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份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2021 | 应用物理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8 | 20465 |
2021 | 应用化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8 | 20465 |
2021 | 包装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8 | 20465 |
2021 | 农业水利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8 | 20465 |
2021 | 城乡规划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8 | 20465 |
2021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8 | 20465 |
2021 | 印刷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8 | 20465 |
2021 | 应用统计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9 | 20056 |
2021 | 新能源材料与器件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9 | 20056 |
2021 | 土木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9 | 20056 |
2021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39 | 20056 |
2021 | 金融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0 | 19674 |
2021 | 测控技术与仪器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0 | 19674 |
2021 | 能源与动力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0 | 19674 |
2021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1 | 19299 |
2021 |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1 | 19299 |
2021 | 网络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1 | 19299 |
2021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1 | 19299 |
2021 | 工商管理类(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1 | 19299 |
202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2 | 18911 |
2021 | 机器人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2 | 18911 |
2021 | 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3 | 18546 |
2021 |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4 | 18200 |
2021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4 | 18200 |
202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5 | 17863 |
2021 | 通信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5 | 17863 |
2021 | 自动化类(电气工程与智能控制、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5 | 17863 |
2021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6 | 17507 |
2021 | 电气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电网信息工程)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8 | 16829 |
202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49 | 16509 |
本专业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陕西省首批名牌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有七年制本硕连读和卓越工程师计划招生权,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同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本专业现设有“金属材料工程”、“材料表面工程”、“陶瓷及粉末冶金”共三个专业方向供学生选择。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定位 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培养材料科学技术领域的工程师与优秀专业人才,胜任未来工程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具体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毕业5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行业锻炼,能达到下列目标:
① 具备健全人格和良好的人文素养,遵守职业道德,具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安全与环保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够积极服务国家与社会;
②熟悉大材料类相关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动态,能够运用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和工程技能,具备独立发现、研究与解决现实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③具备工程师的基本专业素质,能够进行材料应用体系复杂工程的技术与产品研发、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的设计与改进、升级或重新设计、营销和管理等活动,一般能达到中级职称;
④ 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意识和参与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能够在多学科团队或跨文化环境中工作,并作为技术骨干或主要负责人发挥有效作用;
⑤ 具有终身学习和自我完善的能力,能够通过行业训练、继续教育方式持续提高专业素养和自身素质,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与本专业一致,但偏重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毕业要求 毕业要求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工程基础、专业基础知识用于分析和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指标点1-1能够将数学、物理、化学等基本知识和原理应用于分析简单材料工程问题;
指标点1-2能够根据基础知识分析材料工程问题,并与已知典型结果进行比较和判断;
指标点1-3能够用机械、电工、电子等工程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分析简单机械电气装备的工作原理,并对简单故障进行分析判断;
指标点1-4能够用材料制备和应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解决材料设计或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
毕业要求2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分析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指标点2-1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基本原理应用到材料性能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2能够将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应用于材料装备问题的识别和表达;
指标点2-3能够识别和判断材料类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点和参数,理解解决复杂材料工程问题的多种途径,通过综合分析获得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3能够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设计和优化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方案,设计中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指标点3-1能够根据产品和工程需求提出合理可行的材料工程技术、工艺或设备的设计方案;
指标点3-2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指标点3-3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体现创新意识,并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结果。
毕业要求4能够基于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分析测试方法、实验设计方法和材料的生产工艺,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设计实验,并能通过实验结果评价获得合理有效的结论
指标点4-1能够利用材料主要分析检测技术的基本原理,根据材料研究或产品质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测试方法;
指标点4-2能够在材料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并能采取合适的方法和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初步解决方案;
指标点4-3通过实验获得有效数据,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合理分析和解释,得出有效结论。
毕业要求5能够针对复杂材料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指标点5-1具备运用网络搜索工具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本专业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能力;
指标点5-2具备运用合适的绘图软件或方法正确表达机械部件、设备结构的能力;
指标点5-3具备运用合适的原料、工艺技术、设备解决材料生产、制备过程中相关问题的能力,以及具备运用合适的理论或软件对材料生产相关工艺参数进行模拟和预测的能力,并能理解模拟和预测的局限性。
毕业要求6能够基于专业知识对工程实践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了解与材料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能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1能够以材料专业知识为基础进行分析和评价工程活动的合理性;
