 | 452/399(本科二批A段) | 479/479(本科二批A段) |
工业设计 | 2019 | 理科 | -/421(本科二批A段) | 497/497(本科二批A段) |
工业设计 | 2018 | 理科 | -/405(本科二批A段) | -/493(本科二批A段) |
工业设计 | 2017 | 理科 | -/390(本科二批A段) | -/493(本科二批A段) |
专业名称 | 年份 | 类型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最高/最低分) | 沈阳理工大学 (最高/最低分) |
---|---|---|---|---|
工业设计 | 2021 | 物理类 | -/470(本科批) | -/507(本科批) |
工业设计 | 2020 | 理科 | 469/467(本科批) | -/502(本科批) |
工业设计 | 2019 | 理科 | -/463(本科批) | 516/500(本科批) |
工业设计 | 2018 | 理科 | -/463(本科批) | -/502(本科批) |
工业设计 | 2017 | 理科 | -/431(本科一批) | -/471(本科一批) |
工业设计
理工类 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咨询电话:0459-6819217(转810) 联系人:郭老师
本专业培养掌握一定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具有艺术造型修养和创新能力的工业设计应用型人才。本专业从消费者需求角度出发,专门从事研究产品开发设计,具有技术和艺术高度统一的鲜明特征。专业所包括的内容有产品市场调研、设计构思、结构设计、形态设计、交互设计以及包装、装潢、广告和展示设计,强调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设计管理能力和计算机辅助设计能力等综合能力。
主干课程包括设计心理学、设计调研、产品开发与设计管理、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人机工程学、交互设计基础、设计基础、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立体构成、产品专题、概念设计等。
学生毕业后可在专业设计公司,工业产品生产企业,相关管理机构从事工业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造型和交互设计、软件产品的交互设计,广告、展示、包装、网页、企业形象等商业设计,以及相关设计管理工作。也可以选择继续深造,或者以创建工作室的形式自主创业。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黑龙江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62 |
安徽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7 |
浙江 | 工业设计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29 |
江苏 | 工业设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4 |
吉林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398 |
辽宁 | 工业设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70 |
山西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3 |
河北 | 工业设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6 |
天津 | 工业设计(主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00 |
工业设计专业成立于1994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设计教育分会理事单位。现有专业教师10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硕士生导师3人,师资结构合理。1名教师担任辽宁省机械工程学会工业设计分会理事。拥有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模型制作实验室、产品塑造实验室、陶艺工作室、木工实验室、多媒体教室等教学及配套设施。与沈阳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沈阳惠中商用电气系统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积极指导学生参与国内外设计竞赛获国际奖项5项,国家级奖项10余项,省市级奖项30余项,行业协会比赛奖项100余项。
2016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项;
2016年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017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
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2018意大利 A'Design Award 国际设计奖获1项铜奖3项优胜奖;
2018台湾国际学生创意设计大赛获国际设计组织特别奖。
2018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
针对辽宁老工业基地服务型制造业转型,全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促进辽宁工业经济的振兴,培养面向辽宁区域经济,服务型制造业的应用型工业设计人才,实现人才培养与辽宁产业需求相融合。
主干课程
造型基础、计算机三维软件基础、形态设计基础、立体构成、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技法、计算机辅助设计、模型制作课程设计、产品调研方法、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程序与方法、产品结构设计、产品仿生学应用设计、产品语义学应用设计、材料成型与工艺应用设计、专题产品设计
就业方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具备较扎实的产品设计工程基础和艺术修养,主要学习工业设计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接受工业设计的原理、程序、方法以及设计表达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适当处理工业设计与环境、用户、市场、功能、造型、色彩、结构、材料、工艺的相互关系,并将这些关系综合地表现在产品及服务设计上的基本能力。具有较强产品外观设计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创业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可在相关企业、高等院校从事工业设计领域的产品外观设计、策划、管理和教学等工作。产学研合作与辽宁企业广泛联合,服务辽宁企业,与辽宁企业形成订单式培养,为辽宁留住工业设计人才。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
辽宁 | 工业设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7 |
四川 | 工业设计(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8 |
重庆 | 工业设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3 |
广西 | 工业设计(52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9 |
广东 | 工业设计(非定向)(办学地点:主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0 |
湖南 | 工业设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4 |
山东 | 工业设计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46 |
江西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12 |
安徽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1 |
浙江 | 工业设计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559 |
江苏 | 工业设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05 |
上海 | 工业设计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08 |
黑龙江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23 |
吉林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74 |
内蒙古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09 |
山西 | 工业设计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4 |
河北 | 工业设计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6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黑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创建于1958年7月,首任校长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担任。学校原隶属农垦部,1973年划归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经过64年的发展建设,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现代化大农业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
