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07-27 21:37:19解决时间:2022-07-27 16:39
提起金融,大家可能既熟悉又陌生。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对诸如货币、利率、信用、存款、贷款、债券、股票、银行、保险、基金、外汇、互联网金融等许多金融范畴耳熟能详;另一方面又对诸如投资理财、利率调整、股市波动、物价上涨、金融泡沫、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调控等金融现象和问题感到几分神秘和好奇,激发你探究其中奥秘的兴趣。金融发展到现代,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渗透到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方方面面,无论是个人、家庭,还是企业单位,乃至政府和国家,都离不开金融服务,都要借助金融进行生活、生产、经营、公共事务和经济建设等活动。金融,就其含义而言,是指以银行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及以信用为基础的资金融通。广义的金融包括与货币有关的一切经济活动。金融学就是研究金融现象和金融运行规律的学科,极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其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宏观金融和微观金融两个方面。宏观金融包括货币需求与供给、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金融政策、资金配置机制、金融监管、国际金融等;微观金融包括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企业筹资与资本运作、基础金融工具与衍生金融工具、金融市场的定价机制及投资者行为等。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一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现代公共精神,具备现代公共管理理 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知识以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化、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障、公 用行业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非政府组织等公共部门从事业务管理和综合管理工作的 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通过学习公共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公共管理技 术与方法等的培养和训练,掌握各项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胜任各级公共管理组织中的 管理工作,具有领导、协调、组织和决策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管理科学、经济学、社会科学等现代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具有进行自我知 识更新的能力;
2.掌握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必需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3.具有进行质量管理、数据的收集和处理,进行统计分析的基本能力;
4.熟悉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制度;
5.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发展动态和理论前沿;
6.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和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7.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主干学科:公共管理。
核心课程: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公共管理学)、法学概论(公共事业管理法律制度)、公 共经济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公共组织财务管理、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理论与实践、 非政府组织管理、公共工程项目管理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调查、企事业单位实习、毕业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政务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管理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