指标点6-2能够从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角度,评价材料工程实践产生的影响;
指标点6-3了解与材料的生产、设计、研发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承担的责任。
毕业要求7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本专业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指标点7-1熟悉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能够理解和评价材料产业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指标点7-2能够理解和评价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的资源利用率、污染处置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判断整个周期中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危害的隐患,具有应对危机和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毕业要求8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材料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指标点8-1理解世界观、人生观的基本意义及其影响、理解个人在历史以及社会、自然环境中的地位;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道路;
指标点8-2理解工程师的职业性质与责任,能够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毕业要求9具备团队协作能力,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指标点9-1具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能够理解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含义以及对于整个团队目标的意义;
指标点9-2具有一定的人际交往和表达能力,具有在团队中发挥不同角色作用的能力。
毕业要求10能够就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1能够撰写材料专业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能够就本专业复杂材料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指标点10-2了解材料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并能提出建设性见解。
毕业要求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能正确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本专业工程活动中涉及的重要经济与管理因素,且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指标点11-1具有系统的工程实习经历;
指标点11-2理解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以及材料工程活动中涉及的经济与管理因素,并能够进行工程经济的相关分析评价。
毕业要求12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指标点12-1对于自主探索与学习的必要性有正确的认识,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指标点12-2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不断学习,适应发展。
主要课程 材料科学基础、材料工程基础、材料工程装备基础、材料加热炉基础、金属材料学、材料物理性能、材料力学性能、材料分析测试方法、金相显微技术、材料工程综合实验、失效分析、非电量测试技术等;
金属材料工程方向: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冶金质量分析与控制、金属材料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材料表面工程方向:材料表面工程、材料腐蚀与防护、材料表面工程综合课程设计等;
陶瓷及粉末冶金方向:无机材料物理化学、粉末冶金学、 陶瓷及粉末冶金综合课程设计等;
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采用学校-企业联合培养模式,按照“3+1”模式实施培养:前3年在校学习相关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第4年校企联合培养进行实践训练,特注重对于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的校企联合培养实施2+4+14+17模式。2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2周的认识实习,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4周的生产实习,14表示学生到企业进行为期14周的工程设计实践环节,由学校教师和企业教师联合承担,课程教学与实践内容着力发挥企业的技术和设施优势,17表示为期17周的校企联合毕业设计环节。以上共计35周企业实践环节,目的使学生在企业实际环境中发现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实施,积累相关工程实践经验。企业实践实施双导师制,每名学生配备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各1名,在企业完成相关实践环节,在机械设计、材料设备、热处理、表面强化、陶瓷材料和生产管理等全面训练,培养与提升创新意识和工程问题解决能力。
就业方向 本专业应届毕业生有40%以上考取研究生,其中考取985、211等知名院校(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占50%左右,对我专业本科生培养的评价较高,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很强。同时毕业生能适应国民经济各行业对材料领域高级专业人才的需要,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历年超过90%,就业领域涉及汽车工业、机械工业、航天航空工业、冶金工业、电子工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从事材料研究开发,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防护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通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系统掌握现代通信技术,能在信息通 信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设备制造、网络运营、技术管理的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在学习大学数学、大学物理、人文学科及外语的基础上,主要学习通信 理论和通信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知识,接受通信工程领域软硬件开发、系统与网络的设计与应用、 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能在信息通信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工程职业道德、爱国敬业精神、人文科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2.具有从事通信工程领域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所需的数理知识和其他相 关的自然科学知识;
3.掌握通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4.系统掌握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的分析与设计方法;
5.具有设计、开发、调测、应用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的基本能力;
6.掌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7.了解通信与信息行业的相关政策及法规;
8.了解信息通信领域的前沿技术和发展动态;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合作 精神;
10.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主干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核心知识领域: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计算机基础、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电磁场与 微波技术、通信原理、通信网理论基础、现代通信技术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分析基础(32学时)、电子电路基础(48学时)、通信电子电路(32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48学时)、C++高级语言程序设计(48学时)、数据结构(48学时)、微处理器与 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随机信号分析(3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64学时)、 通信原理(64学时)、电磁场与电磁波(48学时)、通信网理论基础(32学时)、现代通信技术(64 学时)。
示例二:电路分析基础(72学时)、电子线路基础(72学时)、高频电子线路(64学时)、数字 逻辑电路(64学时)、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64学时)、计算机通信与网络(32学时)、微型计算机 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信号与系统(72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学时)、通信原理(72学 时)、电磁场与电磁波(64学时)、通信网(32学时)、通信概论(32学时)、移动通信(32学时)、光 纤通信(32学时)、通信系统集成电路设计(32学时)。
示例三:电路分析基础(64学时)、模拟电子电路(64学时)、通信电子电路(48学时)、数字 电路与逻辑设计(64学时)、高级语言程序设计(56学时)、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及C++(32学时)、 数据结构(40学时)、微处理器与接口技术(64学时)、信号与系统(64学时)、数字信号处理(56 学时)、通信原理(80学时)、电磁场与传输理论(64学时)、通信网基础(56学时)、无线通信原理 (32学时)、光纤通信与数字传输(56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工程技术训练、电子工艺实习、专业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 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线路实验、计算机基础实验、通信原理实验、现代通信技术实验、专业综 合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扎实的数理、计算机及外语基础和较高的科学素养,以及掌握现代光电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同时具备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较广泛的科学适应能力;能在应用物理学、光电工程科学、光电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相应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课程
