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汉语言文学和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汉语言文学和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在广东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和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就业前景,汉语言文学专业介绍和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汉语言文学和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汉语言文学和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录取分数线(广东)
文科
| 年份 | 汉语言文学 | 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 |
|---|
| 2020 | 558 | -- |
| 2018 | 573 | -- |
| 2017 | 546 | -- |
历史类
| 年份 | 汉语言文学 | 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 |
|---|
| 2021 | 562(汉语言文学(非定向)(办学地点: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 |
理科
| 年份 | 汉语言文学 | 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 |
|---|
| 2020 | 563 | -- |
| 2018 | 553 | -- |
| 2017 | 534 | -- |
二、汉语言文学和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专业介绍
临床医学类
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
汕头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五年
培养目标:主要到省、市综合医院、高等医学院校附属医院担任儿科临床医生,从事儿科的医疗、预防、教学及医学教育和科研工作
专业特色:儿科学专业的部分课程学习、实习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汕头大学医学院深圳儿科临床学院完成。
中国语言文学类
汉语言文学
汕头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专业特色:本专业依托汕头大学国际化办学环境,师资力量雄厚,注重在与海内外同等专业的交流、竞争中建立自身优势,积极探索“新文科”的教学改革,建构先进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本专业成功申报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本专业突出以下特色:
1.双语交流、英语写作和英汉互译能力;
2.国际化人文内涵和文化视野;
3.整合思维能力;
4.文学创作和文化创新能力;
5.数字人文(运用数字传媒技术创造文化产品)能力。
培养目标: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深厚的人文修养、广阔的国际视野、突出的创新能力和鲜明的个性意识,能够从事文学、文化的学习、传承、研究和创造的卓越的现代文化人才。
就业前景:本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宽口径、多元化的就业特点。毕业生主要从事文化产业管理、文艺创作、新闻宣传、采访编辑和高层次文员等工作,从业部门涵盖政府机关、教育部门、新闻传媒、文化传媒、公司企业等行业,就业前景广阔。
三、汉语言文学和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招生计划(2022)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北京 | 汉语言文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01) | 不限 |
| 天津 | 汉语言文学(东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1) | 不限 |
| 河北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
| 山西 | 汉语言文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 | 2 | | |
| 辽宁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 江苏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浙江 | 汉语言文学(东校区) | 综合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
| 安徽 | 汉语言文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 |
| 福建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3037(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江西 | 汉语言文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2 | | |
| 山东 | 汉语言文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 河南 | 汉语言文学(5510元/年;办学地点东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 湖北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L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湖南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0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广东 | 汉语言文学(东校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2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历史类 | 90 | (2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汉语言文学(地方专项计划)(东校区) | 11 | (206) |
| 广西 | 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在东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五年 | 2 | | |
| 汉语言文学(在东校区办学) | 文科 | 四年 | 2 |
| 重庆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 四川 | 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东校区)(东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五年 | 1 | | |
| 汉语言文学(东校区) | 文科 | 四年 | 2 |
四、各省市最新录取分数线(2021)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河北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6 | 4382 | | |
| 山西 | 汉语言文学(办学地点过渡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B段 | 普通类 | 555 | 4682 | | |
| 辽宁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1 | 4618 | | |
| 上海 | 汉语言文学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467 | 23070 | (1) | 不限 |
| 江苏 | 汉语言文学(第一学年在过渡校区学习)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9 | 7856 | (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浙江 | 汉语言文学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23 | 21997 | | |
| 安徽 | 汉语言文学(5510元/年;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2 | 5788 | | |
| 福建 | 汉语言文学(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3 | 3670 | 3005(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江西 | 汉语言文学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3 | 3006 | | |
| 山东 | 汉语言文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78 | 31274 | | |
| 河南 | 汉语言文学(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过渡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2 | 8893 | | |
| 湖南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76 | 4680 | (1组)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广东 | 汉语言文学(非定向)(办学地点: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62 | 13524 | (2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广西 | 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5年,766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3 | 15011 | | |
| 汉语言文学(5510元/年,第一学年在过渡校区就读) | 文科 | 579 | 2925 | | |
| 海南 | 汉语言文学(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35 | 5502 | (01) | 不限 |
| 重庆 | 汉语言文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1 | 4752 | | |
| 四川 | 临床医学(儿科学,5+3一体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1 | 25623 | | |
| 汉语言文学(认同并全部执行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项目和分值.过渡校区就读.第一学年过渡校区(校本部斜对面)) | 文科 | 579 | 5162 | | |
五、就业前景
汉语言文学
1.汉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改革开放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进展很快,目前几乎所有的综合性大学、专业院校的中文系及相关院系都设立了汉语言文学专业。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最初设立至今,它的逐步完善与飞跃发展我们有目共睹,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尤其是师范类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必将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中为莘莘学子营造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如果对中文专业有浓厚的兴趣,希望日后从事这一领域及与之相关的教学、科研工作,例如,去初、高中学担任语文教师;或者在大学中文系、新闻系任教。那么,选择读硕士乃至博士是必要的。如果打算本科毕业后直接就业,可以考虑选修一些实务课程,如应用写作、秘书学、公共关系等,还可以跨专业选修新闻、经济、法学等课程,成为复合型人才。
2.汉语言文学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新闻文艺出版部门、高校、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 中文类专业毕业生去向有党政机关、各类企业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单位、出版单位、广告公司、各级教学和科研机构单位等,从事的职业有记者、编辑、教师、秘书、文案、策划、宣传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就业范围比较多元化。
中专
2022-11-04 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