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就业前景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就业前景,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专业介绍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录取分数线(上海)
二、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和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专业介绍
政治学类
国际政治(国际组织方向)
上海外国语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国际政治(英语)专业设立于2001年,当年开始招生,是全国外语类院校中最早开设的国际政治本科专业,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上海高校中最早开设的国际政治本科专业。本专业设立之初隶属于法学院国际事务系,2014年6月底根据学校学科发展全局规划部署,整建制调入新成立的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截至2018年9月,国际政治专业已培养14届约680名本科毕业生(含留学生),目前国际政治专业四个年级在校本科生198人。据“2015?016年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分专业排名”数据显示,在国内各高校目前设立的43个国际政治本科专业中,上外国际政治本科专业排在第6位,名列前茅。为适应国家当前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发展形势的需要,积极探索国际组织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创新,2015年起在国际政治(英语)专业原有国际事务方向基础上新增国际组织培养方向,在本科高年级实施有针对性的分流培养。国际政治专业方向为国际组织,致力于培养具有社会科学理论素养,具备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外事实务和国际法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专业领域研究和涉外工作实务的高级人才。在英语语言方面采取小班教学形式,国际政治专业本科毕业生要求通过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并鼓励参加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本专业学生也可以自主选择修读英语双专业,按照要求完成英语专业课程和毕业论文即可获得第二专业英语学士学位。学院同时积极鼓励本专业学生选修第二外语或参加本校小语种辅修学习,充分利用上外的外语学习环境,提升对外沟通能力。除课程学习外,国际政治专业师生高度重视将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国际政治专业学生为骨干创立了上外模拟联合国协会,并打造出上海模拟联合国大会等特色品牌校园文化活动。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还积极参加世界各地举办的模联活动,积极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等各种赛事。在世博会、中国进口博览会、上海合作组织峰会、上海网球大师杯赛、世界游泳锦标赛等各类大型国际活动都能看到本专业学生活跃的身影。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社会科学理论素养,具备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外事实务和国际法专业知识,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技能,能够从事专业领域研究和涉外工作实务的高级人才,以满足党政机关、中外企事业单位、国际组织与国际机构、外国使领馆、新闻媒体以及教学和研究单位的需要。 主干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阅读、英语视听说、英语语法与写作等英语基础课程、政治学原理、比较政治学、国际法、国际组织、国际关系史、世界经济史、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学、区域与国别研究导论、外交学与外事管理、当代中国外交与外交政策、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西方国家政治制度、统计学基础、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公共管理、公共政策等。毕业生就业方向:国际政治专业的宽口径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毕业生外语听说读写译等综合优势明显,专业训练规范严谨,知识结构较为合理,实践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强,能够较快适应各种不同性质工作的要求,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其就业去向主要有:外交部、商务部等中央地方政府部门;新华社、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第一财经等新闻机构;涉外使领馆、跨国公司;国有企业、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跨国咨询机构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厦门大学等教学研究机构。许多毕业生已成为本部门的业务骨干,业绩突出。与此同时,本专业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毕业生顺利通过入学考试,成为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研究生;也有一部分学生毕业后出国深造,就读于哈佛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纽约大学、西北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南加州大学、哥廷根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帝国理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曼彻斯特大学、约克大学、华威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墨尔本大学、九州大学等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各类专业研究生项目。国际政治专业历年通过考研或出国深造的毕业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3,其中相当一部分学生已经顺利获得博士、硕士或MPA、MPP等专业学位。
法学类
法学(国际经济法方向)
上海外国语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法学(英语)专业于1994年设立,专业方向为国际经济法。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既能系统掌握法学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基本技能,又具有熟练的英语听、说、读、写、译能力,能够在律师事务所、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从事涉外法律实务工作或其他相关工作的复合型高级法律人才。法学人才培养的特色是“素质高、专业强、外语精、视野宽、复合型”。 专业主干课程:法理学、宪法、民法总论、物权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刑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经济法、知识产权法、商法总论、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国际法、国际税法、国际经济法、国际商法、冲突法、国际刑法、国际民商事诉讼与国际商事仲裁、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竞争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国际人权法等。同时,学院还长期聘用外籍教师用英语开设英美法律制度、比较法等法律专业课程。英语语言课程:基础英语、高级英语、英语视听说、英语阅读、高级口译技能、英语写作、英语语言国家概况、翻译理论与实践等。学院鼓励学生在修完必修课程后参加英语第二学位课程。毕业生就业情况:近年来,学院法学专业每年约有数十名学生被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等录取为硕士研究生;约有15-20名学生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外名校攻读法学硕士学位,包括哈佛大学法学院、剑桥大学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法学院、纽约大学法学院、伦敦政经学院、伦敦大学法学院等。其余学生就业去向为涉外律师事务所、涉外金融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外资企业、银行及外交部、商务部、新华社等国家机关。
三、就业前景
法学
1.法学就业前景:
近年来,法学专业一直是文科生报考的热门,实际就业情况并非与填报时一样“火爆”。 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从事法官、检察官等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职业。因此,很多家长和考生偏爱法学专业,认为毕业后能从事法官、检察官、高校教师等职业。实际上,这些工作对院校背景或学历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近年来,法学院许多学生会选择进一步学学习,考取国内著名大学的法学专业研究生。大部分毕业生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仲裁机关、律师事务所、银行等单位从事法律工作。
2.法学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立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律师事务所,基层乡镇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管理工作。也可选择高校、继续深造。 主要就业方向: 一、公务员 主要包括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由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设立,使得本科生要想成为法官、检察官,必须在毕业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毕业证”绝对不是“职业准入证”。司法考试可以说是法学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考试,这个考试过关率在30%左右。当然,毕业生想进入公、检、法这样的单位,除了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外,还要通过公务员考试。 二、律师 律师既不像公务员队伍那样难进,又是法律专业的对口领域,是很多年轻毕业生的主要选择。黎学宁表示,律师是个经验型行业,收入参差不齐。根据工作经验、能力大小和所涉法律领域的不同,律师的收入有很大差别。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三、公司法务人员 公司法务人员也是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个领域,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例如,各大国企、银行、外企、一些大型的私企内部都会设法务部门,专门处理企业所涉及的法律事务。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的法律事务部门,但一般政府部门对学历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不是普通本科生能达到的。 四、其他相关领域 除了以上的主要就业方向外,社会其他领域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法律人才也有需求。如企业中的文秘、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岗位对既有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又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较为青睐。一些法学专业毕业生也会从事会计师、审计师、证券业人员、环境评估、司法鉴定、职业中介、房地产咨询、法制宣传等工作。
国际政治
1.国际政治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的崛起,中国外交面临新挑战:既要应对由此而产生的各种矛盾和冲突,还要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为此,我们需要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更积极地开展外交和参与国际治理,为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为世界做出贡献。在此背景下,国家急需培养大量既了解中国也通晓世界的人才。 本科毕业可以选择政治学理论、中外政治制度、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外交学、行政管理等多个政治学和公共管理二级学科的硕士点等继续深造学习;或能够胜任国家机关、研究机构、高等院校、企事业单位国际问题研究或教学工作的专门人才。
2.国际政治就业方向:
主要有党政机关、新闻机构、企事业单位、金融机构、高校与科研机构等。
中专
2022-11-04 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