普通物理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原子物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光电子学基础、固体物理、近代物理实验、激光原理与技术、测试技术、光电子技术、计算物理、微电子学概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C语言程序设计、微机原理及应用等。
就业方向
毕业生综合素质高,适应面宽,能够在物理、物理技术、光电子、微电子、材料、光电信息、通信等相关的领域从事教学、科研、高新技术开发和管理工作。近年来,该专业就业率达97.1%,有相当比例的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攻读物理、物理电子学、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微电子学、计算机以及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硕士研究生,近三年考研率达55%以上,每年考入211、985等国家重点大学及研究所的研究生比例占毕业生总数的18%以上。
培养具有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在光电子学相关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及应用光学等领域从事信息获取、传递和处理系统的开发、设计、运行分析及维护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要课程
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光电子线路、微机原理及应用、微机接口技术、应用光学、物理光学、光纤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信息处理、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光电检测技术、图像检测技术、信号分析与系统、通信原理、光纤通信技术与系统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有宽广的工作领域和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既可在科研、生产单位和高校从事光电子器件与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与仪器的系统设计、研究开发、生产管理工作,也可在光学工程及电子信息工程等领域的从事相应的工作。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山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山西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山西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山西省测控技术与仪器山西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山西省包装工程山西省自动化类山西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山西省通信工程山西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山西省机器人工程山西省人力资源管理山西省金融学山西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山西省能源与动力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省控线分数山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山西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山西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班)山西省测控技术与仪器山西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山西省包装工程山西省自动化类山西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山西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山西省通信工程山西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山西省人力资源管理山西省金融学山西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山西省水利水电工程(卓越班)
省份专业名称省控线高分低分平均分执行计划超一本线分数山西省材料科学与工程(卓越班)山西省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山西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山西省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卓越班)山西省测控技术与仪器山西省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山西省包装工程山西省电子信息工程山西省自动化(卓越班)山西省智能电网信息工程山西省电子科学与技术山西省通信工程山西省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山西省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山西省人力资源管理山西省金融
2021年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铁道机车运用与维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等4个专业。2021年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录取分数线(供大家参考,如有与官方不一致,请以官方为准)西安
2021年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民航运输服务、数控技术、航空发动机制造技术、通用航空航务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空中乘务、大数据与会计、飞机机电设备维修、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无人机应用技术、汽车
2021年西安培华学院山西省招生专业: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机电一体化技术、市场营销、建设工程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学前教育、大数据与会计、口腔医学技术、大数据与财务管理、电梯工程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市场营销、口腔医学技术、工程造价、中文、临床
西安培华学院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电梯工程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99分,建设工程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99分,口腔医学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99分,学前教育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99分,计算机应用技术理科录取分数线为299分,大数据与
西安理工大学2017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包装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489分,农业水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6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7分,人力资源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07分,应用
西安理工大学2018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农业水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3分,城市地下空间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3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3分,人力资源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43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
西安理工大学2019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人力资源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16分,城乡规划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1分,应用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3分,应用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4分,土木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4分,农业水利工程理科录
西安理工大学2020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人力资源管理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应用统计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城乡规划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2分,测控技术与仪器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农业水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53分,城市地下空
2021年西安理工大学山西省招生专业: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办学地点曲江校区)、包装工程(办学地点曲江校区)、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办学地点曲江校区)、土木工程(办学地点曲江校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办学地点曲江校区)、金融学(办学地点
西安理工大学2021年山西各专业录取分数线:应用物理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8分,应用化学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8分,包装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8分,农业水利工程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8分,城乡规划理科录取分数线为538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