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海洋机器人(海洋工程类大类招生)和核工程与核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海洋机器人(海洋工程类大类招生)和核工程与核技术在黑龙江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海洋机器人(海洋工程类大类招生)就业前景和核工程与核技术就业前景,海洋机器人(海洋工程类大类招生)专业介绍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海洋机器人(海洋工程类大类招生)和核工程与核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海洋机器人(海洋工程类大类招生)和核工程与核技术录取分数线(黑龙江)
理科
| 年份 | 海洋机器人(海洋工程类大类招生)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
| 2021 | 560(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机器人)) | 557 |
| 2020 | 594(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机器人)) | 592 |
| 2019 | 596(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海洋机器人、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590 |
| 2018 | 596(海洋工程类(船舶与海洋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588 |
| 2017 | -- | 573 |
二、海洋机器人(海洋工程类大类招生)和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介绍
核工程类
核工程与核技术
哈尔滨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2019年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我国第一个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工程类专业、教育部第一类特色重点建设专业和国防重点专业。培养“思想品质好、辨识能力强、掌握核科学与技术知识”的核工程领域的一流工程师与优秀专业人才。与中广核、中核集团合作,以“订单+联合”模式培养在校本科生。与中国原子能院、清华大学核研院、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江苏核电有限公司等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为学生深入工程实际创造了良好条件。
海洋工程类
海洋机器人(海洋工程类大类招生)
哈尔滨工程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水下机器人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首个海洋机器人专业。
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科学修养和创新意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人工智能、控制、力学基础,掌握海洋机器人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从事相关行业工作所需技能,能够胜任海洋机器人研究、设计、建造等工作的一流工程师、行业领军人才和科学家。
学院坚持多学科交叉、理论教学与实习实践相结合的专业培养模式。海洋机器人具有技术高度集成和融合的特征,是一门将水动力技术、控制技术、人工智能、计算机仿真等高科技手段综合运用于海洋领域的新兴交叉学科。
本专业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创新设计大赛”、“海洋航行器设计与制作大赛”等与海洋机器人相关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类比赛,并且会配套相应的专业指导教师进行全程指导,为学生创造充足、良好的动手实践机会。
主要课程:
本专业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本科学制的前六个学期主要进行海洋机器人基础核心课程的理论学习,第七、八学期主要进行相关创新创业实践类课程的学习,并进行毕业设计,让学生将理论基础运用于工程实践。专业所依托的水下机器人技术重点实验室的软硬件实验条件可以充分的满足本科生的科研、教学以及实验需求。
三、海洋机器人(海洋工程类大类招生)和核工程与核技术招生计划(2022)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北京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01) | 物理必选 |
| 天津 | 核工程与核技术(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1) | 物理必选 |
| 河北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2 | | |
| 山西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7 | | |
| 内蒙古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 辽宁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0 | | |
| 吉林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8 | | |
| 黑龙江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42 | | |
| 江苏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浙江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平行录取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
| 安徽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6 | | |
| 福建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2566(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江西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 | | |
| 山东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2 | | |
| 河南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0 | | |
| 湖北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2 | (W03)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湖南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9 | (0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广东 | 核工程与核技术(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广西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 重庆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 |
| 四川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9 | | |
| 贵州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 云南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 陕西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 |
四、各省市最新录取分数线(2021)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北京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96 | 8594 | (02) | 物理必选 |
| 天津 | 核工程与核技术(校本部)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39 | 5958 | (2) | 物理必选 |
| 河北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4 | 11858 | | |
| 山西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79 | 8299 | | |
| 内蒙古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6 | 4570 | | |
| 辽宁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9 | 8601 | | |
| 吉林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3 | 6601 | | |
| 黑龙江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57 | 6901 | | |
| 江苏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84 | 14932 | (01)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浙江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综合 | 平行录取一段 | 普通类 | 633 | 15484 | | |
| 安徽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5 | 12283 | | |
| 福建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6 | 8173 | 2551(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江西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9531 | | |
| 山东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92 | 21415 | | |
| 河南 | 核工程与核技术(校本部)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8 | 15229 | | |
| 湖南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0 | 12165 | (2组)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广东 | 核工程与核技术(非定向)(办学地点:校本部)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0 | 23749 | (2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广西 | 核工程与核技术(45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5 | 6885 | | |
| 重庆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0 | 11623 | | |
| 四川 | 核工程与核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12 | 14706 | | |
| 贵州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4 | 7306 | | |
| 云南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7 | 8148 | | |
| 陕西 | 核工程与核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68 | 10034 | | |
五、就业前景
核工程与核技术
1.核工程与核技术就业前景:
作为二十世纪人类最不能忽视的科技成就之一,核科学技术在国家安全、清洁能源、医疗设备、农业食品、工业应用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核科技是高科技密集领域,专业涉及诸多交叉学科。所以“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比较宽泛。主要包括核医学影像、核探测和核电子学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加速器医疗和核药、核电和能源、食品农业、核技术工业应用等领域。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业前景良好。主要原因是核工业在我国正处于一个发展时期,现在该方面的专业人才较少,而开设此专业的高校和每年的毕业生人数不多,绝大多数毕业生生都能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因此未来的就业形势应该是看好的。
2.核工程与核技术就业方向:
就业单位除了传统的核科技、核工程部门外,主要集中在与近代物理技术和信息技术(IT)密切相关的领域与部门。包括在环境、医疗、卫生、国防、工业、农业的政府部门、规划部门和经济管理部门,核电工程的科研设计单位(站、厂、院、所),核动力和核供热以及常规火力电站,工矿企业,高等院校等从事研究、规划、设计、施工、核电厂运行管理及设备制造、研发、技术咨询等工作。
中专
2022-11-03 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