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类大类招生)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类大类招生)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在黑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类大类招生)就业前景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就业前景,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类大类招生)专业介绍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类大类招生)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类大类招生)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录取分数线(黑龙江)
理科
年份 | 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类大类招生) | 船舶与海洋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 |
---|
2021 | -- | 560(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机器人)) |
2020 | -- | 594(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机器人)) |
2019 | -- | 596(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机器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2018 | -- | 596(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二、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类大类招生)和船舶与海洋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专业介绍
海洋工程类
船舶与海洋工程(哈尔滨工程大学南安普顿海洋工程联合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高的人文科学修养和创新意识,适应社
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数学和力学基础,掌握船舶与海洋工程
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该行业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能够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研
究、设计、建造、检验、维修和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数学、物理、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工程环境学等方面
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接受工程制图、力学分析、结构设计、工艺技术、计算机辅助工程、工程管
理等方面的系统训练,形成研究、设计和建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人文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2.掌握数学、力学、船舶与海洋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3.掌握船舶和海洋结构物的力学分析方法、设计建造和施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4.具有应用计算机进行分析、设计、制图和工程管理的能力;
5.熟悉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法规制度、行业要求、海事公约和规范标准;
6.了解船舶和海洋工程开发研究的学术前沿和先进设计制造理念;
7.具有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和开展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科学研究、技术创新
的基本能力;
8.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具有良好的书面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主干学科:船舶与海洋工程、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力学、工程图学、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建造工艺、结构物性能等。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理论力学(68学时)、材料力学(68学时)、工程图学(34学时)、船舶动力系统( 51
学时)、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设计(51学时)、现代造船技术(43学时)、船体构造与制图(51学
时)、船舶流体力学(68学时)、船舶结构力学(68学时)、船舶设计原理(51学时)、船舶原理I、
Ⅱ(119学时)。
示例二:理论力学(72学时)、材料力学(64学时)、工程图学(70学时)、流体力学(72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64学时)、船舶图形学(64学时)、船舶静力学、阻力、推进、耐波性(192学
时)、船舶设计原理(56学时)、船舶建造工艺(56学时)、船体强度与结构设计(56学时)、海洋平
台设计原理(32学时)。
示例三:理论力学(56学时)、材料力学(72学时)、工程图学(48学时)、流体力学(56学
时)、船舶结构力学(40学时)、船海工程构造与制图(48学时)、船舶静力学、快速性(112学时)、
船舶设计原理(40学时)、船舶强度与结构设计(40学时)、船舶建造工艺(40学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专业课程设计、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
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性实践活动。
主要专业实验:工程力学实验、船舶与海洋工程结构物性能试验、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结构力
学试验、专业综合性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力学类
工程力学(航空航天类大类招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
工程力学专业的基础理论以及计算技术与实验技能,能够在有关工程领域中从事与力学问题相
关的工程设计与分析、技术开发及技术管理工作,或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的工程力学及相关
专业的高层次研究人才或高校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必要的工程技能训
练,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现代实验技术手段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
2.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
3.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和其他相关的自然科学以及工程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
4.具有较系统的工程力学专业基础知识,较扎实的综合实验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力学建
模的能力;
5.具有初步的解决与力学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了解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
6.具有初步的与力学有关的工程计算与分析能力,以及大型工程软件的应用与开发的
能力;
7.具有自学能力、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和发展潜力;
8.具有外语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能力及查阅外文科技文献的能力。
主干学科:力学。
核心知识领域: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实验力学、计算力学、振动力学。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课程设计、综合大作业或小论文,金工实习、与应用背景有关的专业认
识实习以及专业(生产)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
主要专业实验:固体力学实验、流体力学实验、动力学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0802 机械类
三、就业前景
工程力学
1.工程力学就业前景:
作为工程科学的基础,工程力学专业毕业生在几乎所有工程领域都有用武之地。随着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进,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机械制造、航空航天等各行业都将面临从“制造”到“创造”的转型,而行业中的力学问题更是为工程力学专业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和发展前景。 毕业生就业去向主要包括:土建、机械、水利、交通、航空航天、教育机构等六大方向。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是近年来高就业率、高就业质量的代表专业之一。
2.工程力学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以从事与力学有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设计和力学教学工作;去些民办的事业、企业单位从事产品的检测或开发,这类企业以机械、建筑等重工业行业为主;可在机械、土木、水利工程类企、事业单位从事设计、计算和强度分析等工作;在研制工程应用软件的高新技术公司中从事软件设计工作;在科技、教育部门从事科研、教学工作等等。
船舶与海洋工程
1.船舶与海洋工程就业前景:
造船与海洋工程工业是一项周期长、资金密集、科技密集、劳动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目前的人才远达不到市场需求,满足不了企业的需要。船舶与海洋工程这个专业开设此专业的院校较少,因此这方面的人才备受欢迎。 据调查显示,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现在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很高,局部还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至于未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海洋战略的推进,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的前景则会更好。实践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可以去船厂做船舶设计师,在造船厂当督工工程师也就是总工程师之类。理论研究能力较强的毕业生可以去研究院,研究所搞研究,要求学习能力非常高,专业基础非常好;也可在大学任教,基本要考到博士水平发展空间才比较大。
2.船舶与海洋工程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签约到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单位、海事局、国内外船级社、船舶公司、船厂、海洋石油单位、高等院校、船舶运输管理、船舶贸易与经营、海关、海上保险和海事仲裁等部门,从事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研究、制造、检验、使用和管理等工作,也可到相近行业和信息产业有关单位就业。
中专
2022-11-03 2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