学校诞生于十万复转官兵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历史大潮中,原校址位于密山市裴德镇北的山野乡间。边疆农村办学45年,学校师生发扬解放军优良传统和“抗大校风”,传承北大荒精神,走出了一条自强不息、砥砺奋进的发展之路。2003年学校整体迁入大庆市,进入提速升级、跨越发展的新时期。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凝练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的办学精神,并因优良校风和办学实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学校现址位于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占地120.0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0.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4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36亿元,图书211.21万册。学校现有教职工1435人,其中专任教师927人,教授191人、副教授292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375人,占比40.5%;海外经历累计1年以上教师129人,占比13.9%。学校拥有“双聘院士”2人、国家级人才3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龙江学者”青年学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5人、“王震讲座教授”22人,中国青年科技奖特别奖1人,农业杰出科研人才1人,农业农村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39人;建有1个黑龙江省杂粮绿色生产及食品深加工技术研发“头雁”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6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4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建有12个本科学院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教研部、继续教育学院等教学机构,学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7个学科门类,学校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建有5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19个。学校面向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6000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近2000人。建校以来,学校累计培养和输送毕业生13余万人,培训各类人员50余万人次。
学校着力推进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现有获批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涵盖7个专业),1个国家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个国家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个省级卓越农业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项目,2个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省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个省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一流课程23门、省级线上线下精品课程3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242项,省级571项。2019年获批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校;2020年获批黑龙江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和黑龙江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省属高校前列,2015年度被评为“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
学校科研工作以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为主要方向,建有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教育部粮食副产物加工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及加工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大庆)、农业农村部东北平原农业绿色低碳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豆机械化生产重点实验室等27个国家、省部级科研平台,以及7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学校与垦区及地方政府合作共建了“建三江水稻产业创新研究院”、“九三大豆产业创新研究院”、“大庆设施农业研究院”、“牡丹江食品与生物技术创新研究院”、“老校区科研所”、“大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安达农业科技园区”、“大学科技园”等八大校垦校地融合发展科技创新基地。“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省部项目共计361项,各级部门科研经费共计3.47亿元。建校以来,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1750余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7项、省部级奖励180项,以“大豆三垄栽培技术”“农作物种衣剂”“大豆、水稻生产加工全程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牛重要疫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狮白鹅’选育及‘玉鹅’生态种养模式”“黑龙江水稻大面积均衡高产优质栽培综合配套技术”“现代化农机关键技术及装备”等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得到有效转化,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先后3次获得“黑龙江省省长特别奖”,2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10次获得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法国、韩国、日本、印度、乌克兰、波兰、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近30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实施本科生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国立江陵原州大学、济州大学、日本山形大学、波兰波兹南生命科学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国立无线电电子大学、哈尔科夫国立城市规划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等国外高校实施交换生、留学生等项目,与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实施“中加合作食品研究发展中心”项目,与印度UAS大学实施中印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项目。
学校始终把北大荒精神作为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自觉将北大荒精神融入办学育人的全过程。学校现建有黑龙江省北大荒精神学术交流基地、黑龙江省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北大荒精神与文化研究所、北大荒精神展示馆,充分发挥地缘、人才和科研资源优势,坚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产出了《黑土上的中国》、《淬荒集》等一批较有影响力的文化成果,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北大荒精神烙印的知农爱农新型人才。
困知勉行,积厚成器。学校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崇尚学术、特色发展”的核心办学理念,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服务国家农业现代化为办学使命,以产教融合发展为导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着力提高学校内涵发展水平和办学综合实力,正在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现代农业大学目标不断迈进。
学校地址:黑龙江省大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风路5号
邮政编码:163319
招生咨询电话:0459- 6819043 6819044
纪检监督电话:0459- 6819051
招生办公室网址:http://www1.byau.edu.cn/zhaosheng/
招生办公室电子信箱:byndzsb@163.com
沈阳理工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我军为培养新中国急需的兵工专门人才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本科军工高等学校,是共和国“兵工七子”之一,曾用名东北军工专门学校、沈阳工业学院等,先后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军工部、中央兵工总局、兵器工业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等,1999年划归辽宁省管理,2004年更为现名。
