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08-29 13:03:02解决时间:2022-08-24 12:38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
学校校训是“海纳百川,取则行远”。
学校创建于1924年,历经私立青岛大学、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等办学时期,于1959年发展成为山东海洋学院,196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13所重点综合性大学之一,1988年更名为青岛海洋大学,2002年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
●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
我校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把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定位为既是一项“温暖工程”,更是一项“育人工程”,把“济困意在助学,扶弱更为励志”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指导思想,不断建立和完善了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包括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经济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在内的助学体系,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完成学业。在实际工作中,学校按照以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费、住宿费,以勤工助学和经济困难补助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生活费,以各种奖助学金为学生发展提供支持的工作思路,认真做好家庭经济学生的资助工作,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
为了更有效的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我校录取的所有新生均需要提交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发的《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需要提交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发的《中国海洋大学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表》、学生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无居民身份证的用户籍证明代替),未成年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应附有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居民身份证复印件(无居民身份证的用户籍证明代替)和家长书面同意申请贷款的证明;无家庭固定电话的学生需记下邻居或亲戚家的固定电话,学校统一组织填写贷款申请表时需要。
咨询电话:0532-66782262 66782769
● 本科学生助学金
一 国家助学金
根据财政部、教育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财教[2007]92号)要求和《中国海洋大学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每年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费用开支,分为三档,具体标准为每人每年3000、2000元和1000元。
二 专项助学金
● 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助学金
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助学金主要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每年资助50-60名,每人资助1840元。
● 宋庆龄基金会“中海油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
宋庆龄基金会“中海油贫困大学生助学基金” 每年资助25名品学兼优、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每人3000元。
● 青岛市慈善总会助学金
由青岛市慈善总会出资,资助品学兼优、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每年资助15名学生,每人1500元。
● 携程阳光助学金
为支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鼓励贫困学生刻苦学习、努力成才,同时培养爱心奉献、携手互助、热心公益的社会风气,携程旅游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2006年5月起设立“携程阳光助学金”。该项助学金至少维持5年,每年至少资助15名贫困大学生,每人5000元。
● 海程邦达国防育才助学金
由青岛海程邦达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捐资设立,旨在促进我校国防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学生成才报国的志向,奖励我校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国防生,促进学校军事人才的培养。每年根据海程邦达慈善基金捐助金额确定资助人数,每人资助1000元。
● 福彩励志助学金
由中国福利彩票青岛发行中心出资设立,每年资助100名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其中二、三、四年级全日制本科学生70人,二、三年级全日制研究生30人,每人5000元。
我校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实行“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毕业生很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始终处于全国高校的前列。大批才俊在沐浴了海大的教泽之后,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
● 共和国元帅—罗荣桓;
● 国家海洋局原局长—王曙光;
● 国家海洋局局长—孙志辉;
● 中国海洋药物工程的奠基人、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
● 水处理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
● 海洋生物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绥;
● 水产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法箴;
● 海洋鱼类养殖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雷霁霖;
● 物理海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胡敦欣;
● 中国第一个登上南极的科学家—董兆乾;
● 中国第一个徒步考察南极的科学家—蒋家伦;
● 中国第一个南、北极都登上的科学家—赵进平;
● 我国第一次赴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有52%是我校毕业生;
● 在全国19名海洋领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海大校友13人,占68.4%;
● 13名水产领域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海大校友6人,占46.2%;
● 在“神舟6号”发射现场,有42位海大学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飞天梦想而日夜忙碌;
神秘的南北极,浩瀚的海洋,国内国外,各行各业,到处都有海大人奋斗的足迹……
目前,学校已与国家海洋局、中石油、中海油、海尔、海信、华为、朗讯等500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密切的毕业生供需合作关系,除部分毕业生考研或出国深造外,大多数毕业生能够到国家重点单位、政府机关、高校及科研机构、大型企业集团、高新技术行业就业。另据调查,80%以上的毕业生在各大主要城市及沿海开放城市就业。学校还建立了支持毕业生自愿服务西部,到农村和基层单位工作的奖励制度。
2003年—2008年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比较表
项目 |
2008年 |
2007年 |
2006年 |
2005年 |
2004年 |
2003年 |
毕业生人数 | 2743 | 2629 | 2027 | 2008 | 2055 | 1713 |
录取研究生人数 | 801 | 694 | 542 | 599 | 614 | 457 |
申请出国人数 | 58 | 48 | 40 | 17 | 19 | 44 |
参加就业人数 | 1707 | 1640 | 1311 | 1310 | 1372 | 1095 |
需求信息 | 23890 | 23112 | 22912 | 22736 | 21356 | 16938 |
2008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占2.43%,到科研设计单位的占0.44%,到国有企业的占9.73%,到部队的占3.1%,考取研究生的占29.51%。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今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68.12%(其中青岛占总数的50.88%),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1.9%,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4.09%。
2007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占2.8%,到科研设计单位的占0.7%,到国有企业的占9.3%,到部队的占4.1%,考取研究生的占27.7%。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今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63.8%(其中青岛占总数的54.3%),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0.2%,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1.6%。
2006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 到研究机构的占0.59%,录取为研究生的占26.74%,到企事业单位的60.78%,到高校的占0.94%,到政府机关的占2.37%,,出国的占1.97%。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今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69.9%(其中青岛占总数的51.5%),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2.5%,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3.6%。
2005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机关事业单位的占6.9%,到科研设计单位的占3.5%,到国有企业的占15.1%,到部队的占2.8%,录取为研究生的占29.7%。流向图如下: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2005届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73.8%(其中青岛占总数的62.5%),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3.8%,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2.4%。
2004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国家机关的占9.1%,到科研单位的占3.6%,到国有企业的占16.5%,到部队的占2.0%,录取为研究生的占30.3%。流向图如下: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2004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76%(其中青岛占总数的67%),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2%,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1%。
2003年毕业生流向
1、从毕业生就业的单位性质上看,到国家机关的占11.5%,到科研单位的占6.7%,到国有企业的占11.8%,到部队的占1.98%,录取为研究生的占26.67%。流向图如下:
2、从毕业生就业的地区流向上看,我校2003年毕业生大多数留在了山东省,占我校本科毕业生的74.23%,出国的毕业生占2.77%,到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的毕业生占14.62%,到西部各省就业的占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