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07-30 06:45:34解决时间:2022-07-29 21:29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学费 | 学制 | 层次 |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在桂林校区办学)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本科一批 | 6000 | 四年 | 本科 |
| 桂林医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在临桂校区办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本科二批 | 4600 | 四年 | 本科 |
| 广西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在南宁武鸣校区办学,不招色盲色弱者)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本科二批 | 5500 | 四年 | 本科 |
| 学校名称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高分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选科要求 |
|---|---|---|---|---|---|---|---|---|
| 桂林医学院 | 生物医学工程(4600元/年,在临桂校区办学,不录取色盲色弱考生)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0 | 446 | 67354 | |
| 广西医科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5500元/年,在南宁-武鸣校区办学,不招色盲色弱考生)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9 | 466 | 55901 | |
|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生物医学工程(6000元/年,在桂林校区办学) | 生物医学工程类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31 | 504 | 35694 |
学制4年,获工学学士。
主要课程: 基础医学概论、临床医学概论、物理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数学建模实训、电路与电子学、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电路制作实训、电路设计实训、生物医学工程综合实训、嵌入式系统、医疗设备创新创业实训、程序设计方法、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数据结构与算法、单片机原理与应用、信号与系统、医用电子仪器原理与设计、生物信号处理、医用传感器、医学图像处理、医学影像原理与设备、临床工程技术、医院信息系统、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实训、医学实验仪器维护与管理。
毕业去向:可到医院(院校)、食药监管部门和企事业从事医疗仪器的维护管理、应用开发与技术支持,以及医疗环境中计算机及网络系统的硬、软件开发和医疗设备的营销、售后技术服务等工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系统地掌握生物医学工程的基 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医疗器械、医疗卫生等相关行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技术 开发、服务、管理和教育等工作或攻读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知识更新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生物医学 与工程科学相结合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生命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医学仪器、生物医 学材料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严格的科学实验、技术研发训练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训练,掌 握工程技术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研究、产品开发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
2.掌握一定的生理学和医学知识;
3.掌握生物医学电子与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生物医学信息检测及处理的基本理论 和分析方法、生物医学材料基本原理及设计方法等;
4.了解生物医学工程的学科前沿和新技术的发展动态;
5.了解医疗器械行业标准和相关法规;
6.具有创新意识,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理能力;
7.具有外文文献的检索、阅读与翻译能力,具有科技外语写作能力和语言交流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医学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医学基础、工程生理学、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原理与应用、生物医学传感器、现 代医学仪器、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医学成像与图像处理、生物医学光学、生物力学、生物医用材料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生产实习、临床见习、毕业设计(毕业论文)、课外科研训练等。
主要专业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计算机技术实验、生理学实验、医学仪器实验、生物医学 传感实验、生物医学信号处理实验。
修业年限:五年/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或理学学士。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广西唯一一个工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专业拥有“医学检测与神经信息”广西八桂学者创新团队、“生物医学工程”广西重点学科、广西“人体生理信息无创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学传感与智能仪器”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等教学科研平台。拥有“仪器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仪器”学科方向、“生物传感与仪器”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点,为本专业本科生的培养与进一步深造提供良好的学科条件。
本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的研究和教学团队。拥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特聘院士1人,广西八桂学者1人,博士生导师1人,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1人,广西海外“百人计划”1人。教授7人,副教授5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13人。
近五年来,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科研项目,科研经费超过2000万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2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2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SCI/ EI收录120余篇。自行研制的“多参数微型快速检测生化仪”已经成功产业化,新增产值1.9亿元;2016年申请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仪器专项课题“活体无创多通道生理生化测量仪器研制”,合同经费超过800万,实现了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以及广西区在此项目上零的突破。自行研制的无创血糖检测仪填补了国际上的空白。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单位分布在政府部门、医疗器械行业、电子行业等,就业区域主要分布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以及广西区内,近5年来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以上,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