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07-29 00:53:52解决时间:2022-07-28 23:07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470 | 70751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
物理类 | 通信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483 | 66112 | |
物理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477 | 68261 | |
物理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472 | 70093 | |
物理类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普通类 | - | 470 | 70751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2 | 426 | 76636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
理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33 | 73720 | |
理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33 | 73720 | |
理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28 | 75778 | |
理科 | 通信工程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26 | 76636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43 | 78726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
理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69 | 464 | 69960 | |
理科 | 通信工程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6 | 454 | 74271 | |
理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48 | 447 | 77167 | |
理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58 | 443 | 78726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28 | 78769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
理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49 | 71078 | |
理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32 | 77386 | |
理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31 | 77722 | |
理科 | 通信工程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28 | 78769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397 | 77661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
理科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24 | 67198 | |
理科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402 | 75863 | |
理科 | 应用化学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398 | 77299 | |
理科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397 | 77661 |
类型 | 专业名称 | 批次 | 学费 | 学制 | 层次 |
---|---|---|---|---|---|
物理类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本科批 | 190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类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170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类 |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 本科批 | 19000 | 四年 | 本科 |
物理类 | 通信工程 | 本科批 | 19000 | 四年 | 本科 |
培养目标:
培养在电力、能源等行业从事电力系统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以及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继电保护及自动远动技术等领域的研究、开发、设计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也可在其它部门从事电气技术运行管理和设计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
电路、电机学、自动控制理论、模拟与数字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电气控制与PLC、电力工程基础。
专业特色:
以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制定培养计划,理论与实践并重,将实践教学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大学本科4年培养全过程;课内课外实践能力培养统筹考虑,有机融合,大力开展课外创新创业活动和社会实践。
学科性质:工学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学科性质:工学
培养目标:
面向国家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需求,以人文社科、公共基础和机械、电子、计算机及自动控制技术等交叉学科知识为课程体系,培养掌握现代机械工程技术、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根据以机为主、机电结合、电为机用的原则设置课程,除学习机、电及自动控制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基础课外,侧重学习机械设计和制造中的新技术、新工艺、自动控制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等专业知识,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微电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的基本知识;受到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机械产品设计、制造及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能力和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
专业方向:
①机械设计制造方向:本方向主要培养熟知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相关的设计与制造能力,掌握机械产品设计与制造工艺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②机电方向:本方向主要培养熟知机械设计与制造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综合运用机械、电子、传感测控等技术的能力,掌握机械装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工程制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工程基础、控制工程基础、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控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
专业特色:
1、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依托福州大学拥有的学术型、专业型硕士点和博士点,师资力量雄厚,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提供广阔的平台。
2、本专业侧重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依托福州大学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和国家级校企实践教学基地等平台,加强学生工程实践与技术创新能力的培养。
3、以“大专业平台+小方向课程模块”的方式设置培养计划,在学生完成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基础课程大平台学习的基础上,构建以数控技术和机电装备设计制造包括模具设计制造、机电装备控制等课程体系。
毕业去向:
①机械设计制造方向:毕业后,学生可机电行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公司或研究所从事机电产品的设计与制造、汽车的制造与维护、模具设计与制造及相关应用软件开发等工作。
②机电方向:毕业后,学生可机电行业及其相关领域的公司或研究所从事机电设备设计、机电设备安装、调试、维修、改造及技术服务等工作。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学科性质:工学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新世纪我国我省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较高,具有较广的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制造业、汽车及船舶制造业、金属及高分子材料加工业等领域从事与材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焊接等相关的生产过程控制、经营管理、工艺与设备设计、技术开发及科研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培养模式:
(1)面向福建经济建设主战场,以满足行业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行学分制教学管理,学生可选修院级选修课,实行弹性学制。加强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充分体现拓宽专业口径、增强适应性的原则。
(2)培养全过程实施和推行“导师制”。
专业方向:
(1) 塑性成形及模具设计:本方向主要培养具有扎实的塑性成形理论、模具设计与制造基础,能在制造业中从事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以及相关的生产过程控制、经营管理、设备设计、技术开发及科研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2) 焊接工程:本方向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材料科学,电工和电子学,机械设计,工程力学和自动控制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先进连接及其自动化技术,能从事焊接工艺设计、焊接过程的自动控制、焊接生产管理及质量控制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塑料成型模具设计、锻造工艺及模具设计、模具CAD/CAE、模具制造工艺学、焊接冶金学、焊接结构、料成型课程设计、塑性成形及模具设计综合实验、焊接工程综合实验等。
专业特色:
(1) 专业立足对接我省急需大力发展的装备制造业,重点为机械制造业、模具制造业、汽车及船舶制造业等领域。
(2)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培养模式,以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为核心,不断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我省装备制造业全面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设计与制造提供应用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
(1) 塑性成形及模具设计方向:毕业后,学生可在机械制造业、汽车及船舶制造业、材料工程及模具制造业的相关企业、公司、高新技术开发区以及贸易经营单位从事模具开发与设计、产品开发与设计、机械设计与设备维护等技术工作以及相关质量检测、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本校(或外校)继续攻读硕士学位或考取各类公务员。
(2) 焊接工程方向:毕业后,学生可以从事铁路、列车、船舶、汽车、桥梁、建筑、压力容器、电子通讯、计算机软件、航空航天等行业焊接工程方面的生产控制、试验研究、设备研发、工艺编制、质量检测、工程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也可考取本校(或外校)硕士研究生或考取各类公务员。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
学科性质:工科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通信工程领域从事通信系统、通信网络、微机/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计算机网络工程、信号的检测和传输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高级应用型人才,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通过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通信电子线路、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微机接口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移动通信、现代交换技术、计算机通信、通信网络技术的学习,学生掌握通信工程领域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和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络等方面的知识,具备通信设备和产品的系统设计、开发、应用、科研及技术管理的能力。
毕业去向:
毕业后,学生可到中国移动公司、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广播电视部门从事移动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多媒体通信、软件无线电技术、广播电视技术及信息处理技术等领域的设计、生产、教学或技术管理方面的工作。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