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07-27 18:46:07解决时间:2022-07-27 16:42
培养目标
英语专业成立于1974年,是聊城大学设立最早的6个专业之一。1981年更名为聊城师范学院英语系,2000年发展为聊城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02年更名为聊城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2013年确立为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建设专业。本专业起步于师范教育,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秉承以英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传授与基本语言技能训练为基础,以培养一流中小学英语教师、翻译、外事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办学传统,为社会输送了近6000名毕业生
主干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阅读,英语写作,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美国文学,英语语言学,英汉翻译,英语教学法等
办学条件
英语专业拥有一支学缘、学历、年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现有专兼任教师53人,其中硕士生导师21人,教授12人,副教授23人;博士后3人,博士(含在读博士)17人,38人具有海外任教、访学、学习、进修经历,已形成了一支由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的充满活力的教学和科研团队;从学缘结构来看,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队伍分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国内名校。
办学特色
英语专业现设有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2个硕士学位授权点,英语课程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向,以及英语学科教学和翻译硕士2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同时具有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学位培养资格。英语专业还承担教育部、财政部“国培计划”示范性集中培训项目、山东省教育厅、财政厅“省培计划”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聊城市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项目,是山东省省属高校中唯一同时具备“国培计划”、“省培计划”、“市培计划”三级中小学英语教师培训资格的专业。英语专业除完成本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外,还面向全校开设“双学位、双专业”教育,形成了硕士与本科、全日制教育与成人教育相结合,关注中外合作的多元化办学模式,连续多年被“武书连国内大学专业排行榜”列为五星级专业,在山东省内英语专业排名中位居TOP 3。
办学成果
近五年来,英语专业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社科基金项目12项,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6项,出版学术专著(译著)20余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省级优秀科研成果奖2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3项。
就业前景
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秉承以英语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传授与基本语言技能训练为基础,以培养一流中小学英语教师、翻译、外事管理人才为目标的办学传统,为社会输送了近6000名毕业生,培养出了山东省人民政府秘书长申长友、临沂大学党委书记李喆、同济大学博士生导师张德禄、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辛斌、苏州大学王军、山东大学刘振前等一大批优秀人才,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教学、科研、外事、外贸、新闻、政府等部门与机构。聊城市及周边地区中小学英语教师中的70%都毕业于英语专业,其中姜玉莲、贾天成被评为英语特级教师和全国优秀教师,张涛担任山东省教研室英语教研员,全省17地市的英语教研员中有9人毕业于英语专业。2017年近100人次英语专业学生获得全国高师学生英语教师职业技能大赛和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的一二三等奖。截至2018年10月,英语专业在校全日制本科生780人,双学位本科生230人,学术学位及专业学位研究生140人。
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三二三”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导,培养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需要,热爱旅游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怀,具备扎实的现代旅游管理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较强的服务意识、管理能力、创新精神和发展潜力,能够在各类旅游企事业单位、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从事旅游服务和管理工作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主干课程
专业导航、高等数学Ⅲ、旅游学、管理学、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经济学、市场营销学、旅游统计学、中国旅游史、饭店管理、旅游心理学、旅游英语、旅游地理学、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法规、旅游文化学等。
办学条件
本专业始建于2002年,2012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工程重点建设专业;2013年以本专业为主要依托获批山东省旅游人才培养基地。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是聊城大学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发展潜力较大的新兴专业之一。 本专业共有专任教师13人,其中博士5名、硕士9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6名。均毕业于国内、省内名校,如中央民族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研究方向包括旅游文化、旅游规划、民俗旅游、酒店管理等。同时聘请来自旅游企业事单位、国内知名高校的8名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本专业拥有一个特色学科平台——地域旅游文化,专门史硕士点下设旅游文化研究方向,太平洋岛国研究中心下设经贸旅游研究所。硬件、软件设施齐备。拥有酒店管理模拟教学实验室和3D导游模拟实训室,能够满足专业课程实训的教学需求。在北京瑰丽酒店、北京柏悦酒店、北京东方君悦酒店、上海万怡酒店、上海诺富特酒店、青岛鲁商凯悦酒店、济南富力凯悦酒店等数家国外五星级连锁酒店建立实习基地。 本专业推行国际化办学理念,与国内外多所著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优秀的学子赴韩国、台湾等国(境)外院校交换学习,每年都会邀请美国普渡大学、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等学校的旅游专家前来授课。
办学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以“重能力、求创新”思想为指导,充分利用学校、旅游企业、社会机构等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形成含课程实训、专业见习、专业实习、专业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在内的创新性实践教学体系。 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以“厚基础、宽口径”思想为指导,依托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和学校其他文科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开设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有机融合的课程体系,使学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教学手段改革。注重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网络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拥有多媒体课件制作优秀团队,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在省内乃至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 以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的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改革。积极构建第二课堂育人体系,提升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
办学成果
本专业教师教学、科研成果丰硕。近5年来共主持国家社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8项,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获省级科研奖励1项。主持省级教改项目1项,获全国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一等奖4项、省级多媒体教学课件比赛一等奖1项,编写高水平专业教材4部。 本专业学生在全国大赛中屡获佳绩。2015年4名同学荣获山东省旅游商品设计大赛三等奖。2名同学在2015年第七届“神州视景杯”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饭店服务)大赛获得三等奖。2018年4名学生“鼎盛诺蓝杯”第十届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普通话讲解服务和英语讲解服务两个项目比赛中分获二、三等奖。 在多媒体课件制作、网络教学平台、慕课课程等方面取得较大成绩。2012年本专业学生在微软办公软件核心技能大赛(中国赛区)中获得两项团体冠军、两人获单项冠军,2人应邀赴美参加世界总决赛,2013、2014年再创佳绩,获得了多项一等奖。自2009年以来,连续8年在教育部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名同学荣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一等奖。多名同学分获“挑战杯”“创青春”省级金奖、全国铜奖。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学生毕业后,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一般有三个去向: 其一,就业。可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职业类旅游院校等机构从事经营、管理、策划、规划、咨询、营销、教育等工作。 其二,创业。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新兴旅游业态不断涌现的背景下,毕业生可以在旅游领域积极从事旅游创新创业工作,成长为旅游创新创业人才。 其三,深造。毕业生依据个人专业兴趣和发展方向,考取旅游管理及相近专业的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涉及旅游企业管理、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经济、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管理信息系统、旅游文化、人文地理、职业技术教育(旅游服务)等。。 本专业已经培养毕业生共计1000余人,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2018届毕业生共34人考取研究生,考取研究生比例达25%。毕业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扎实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受到用人单位和招生院校的广泛好评,用人单位满意度居全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