学校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举办并管理,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辽宁省共建高校,是辽宁省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共建高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是工信部首批“数字智能—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单位,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单位。招收高水平女子足球运动队。
学校位于辽宁省省会沈阳市风景秀丽的浑河南岸,占地面积11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9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1703人,其中专任教师1080人,含高级职称专任教师58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551人;有双聘院士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15人;省领军人才、省优秀专家、省特聘教授、省“兴辽英才计划”人选、省学术头雁、省“百千万人才”百人层次、省教学名师、省优秀教师、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等110人;获批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教学团队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7个。建有国家级沈阳中俄科技合作基地、国家863高技术发展计划重点实验室等5个国家级平台,1个辽宁省高等学校重大科技平台“现代兵器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2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是一所以工为主,理、经、管、文、法、艺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现有16个学院(部),63个本科专业,1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翻译、会计、工商管理等6类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5个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国防特色学科,1个辽宁省一流学科。
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17851人,其中本科生15321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530人。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十三五”期间,学校在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理念更新、教学方法研究、培养模式探索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 获批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项目资金1.21亿,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7门。现有国家级、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28项;辽宁省、兵器行业优秀教材14部;获批辽宁省汽车工程产业学院1个;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0个;学生获国家奖93项、发表论文1998篇、授权专利565项。本科生源质量不断提高,研究生招生规模显著扩大,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2%以上。
学校国防特色鲜明,科研生产资质齐全,是辽宁省兵工学会理事长单位,辽宁军民融合(兵工)产业校企联盟理事长单位,“B8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单位,中国高校校办产业协会会员单位,校办军工企业国防资质齐全,曾被总装备部授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突出贡献奖,东北唯一的兵器博物馆是国家、辽宁省和沈阳市科普教育基地、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开放基地、辽宁省国防教育基地、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沈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近年来,学校针对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强化特色,凝练主攻方向,加强人才和团队建设,做强、做大优势领域,科研实力得到明显提高,科研工作实现快速发展,师均年科研经费突破10万元,千万以上重大科研项目相继涌现。“十三五”期间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项20项,授权专利638项,专利转化39项,发表三大检索论文634篇,获批及滚动支持省级创新团队2个、创新平台3个。与东北科技大市场签署工作站合作协议,与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签署共建协议,成为省内首批“辽宁省高等学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共建辽宁省实质性产学研联盟28个。
学校大力实施“开放兴校”战略,不断发挥对俄合作优势,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和合作。与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芬兰、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多所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合作设立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沈阳理工大学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国际工程学院”获批教育部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波兰西里西亚技术大学开展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教育部本科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波兰、法国等国家的大学分别开展了4+0、2+2、3+1等中外校际交流项目。与俄罗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经济大学等俄罗斯著名高校合作开展了中俄联合培养2+2项目,培养了大批“专业+俄语”的复合型国际人才。2012年我校成为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赴俄罗斯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公派留学项目优先选拔院校。累计培养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来华留学生。学校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所属的9个研究所共建了4个设备技术先进的合作实验室。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合作建立了孔子学院和国家级普希金俄语中心。
70多年来,学校始终牢记高等教育的使命和责任,与时代同呼吸,与国家共命运,立足辽宁、面向全国,为国家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14万余人,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为国防现代化建设、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新时期,学校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特色立校、人才强校、开放兴校、文化治校、质量固校”五大发展方略,践行“爱国奉献、自强不息、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秉承“弘志励学,德才并蓄”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为把学校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沈阳理工大学经济学和工业设计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经济学和工业设计在辽宁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经济学就业前景和工业设计就业前景,经济学专业介绍和工业设计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经济学和工业设计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经济学和工业设计录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工业设计录取分数线为508分(理科)。沈阳航空航天大学黑龙江工业设计录取分数线年份专业名称类型批次招生类型最低分最低位次2021工业设计理科本科一批A段普通类工业设计专业介绍层次学制授予学位分类本科四年工学学士机械类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