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2-27 16:49:22解决时间:2022-12-14 16:55
梅县技工学校创办于1988年,是由梅县人民政府主办、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管,培养中、高级技能人才的公办省重点技工学校,现已形成集全日制办学、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指导于一体的综合培训基地。学校坐落在梅州市五洲城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是理想的求学之地。
学校创办二十多年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践行科学发展观,实施ISO9001:2008国际质量管理体系,确立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保证,不断持续改进,培养技能过硬,顾客满意,社会认可的中、高级技能人才”的质量方针。坚持突出技工教育特色,致力培养专业知识扎实、实操能力强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实用型技能人才。常年开设有数控加工、模具钳工、维修电工、计算机应用、会计、烹饪、酒店服务与旅游等专业,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已成为广东省培养科技专业人才的重点技校。
因办学成绩突出,学校被上级有关部门评为“梅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指定为省级创业培训定点机构、梅州市农村劳动力定点培训机构、梅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梅县劳动预备制培训基地、梅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
高级工:数控加工(数车方向)、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等3个专业
中级工:数控加工(数车方向)、机械设备装配与自动控制、计算机应用与维修、会计、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电子技术应用、酒店服务与旅游、烹饪(中式)
梅州市技师学院是由梅州市政府主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管的国家级重点技工院校,是梅州市唯一的一所技师学院。自1985年创办以来,学院担负起培养地方发展所需技能人才的重任,始终以教学为中心,坚持德育为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共为社会培养了3万多名中高级技能人才,办学成果令人瞩目,社会声誉日益提升,为梅州实施“一区两带六组团”和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院位于叶元帅的家乡,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客家人的主要聚居地,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十大具安全感城市,著名的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广东省梅州市。毗邻梅州火车站、高速出口、梅县机场。学院占地119亩,建筑7万多平方米,在校生3933人,教职工283人;设有计算机技术系、电气与汽车工程系、商务贸易系、机械工程系4个系;开设13个中级工专业、12个高级工专业和1个预备技师专业;历年就业率达99%以上。
近年来,学院紧紧围绕广东省、梅州市产业转型升级战略部署,积极服务梅州市实施“一区两带六组团”战略,为加快梅州苏区振兴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是坚持德育为首,不断深化德育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学院每学期均开展“智慧师爱”、“立德树人”班主任演讲比赛、“讲担当、比奉献”演讲比赛、工匠精神专题学习等各类师德专题活动,大力提高学院教师师德水平;每学期均通过学生演讲、专家讲座、“人生哲理”大讲堂、学生辩论赛、工匠精神开学第一课等方式开展各类学生德育活动,大力推进学生德育工作;着力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工作。近年来学院无重大安全事故、重大违纪及违法事件。同时,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活动,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氛围。2012年3月学院被评为“广东省三八红旗集体”;2012年5月学院团委被评为“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2013年3月学院商务贸易系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2018年3月学院商务贸易系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二是强化师资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近年来,学院通过“千人引进计划”,积极引进游月琴、熊鹰等5位硕士研究生,并迅速成为学院教学骨干,取得了显著成效;大力开展师资专项培训;先后投入近225万元省级专项资金用于师资专项培训及教材课程建设,培养了7名专业带头人,5名项目负责人,40名骨干教师,57名一体化教师;大力开展省级强师工程。2016年以来,我院积极争取省级强师工程教师资助项目专项资金15万元,着力推动专业带头人培训。同时学院积极开展校本师资培训、校内教师技能大比武,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技能水平,学院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效果。张燕玲、徐晅、伍小建、朱盈盈、温志峰、杨政等教师先后被评为“南粤优秀教师”、“嘉应名教师”和“叶剑英基金优秀教师奖”;学生曾航被共青团中央委员会授予“全国美中职生”。近年来伍小建、游月琴、张冬平等30多位老师的教学论文、教学成果屡屡在全国、省级论文评选和课件课题评选中获奖,共计获奖40多人次。三是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校企政军合作新模式。