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04-14 07:30:02解决时间:2022-01-30 11:05
学校现有人员编制204名。在职职工202人,其中,行政管理及工勤人员34人,专业技术人员168人。专业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42人(特级教师1人),中级70人,初级56人;研究生学历9人,本科133人。另有退休教师71人。
就业保障学校开设学前教育、文秘、英语、电子电工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艺术设计等专业。其中学前教育、计算机技术与应用两个专业属市级示范专业。建立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实习就业基地,学生就业率90%以上。现有近3000名学生。
招生专业学前教育、文秘、英语、电子电工技术、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艺术设计
1983年6月,平凉市委、市政府根据平凉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将平凉七中高中部改为“平凉市职业中学”,1987年9月又将平凉市五中高中部改为“平凉市第二职业中学”,将“平凉市职业中学”更名为“平凉市第一职业中学”。1991年将第一职中、第二职中合并,分东、西教学区,并更名为“平凉市第一职业技术高级中学”,1993年学校晋升为“省级重点职业高级中学”。1994年省教委、省计委联合发文批复,改“平凉市第一技术高级中学”为“平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1995年,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成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同年,经地、市两级政府同意,在原二职中校址上改扩建,筹建平凉职教中心,经过18个月的奋战,1996年10月学校建成并交付使用,东西校区合并,并将原始教育培训中心并入职教中心,同年11月10日举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礼,正式成立“甘肃省平凉职业教育中心”,其后校名沿袭至今。
2004年10月由崆峒区上划平凉市管理,2007年7月经省教育厅、发改委批准,将平凉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改制为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普通中专),与平凉职教中心施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的管理。
合作办学学校按照争创“校舍、师资、质量、就业、效益”五个一流的奋斗目标,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坚持走“校校联合、校企联办”的办学路子,先后与深圳富士康集团、上海大金空调厂等15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与美国绿洲高科技公司共同创办了绿洲英语计算机培训中心,由15名美籍教师采用纯英语授课。绿洲英语计算机培训中心的创办,开创了全省三个之,使学校成为全省拥有外教多的学校,是英语图书多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强的学校。建校以来,共向社会培养和输送各类中初级专业人才达15000多名,学生集体就业率达到98%。中国教育报、甘肃电视台分别报到了学校的办学成果。学校先后获“甘肃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甘肃省绿化模范单位”等省、市级奖励108项。
办学条件学校占地101亩,现有教职工193人,在校学生2980人。2007年实施了300万元的国家级电子电工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建成了数控操作车间、电力拖动室、制冷制热实训考核室、家电维修实训考核室、维修电工实训考核室等25个实习实训室,实训设备5000多台(件),达到国内先进、省内一流。
| 序 号  | 
   专业 | 学制 | 招生 对象  | 
   招生 人数  | 
   备注 | |
| 1 | 工 | 数控技术应用 | 三年 | 初中 | 50 | |
| 2 | 机电技术应用 | 三年 | 初中 | 180 | 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 院实行“五年一贯制”合作办学;与芜湖中集瑞江汽 |车股份有限公司订单培养“中集瑞江班”60人。  | 
  |
| 3 | 电子技术应用 | 三年 | 初中 | 120 | 与酒泉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实行 五年一贯制"合作办学。  | 
  |
| 4 | 汽车运用与维修 | 三年 | 初中 | 240 | 与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武威 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五年一贯制"合作办学,与上海 大众汽车联合(联晟)发展有限公司订单培养“上海 大众班”60人。  | 
  |
| 5 | 土木水利类 | 建筑工程施工 | 三年 | 初中 | 50 | |
| 6 | 医药卫生类 | 康复技术 | 三年 | 初中 | 60 | |
| 7 | 营养与保健 | 三年 | 初中 | 60 | ||
| 8 | 护理 | 三年 | 初中 | 120 | 与平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办学 | |
| 9 | 信息技术类 | 计算机平面设计 | 三年 | 初中 | 50 | 1 | 
| 1 | 计算机网络技术 | 三年 | 初中 | 50 | ||
| 11 | 财经商贸类 | 电子商务 | 三年 | 初中 | 60 | |
| 12 | 教育与文化 艺术类  | 
   学前教育 | 三年 | 初中 | 360 | 与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武威职业技术学院、酒泉职业 技术学院实行“五年贯制”合作办学。  | 
  
