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08-15 19:15:06解决时间:2022-08-13 16:42
| 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本科二批K段 | 336 | 少数民族 | 372 | 68968 |
| 年份 | 批次 | 省控线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
| 2021 | 本科二批K段 | 432 | 少数民族 | 448 | 21931 |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自动化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软件工程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专业名称 | 批次 | 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汉语言文学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传播学 | 本科二批K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一、专业培养方向
随着制造业成为上海未来十年的支柱产业,对掌握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校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主要培养在生产第一线从事电气控制设备、交直流调速系统、供配电系统、PLC-DCS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生产监督管理、产品开发、技术服务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二、开设的主要专业课
电机与电气控制、自动控制系统、微机原理及应用、PLC技术应用、检测技术、AutoCAD、计算机控制技术、计算机网络等。
三、毕业生就业方向
本专业的毕业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工业电气技术问题的能力和较强的实践应用技能,对电气控制系统具备初步设计、开发能力。可以从事电气设备改造、维护,现场生产技术管理,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工作。如英特尔(中国)科技有限公司、西门子移动通讯有限公司、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等著名高新技术企业中,都有我们的大量毕业生担任技术员、工长等职务。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和使用计算 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接受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在科技、教育、经济和金融等部门从事研究 和教学工作,在生产、经营及管理部门从事实际应用、开发研究和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研究生学 位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和应用数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并接受数学建模、计 算机和数学软件方面的基本训练,在数学理论和应用两方面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具有较高的科学 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具备科学研究、教学、解决实际问题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较 强的更新知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比较扎实的数学基础,接受严格的科学思维训练,初步掌握数学科学的思想方法;
2.具有运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以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和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
3.了解数学科学发展的历史概况以及当代数学的某些新发展和应用前景;
4.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包括常用语言、工具软件及数学软件),具有编写简单程序的能力;
5.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 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
6.师范类毕业生还应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养,了解教育法规,掌握并能初步运用教育学、 心理学以及数学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
主干学科:数学。
核心知识领域:几何、分析、代数、微分方程、概率统计、数学建模、数值计算。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数学分析I-Ⅲ(288学时)、高等代数I-Ⅱ(192学时)、解析几何(80学时)、初等 数论(32学时)、近世代数基础(32学时)、常微分方程(64学时)、拓扑学(48学时)、理论力学 (48学时)、大学物理(64学时)、实变函数(64学时)、复变函数论(64学时)、数理统计(64学 时)、泛函分析(64学时)、偏微分方程(64学时)、科学计算(64学时)、随机过程(64学时)。
示例二:数学分析I-Ⅲ(378学时,含习题课)、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 时)、常微分方程(72学时)、复变函数I(72学时)、概率论与数理统计I-Ⅱ(144学时)、微分几 何(72学时)、抽象代数(72学时)、实变函数I(72学时)、泛函分析(双语)(72学时)、数学模型 与数学软件(72学时)、数值分析(72学时)、普通物理学I-Ⅱ(180学时,含实验)、计算机基础 (72学时)、C语言程序设计(108学时,含实验)。
示例三:数学分析I-Ⅲ(324学时)、高等代数I-Ⅱ(198学时)解析几何(72学时)、C语 言(90学时)、普通物理(108学时)、概率与统计(90学时)、数学软件(54学时)、数学建模(72学 时)、近世代数(54学时)、常微分方程(54学时)点集拓扑(72学时)、实变函数(72学时)、中学 数学教材教法(54学时)、微分几何(54学时)、复变函数(54学时)、初等数论(36学时)、泛函分 析(54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学术与科技活动、课程设计及实验、毕业实习及社会调查(实践)、毕 业论文(设计)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学士。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扎实的软件理论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规范的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一定的项目管理能力、良好的交流与组织协调能力、较强的参与国际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软件工程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
【主要课程】离散数学、数据结构、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操作系统、软件工程、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面向对象技术、软件平台技术及工具、软件工程项目管理工具等。
【就业方向】毕业后适合于到企事业(特别是软件生产企业)、技术和行政管理部门、教育部门等单位从事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开发、教学、科研及管理等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或相关技术学科、交叉学科的硕士学位研究生。
【授予学位门类】工学学士学位
【学制】四年
【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专业介绍】2003年11月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人事部、信息产业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题目为“关于加快软件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的若干意见”的教高[2003]10号文件。文件中提到:“加快我国软件产业发展,对提高我国综合国力、优化经济结构、缩小与发达国家科技水平的差距,具有重大意义。促进软件产业快速发展,关键是人才。”、“力争到2005年,基本实现软件专业技术人才达到80万”。根据对国内现有软件专业技术人员的情况调查,距离这个目标还有近50万的差距,软件专业技术人才的市场需求非常巨大。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熟悉汉语及中国文学 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和中文表达能力,具有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 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及政府机关等企事业部门从事与汉语言 文字运用相关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汉语言文学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会科学 及相关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审美鉴赏、创造性思维、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 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
2.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汉语言文字以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中国古代文学(含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国现代 文学(含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当代文学)、外国文学、语言学概论、古代汉 语、现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文化现象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2014年3月,我校传播学专业伴随着传媒学院的成立而开办。本专业于2014年8月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
本专业学生要系统学习新闻学、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培养新闻采写、编辑制作、媒体传播专业技能与素养,着力打造新闻专业写作能力。培养能够从事平面和数字化新闻传播的采、写、编﹑制和管理工作的高素质传媒专门人才。开设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报刊编辑、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业、新闻摄影摄像、网络编辑、电视新闻采编、传播伦理与法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古典文学等核心课程。教学实践方面,主要到新闻媒体进行专业见习和大约半年的专业实习,平时在校内进行新闻采编实践和网络传播实践活动、“三下乡”、学生社团、公益劳动、撰写论文等。
本专业的主要培养方向是:1、通讯社、新闻报刊、广播电视的记者编辑;2、网络信息采编人员,包括新闻网、政府网、企业网、专业网及商业网站的新闻信息采编人员;3、企事业报刊编辑、记者;4、广告及其他传媒行业的策划、采编人员;5、大中专学校从事新闻传播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