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方向(与山东新视觉公司合作)-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媒体方向)系我校与山东新视觉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合作专业。本专业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从事本专业对应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创新意识,掌握平面广告、建筑表现、数字媒体技术等计算机软硬件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程序设计、数字媒体设计、网页设计、界面设计等专业技能,能够胜任数字媒体设计、网页设计、建筑表现等岗位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核心课程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矢量图形设计、UIS设计、网页设计、web前端设计、三维动画设计、影视非线性编辑、影视高端视觉特效、虚拟现实技术、游戏设计、艺术设计概论、数字色彩等。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专业动画公司、广告公司、营销策划公司等单位,从事室内装饰设计、建筑表现设计、影视动画设计、三维仿真设计、建筑效果图制作、平面广告等方面的设计和开发工作。
本专业现有在校专任教师9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职称占55%,中级职称占45%,硕士学位教师占100%。专业依托济南市高新区齐鲁软件园,打造了一流的实训基地,基地内高端设施一应俱全,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精品的实训条件。2018年,本专业学生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优异成绩。
学院简介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创建于2000年,是一所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山东省泰安市,坐落在泰山风景名胜区,北依驰名中外的东岳泰山,南临五千年文化发祥地大汶河,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
学院现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在校生10000人。现有普通高职、“3+2”本科对口贯通培养、五年制大专、本科、试点本科、网络本科等办学层次。设有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服装设计与表演系、艺术与设计系、国际贸易系、财经系、旅游系、信息工程系、机电系和基础部等教学机构。学院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围绕市场需求和国家战略优化专业结构,围绕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调整招生计划,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校地合作和联合办学,实现了招生与培养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新闻采编与制作、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服装表演、人物形象设计、室内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美术、动漫制作技术、国际贸易与实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等35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陆续建成一批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毕业生开辟了进入国内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公务员队伍、创新创业、专升本、出国留学、应征入伍等广阔的成才通道,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95%以上。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珠海世纪鼎利公司合作)-山东服装职业学院
本专业依托企业优质资源,建立线上、线下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和就业供需体系,在校内打造了一流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实操训练和就业服务,帮助学生实现优质实习就业。
移动应用开发方向。培养具备Web程序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移动互联网技术应用等较强职业综合技能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主要开设平面图像处理技术、Java程序设计、UI界面设计、网页设计、动态网站开发技术等课程。毕业生主要从事移动设备应用软件开发、Web程序设计、企业级网络构建等工作。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占55%,中级职称占45%,硕士学位教师占100%。按照真实产业链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真实的产业经验转化为教育能力,专业教师与企业共同开展UBL三位一体(项目实施、人才培养、案例提取)人才生态系统培养,建设实训实习基地,促进教、产、研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移动通信技术方向。培养掌握通信技术的基础理论,具有通信系统的安装、调试能力以及通信设备生产、技术支持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主要面向移动通信公司、联通公司、移动通信运营商、移动通信与电子设备制造、销售、维护、研发等企业。
开设课程主要有通信原理:、宽带交换技术、交换网优化技术、通信工程项目管理等。专业教师高级工程师占80%,工程师占20%,硕士学位教师占100%。专业综合实训室具有系统化、专业化、真实性、实用性等特点,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企业真实的工作情景和技能规范。
学院简介
山东服装职业学院创建于2000年,是一所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国办普通高等学校。学院位于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山东省泰安市,坐落在泰山风景名胜区,北依驰名中外的东岳泰山,南临五千年文化发祥地大汶河,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
学院现占地600亩,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在校生10000人。现有普通高职、“3+2”本科对口贯通培养、五年制大专、本科、试点本科、网络本科等办学层次。设有服装工程与管理系、服装设计与表演系、艺术与设计系、国际贸易系、财经系、旅游系、信息工程系、机电系和基础部等教学机构。学院立足于区域经济发展,围绕市场需求和国家战略优化专业结构,围绕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调整招生计划,深入开展产教融合、校企校地合作和联合办学,实现了招生与培养与就业的良性循环。开设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设计与工艺、数字媒体艺术设计、新闻采编与制作、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服装表演、人物形象设计、室内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美术、动漫制作技术、国际贸易与实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财务管理、旅游管理、酒店管理、电子商务、机电一体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数控技术等35个专业,面向全国招生。陆续建成一批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和省级特色专业。
学院着力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为毕业生开辟了进入国内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公务员队伍、创新创业、专升本、出国留学、应征入伍等广阔的成才通道,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率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