| 13 | 旅游服务类 | 酒店服务与管理 | 三年 | 初中 | 60 | |
| 14 | 文秘 | 三年 | 初中 | 50 | ||
| 15 | 农林牧渔类 | 现代农艺技术 | 三年 | 初中 | 120 | 与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五年-贯制"合作 办学。  | 
  
| 16 | 园林技术 | 三年 | 初中 | 50 | 与甘肃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实行“五年贯制"合作 办学。  | 
  |
| 17 | 畜禽生产 与疾病防制  | 
   三年 | 初中 | 120 | ||
截止2011年有教职工281人,其中专任教师253人,本科以上学历275人,专科学历6人,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8%;高级职称教师6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6%;专业课教师156人(含实训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1%;行业兼职教师2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1%;“双师型”教师126人,占专任专业课教师的81%。
办学规模庄浪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现发展成为一所具有中职学历教育、高等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及培训等办学职能的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总占地面积172亩,建筑面积71200平方米,现有教职工280人,在校生总数4690人,学校现开设机电技术应用、机械加工技术、焊接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学前教育、酒店服务与管理、现代农艺技术、果蔬花卉生产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护理等7大类13个专业。
职业中专开设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学前教育、数控技术应用、汽车应用与维修、数控、电子电工、美容美发等14个专业,有36个教学班,在校(册)学生1740人;学历教育开设本、专科23个专业共65个教学班,在校(册)学生720人,各类短期培训年平均达4500多人。
学校发展近年来,学校坚持“政府统筹、部门联办、教育主管、一校多制”的办学思想和“质量强校、名师立校、科研兴校、联办活校、产业富校、文化育校”的办学路子,确立了“三个面向”的办学方向和“六个一”的办学模式,构建“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就业快,挣钱多”的全程职教办学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凝心聚力谋发展,艰苦拼搏创辉煌,实现了“学生人数由167人增加到3000多人;建筑面积由不足1万平方米增加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由700多万元增加到4000多万元”的“三大飞跃”。
专业与就业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多方筹资建起了校园网络平台及数控、电子电工、美容美发、综合艺术等专业实训室16个,建成汽车驾校等校内外产业和实训基地14个。先后与天津、深圳、江苏及省内10多所院校、20多家企业建立培养、就业关系,近年有1500多名学生考入省内外高职院校继续升造后面向全国就业,近1000名学生通过“订单培养”实现了就业,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积极实施“两后双百工程”、“温暖工程”、“阳光工程”等,加强对“两后生”及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技能培训,目前,共举办各类社会培训班260期、3.8万余人。经过努力,学校实现了“由职业高中到职业中专;由市级合格职业学校到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由市级办学先进单位到全国农村教育先进单位;教育由市级办学先进单位到首批全国示范性基层”的“四大跨越”。
序号学校名电话地址1甘肃省平凉农业学校0933-82226081,0933-8613679,0933-86106622平凉体育运动学校3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933-8612040平凉市柳湖路中段4平凉信息工程学校0933-8216566平凉市崆峒区新民南路88号5甘肃省平凉农业学校6平凉体育运动学校7平凉医学高等专科学校0933-8612040平凉市柳湖路中段8平凉信息工程学校0933-82165
序号学校名电话地址1甘肃医学院0933-8612040平凉市柳湖路中段2平凉信息工程学校0933-8216566平凉市崆峒区新民南路88号3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0933-68216594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0933-8713454平凉市崆峒西路97号5华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0933)7761144甘肃省华亭县6平凉工程技术学校(庄浪县职教中心)甘肃省庄浪县水洛镇北滨河路东7平凉
序号学校名电话地址1甘肃医学院0933-8612040平凉市柳湖路中段2平凉信息工程学校0933-8216566平凉市崆峒区新民南路88号3庄浪县职业教育中心0933-68216594平凉工业中等专业学校0933-8713454平凉市崆峒西路97号5华亭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华亭县职业教育中心)(0933)7761144甘肃省华亭县6平凉工程技术学校(庄浪县职教中心)甘肃省庄浪县水洛镇北滨河路东7平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