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 山东协和学院
  • 更新日期:2023-01-19 14:35
  • 学校类型: 民办学校
  • 联系方式:
  • 学校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工业北路延长线唐冶新城

2021年山东协和学院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第六章 收费退费及资助政策
第二十一条 学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学成本等情况确定收费标准。退费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学校通过奖、贷、助、补、免等多种资助方式帮生完成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贷款、“绿色通道”、奖金、学费减免、勤工等资助项目。资助条件和标准由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5部门《山东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鲁财科教〔2020〕15号)以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2021年山东协和学院专业介绍

3、学校好,费用低,留学性价比高。到马来西亚大学留学的学费、生活费以及日常消费总计每年仅需6 万元人民币左右;如果学生学习成绩优异,则可在公立学校获得奖学金甚至免学费。在马来西亚读大学,是工薪家庭子女留学的首选;

2021年山东协和学院高职(专科)单独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第九章 收费标准及资助政策
第十七条学校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办学成本等情况确定收费标准。退费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相关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学校通过奖、贷、助、补、免等多种资助方式帮生完成学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贷款、“绿色通道”、奖金、学费减免、勤工等资助项目。资助条件和标准由学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情况,按照省财政厅、省教育厅等5部门《山东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鲁财科教〔2020〕15号)以及学校相关规定执行。

2020年山东协和学院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

第六章 收费退费及资助政策
第三十二条 学校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有关规定,收取学费、住宿费等费用。
学费标准:本科专业:18800-27800元/年;高职(专科)专业:8800-39800元/年。
住宿费标准按山东省发展改革委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退学学费规定: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有关规定执行。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中心,建立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形成了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主体,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新疆西藏和青海海北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金、同心光彩金、大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代偿、赴基层工作毕业生学费补偿、直招士官学费补偿、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勤工、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大学生医保、火车票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在内的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我校,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个人申请减、免、缓缴学费,同时学校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金为主,以勤工等为辅。其中,生源地信用贷款8000元/人/年,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人/年,国家励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同心光彩金5000元/人/年,国家金平均资助标准为3300元/人/年,分为2600元、3300元、4000元三档,各类学费补偿代偿8000元/人/年,学校还设立了贫困学生资助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近年来,学校先后为16000余名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减免了学费。积极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开设“筑梦讲堂”,强化资助育人理念,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20年山东协和学院高职(专科)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章程

第九章 收费退费及资助政策
第二十条学校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有关规定,收取学费、住宿费等费用。
学费标准:高职(专科)专业:8800-39800元/年。
住宿费标准按山东省发改委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退学学费规定:按照鲁政办字[2018]98号文件有关退费规定执行。
1.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中心,建立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形成了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主体,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新疆西藏和青海海北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金、同心光彩金、大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代偿、赴基层工作毕业生学费补偿、直招士官学费补偿、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勤工、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大学生医保、火车票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在内的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我校,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个人申请减、免、缓缴学费,同时学校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金为主,以勤工等为辅。其中,生源地信用贷款8000元/人/年,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人/年,国家励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同心光彩金5000元/人/年,国家金平均资助标准为3300元/人/年,分为2600元、3300元、4000元三档,各类学费补偿代偿8000元/人/年,学校还设立了贫困学生资助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近年来,学校先后为16000余名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减免了学费。

2019年山东协和学院普通高校注册入学招生章程

第六章 收费退费及资助政策
第三十条 学校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有关规定,收取学费、住宿费等费用。
学费标准:高职(专科)专业:8800-16800元/年。
住宿费标准按山东省物价局规定执行。
第三十一条 退学学费规定: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等七部门鲁教财字[2010]27号文件有关退费规定执行。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中心,建立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形成了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主体,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新疆西藏和青海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金、同心光彩金、大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代偿、赴基层工作毕业生学费补偿、直招士官学费补偿、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勤工、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大学生医保、火车票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在内的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我校,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个人申请减、免、缓缴学费,同时学校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金为主,以勤工等为辅。其中,生源地信用贷款8000元/人/年,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人/年,国家励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同心光彩金5000元/人/年,国家金平均资助标准为3000元/人/年,分为2000元、3000元、4000元三档,各类学费补偿代偿8000元/人/年,学校还设立了贫困学生资助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近年来,学校先后为16000余名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减免了学费。积极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开设“筑梦讲堂”,强化资助育人理念,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9年山东协和学院单独招生(第二批)招生章程