我院积极对接园区,助力本地企业,输送了1000多名中高级技能人才;开设“广汽传祺班”、“格力凌达班”、“闯越精英班”和“艺博班”4个冠名班;与兴宁市奥浦合金工业有限公司组建产学研联合体,共同进行企业项目的研发工作;校企合作开发《网店推广》等13套校本教材,共建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与广东客汇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梅州市嘉禾琴行等企业合作共建师资队伍。闯越精英班制作的“家点味”APP软件进入省“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技能工匠争先赛”和梅州市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同时,大力推动校政、校军等合作,与96169部队、消防局、梅州监狱、梅州戒毒所等单位合作开展技能培训,2016年至今共培训了部队士官、消防官兵、社会人员、服刑人员、戒毒人员等1千多名学员。四是借力技能竞赛,培养高素质人才。我院每年均举行校内各专业“技能节”,积极参加省市各级技能竞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2014年9月举办的第六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广东省选拔赛中,学院选派的温志峰、曾航获得加工中心(五轴)师生组合(高级组)全省第一名,并代表我省参加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获得第三名,取得了学院办学以来的好成绩。机械工程系主任伍小建老师的工艺改造项目进入了梅州市第二届创新创业大赛复赛。历届市级技能竞赛均荣获各项目前三名。
学院将紧紧围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广东制造2025”、“一区两带六组团”等战略部署,以学习十九大精神为重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党建教育系列活动;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重点,开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系列主题德育活动;以上海第46届世赛为契机,培养优秀技能竞赛选手参加市级技能竞赛、广东省选拔赛,全力备战2021年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以助力企业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对接梅州产业园区,力争新增加3-5个与世界500强企业的合作项目,联合本地企业、产业转移园开展“产、学、研”项目,全力推动学院内涵发展、高端发展,努力形成集中高等职业教育、职业培训于一体的办学格局,努力建设高水平技师学院,为助推梅州乃至全省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1、应届初中毕业生,可通过参加中考,填写志愿报读我院,或直接到学校报名;高中毕业生、中职、中技毕业生可直接报读我院高级工、预备技师。
2、可直接到我院招生就业科报名,以缴费注册为准。
3、报名时间:
(1)3月31日起,周一至周五上班时间可以报名;
(2)暑假期间,每天上班时间可以报名。
1、免学费:
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当年入学城市户籍学生人数的5%比例确定,重点考虑以下几种情况∶1.城市低保或特困家庭子女;⒉.孤残学生,烈士子女或优抚家庭子女;3.本人或家庭成员因工伤残或患重大疾病;4.家庭遭受重大灾害或变故;5.父母双方或一方残疾,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6.单亲家庭、父母年事已高或丧失劳动能力。同一学生累计资助免学费不得超过三年。
2、国家助学金:
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比例按当年入学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10%确定,在政策范围内还可享受两年共4000元的国家助学金。
3、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日制学生生活费补助:
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全日制学生享受每人每学年3000元的生活费补助(经学校确认学籍后,由户籍所在地发放)。
培养目标:培养从事中式菜点加工制作的高级技能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
1.能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要求鉴别和保管烹调原料,并能合理地进行加工处理。
2.能根据中式菜肴制作的工艺程序和技术关键,对烹调原料加工处理方法和成菜质量标准进行评价。
3.能运用中式烹调热菜技法,加工制作不同风味的菜肴。
4.能根据顾客的需求,编排宴席菜单和制作一般风味宴席菜肴。
5.能运用食品雕刻、凉菜制作、食品拼摆的造型方法和技法,加工制作成品。
6.能对菜肴成品进行成本核算。
专业主要教学内容:常用烹调原料鉴别与应用、烹调原料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中式热菜工艺与技能训练、食品雕刻、凉菜制作与拼摆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主要在餐饮业、酒店、生活服务等行业工作,可从事大、中型饭店及集团餐饮部门的技术及管理工作。
一、招生对象及学制:
1.专业名称:烹饪专业
2.招生对象:凡年满16周岁以上应往届初、高中毕业生,思想品德良好,身体健康,热爱
职教事业的城乡有志青年均可报名
3.学 制:一年、二年
二、培养目标:
本 专业全面贯彻党的“继承、发扬、开拓、创新”发展中国烹饪事业的方针,重视理论课教学,突出实习操作教学,注重发展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政治、思想文 化和技术素质。按照职业中学管理目标要求培养出一支弘扬我国烹饪事业新生力量。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级烹饪技术型人才。
三、教学内容:
烹饪原料学、 烹调技术、原料加工技术、烹饪工艺、面点技术、烘焙技术、烹饪营养与卫生、宴席知识、成本核算、10种刀法,20种花刀、10余种颠勺及装盘技术、中国饮食文化概论、酒店管理、中国名点、西点工艺等
四、就业方向:
面向宾馆、饭店及其他饮食行业的营养配餐岗位、膳食管理业务岗位,酒店、饭店等餐饮企业的烹饪操作、厨房管理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