第九章 收费退费及资助政策
第十七条 学校按照鲁教财字〔2010〕27号文件有关规定执行,收取学费、住宿费等费用。
学费标准:高职(专科)专业:8800-39800元/年。
住宿费标准按山东省物价局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退学学费规定: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等七部门鲁教财字(2010)27号文件有关退费规定执行。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中心,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形成了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主体,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金、同心光彩金、大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代偿、赴基层工作毕业生学费补偿、直招士官学费补偿、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勤工、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大学生医保、火车票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在内的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我校,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确保家庭困难学生按时报到。其中,生源地信用贷款8000元/人/年,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人/年,国家励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同心光彩金5000元/人/年,国家金平均资助标准为3000元/人/年,分为2000元、3000元、4000元三档,各类学费补偿代偿8000元/人/年,学校还设立了贫困学生资助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近年来,学校先后为16000余名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减免了学费。积极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开设“筑梦讲堂”,强化资助育人理念,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9年山东协和学院普通高校招生章程

第六章 收费退费及资助政策
第三十三条 学校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有关规定,收取学费、住宿费等费用。
学费标准:学校实行学分制收费,标准按照省发改委、财政厅批复执行。本科专业:17800-24800元/年;高职(专科)专业:8800-39800元/年。住宿费标准按山东省物价局规定执行。
第三十四条 退学学费规定:按照山东省教育厅等七部门鲁教财字(2010)27号文件有关退费规定执行。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中心,建立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形成了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主体,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新疆西藏和青海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金、同心光彩金、大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代偿、赴基层工作毕业生学费补偿、直招士官学费补偿、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勤工、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大学生医保、火车票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在内的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我校,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个人申请减、免、缓缴学费,同时学校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金为主,以勤工等为辅。其中,生源地信用贷款8000元/人/年,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人/年,国家励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同心光彩金5000元/人/年,国家金平均资助标准为3000元/人/年,分为2000元、3000元、4000元三档,各类学费补偿代偿8000元/人/年,学校还设立了贫困学生资助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近年来,学校先后为16000余名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减免了学费。积极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开设“筑梦讲堂”,强化资助育人理念,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9年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招生章程

第六章 收费退费及资助政策
第三十二条 学校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有关规定,收取学费、住宿费等费用。
学费标准:本科专业:18800-19800元/年;专科专业:9800元/年。
住宿费标准按山东省物价局规定执行。
第三十三条 退费按照《山东省高等学校收费管理办法》(鲁政办字〔2018〕98号)有关规定执行。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中心,建立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形成了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主体,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新疆西藏和青海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金、同心光彩金、大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代偿、赴基层工作毕业生学费补偿、直招士官学费补偿、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勤工、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大学生医保、火车票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在内的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我校,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个人申请减、免、缓缴学费,同时学校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金为主,以勤工等为辅。其中,生源地信用贷款8000元/人/年,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人/年,国家励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同心光彩金5000元/人/年,国家金平均资助标准为3000元/人/年,分为2000元、3000元、4000元三档,各类学费补偿代偿8000元/人/年,学校还设立了贫困学生资助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近年来,学校先后为16000余名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减免了学费。积极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开设“筑梦讲堂”,强化资助育人理念,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018年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注册入学招生章程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为中心,建立了“不让一个贫困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工作目标。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形成了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主体,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新疆西藏和青海海北籍少数民族大学生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国家金、同心光彩金、扬帆工程金、大学生应征入伍学费补偿代偿、赴基层工作毕业生学费补偿、直招士官学费补偿、退役士兵学费资助、勤工、特殊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大学生医保、火车票优惠政策和“绿色通道”在内的体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考入我校,可通过学校开设的“绿色通道”按时报到,入校后个人申请减、免、缓缴学费,同时学校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解决学费、住宿费问题,以生源地信用贷款为主,以国家励志奖学金等为辅;解决生活费问题,以国家金为主,以勤工等为辅。其中,生源地信用贷款8000元/人/年,国家奖学金8000元/人/年,省政府奖学金6000元/人/年,国家励志、省政府励志奖学金、扬帆工程金5000元/人/年,国家金平均资助标准为3000元/人/年,分为2000元、3000元、4000元三档,学校还设立了贫困学生资助基金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对建档立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减免学费,优先办理贷款、优先申请发放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及国家金;近年来,学校先后为16000余名贫困生不同程度地减免了学费。积极构建资助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开设“筑梦讲堂”,强化资助育人理念,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第七章 学费及其它
第二十七条学校学费标准:专科专业:8000元-22000元/年。住宿费按山东省物价局统一制定的标准执行。
此内容仅供参考,详细请看招生信息、山东协和学院官网 、或当地教育部门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