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1-04 23:15:16解决时间:2022-11-04 11:20
| 年份 | 法学(民商法方向) | 劳动关系 |
|---|---|---|
| 2020 | 613(法学类(含法学、法学(民商法方向)、法学(涉外经贸法方向)、法学(政府法制方向)、法学(刑事司法方向))(地点首义校区)) | 611(劳动关系(地点首义校区)) |
| 2019 | 598(法学类(民商法、涉外经贸、政府法制、刑事司法;法学)(地点首义校区)) | 597(劳动关系(地点首义校区)) |
| 2018 | 610(法学类(含法学、法学(民商法方向)、法学(涉外经贸方向)、法学(政府法制方向)、法学(刑事司法方向))) | 606 |
| 2017 | -- | 580 |
| 年份 | 法学(民商法方向) | 劳动关系 |
|---|---|---|
| 2021 | 615(法学类) | 608(工商管理类) |
| 年份 | 法学(民商法方向) | 劳动关系 |
|---|---|---|
| 2021 | 613(法学类) | 610 |
| 年份 | 法学(民商法方向) | 劳动关系 |
|---|---|---|
| 2020 | 591(法学类(含:法学、法学(民商法方向)、法学(涉外经贸法方向)、法学(政府法制方向)、法学(刑事司法方向))(地点:首义校区)) | 586(劳动关系(地点:首义校区)) |
| 2019 | 595(法学类(民商法、涉外经贸、政府法制、刑事司法;法学)(地点国首义校区)) | 593(劳动关系(地点首义校区)) |
| 2018 | 620(法学类(含法学、法学(民商法方向)、法学(涉外经贸方向)、法学(政府法制方向)、法学(刑事司法方向))) | 618 |
| 2017 | -- | 591 |
专业名称:劳动关系 专业代码:120211T
一、专业特色与优势
劳动关系专业是管理学科门类下设的本科专业,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
本专业以社会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为依托,具有坚实的学科平台。1998年成为我国首批设置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八所院校之一;1998年获批人力资源管理和劳动经济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01年获得社会保障学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劳动经济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以二级学科申报并获批社会保障博士点;2003年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下设劳动关系专业方向,2009年成为全国第二批设置劳动关系本科专业的四所院校之一;2006年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 2009年以社会保障博士点为依托申报并获批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成为湖北三所拥有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本专业及其相关的以劳动者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居于全国领先地位,其所在的公共管理一级学科学术地位居于全国相对前沿。
本学科点多年来承担完成了科研项目近百项,获省部级政府科研奖10余项。拥有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国际劳工组织授予的“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拥有首家湖北省青年创业学院。大学生创业项目获全国金奖1项、银奖1项、百强项目奖1项、省级奖多项,在全省乃至全国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效应。
本专业拥有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28名专职教师中,有教授12人,副教授9人;26人具有博士学位, 45岁以下教师占70%,有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1名、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2名、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2名,形成了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学术骨干、青年后备四层次学术梯队。
二、人才培养质量
本专业依托我校经、管、法融通的学科底蕴和“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一体化人才培养平台,融合“劳动关系、劳动经济、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三个学科门类的优势,突出“人本”特色,以“人的保障、开发、管理”为核心,以教学团队建设为基础,依托科研水平的提升、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培养高水平、宽口径、应用型的劳动关系专门人才。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科技创新和创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我院劳动关系0901班李帅同学凭借作品《麦科塔社会调查有限公司》在湖北省第七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决赛上荣获金奖,并在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实践竞赛中荣获银奖;劳动关系1001班王安平同学获第七届“挑战杯·青春在沃”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劳动关系1001班学生郭俊儿、安多芬、沈捷、冷玉凡、刘雪剑、何婉等六位同学,获首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资方灵活谈判奖;2013年第二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劳动关系1101班陈赟所在的资方代表队获二等奖及最佳团队合作单项奖,劳动关系1101班邱阿迷、耿梦博、王宁及1201班肖晨曦所在的劳方代表队获二等奖;2014年第三届全国高校模拟集体谈判大赛中,劳动关系1201班庄泽宁、朱晓航、邹游等三位同学所在的资方代表队获一等奖。
三、毕业生就业状况
2014届劳动关系专业系本院第一届毕业生,截止2014年12月31日劳保专业就业率达92.16% ,位居全校专业就业率前列。
还有多名学生被保送至中国人民大学、上海财经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名校深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具有深厚的法 学专业知识功底,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达到较高的外语水平,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创 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能在国家立法机关、审判机关、 检察机关、司法行政机关、仲裁机构、法律服务机构和涉外活动从事法律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 级专门人才,同时兼顾培养能够在各高等、中等学校从事法学教学的教师。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法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法学思维和法律实务的基 本训练,具有运用法学理论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运用法律管理事务与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具有从 事法律工作和法学教学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等法学 基础知识,根据不同的专业方向(如法学理论、刑事法学、民商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国际法 学、环境法学等)系统深入地掌握该方向的知识体系。
2.深刻掌握法学学科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基础知识 素养、求实创新精神、科学素养、公正的品质、综合分析素养、法律意识和法律至上的法治精神;精 通法律,熟悉法律和相关业务。
3.能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综合应用于法学和法律实务之中。毕 业生应特别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获取知识的能力
具有独立自主地学习并获取本专业知识、更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良好的表达能力、社 交能力以及计算机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能根据本专业不同的任务检索相关文献。
(2)应用知识的能力
具有在获得相关法律基础知识与法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应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解决实 践中遇到的专业问题的综合能力。
(3)实践能力
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思维能力。
(4)创新能力(精神)
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开展科学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创业思维和探索能力。
4.比较系统地掌握一门外语,掌握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基本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与相关领 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掌握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的知识、方法与工具,能够进行中外文法律与法学 文献检索,掌握法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能够应用基本的数据库,掌握法律写作的基本知识。
5.了解中国和相关国际法律、法学的理论前沿,把握法律实践的发展动态。
主干学科:法学理论、宪法行政法、刑法、民商法、国际法(在本科阶段所有学科均在法学一 级学科下招生培养)。
核心课程: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商法学、知识产权法、刑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 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司法部门实习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法学学士。
【本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的专业】 0302 政治学类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天津 | 劳动关系(首义校区)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 | (2) | 不限 |
| 吉林 | 劳动关系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 | 1 | ||
| 文科 | 1 | |||||||
| 安徽 | 劳动关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1 | ||
| 福建 | 劳动关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3482(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历史类 | 1 | 3482(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 江西 | 劳动关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1 | ||
| 山东 | 劳动关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 河南 | 劳动关系(4500元/年;办学地点首义校区)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 文科 | 1 | |||||||
| 湖北 | 劳动关系(办学地点首义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L0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湖南 | 劳动关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010)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历史类 | 1 | (008)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 广东 | 劳动关系(首义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205)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广西 | 劳动关系(在首义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 文科 | 1 | |||||||
| 重庆 | 劳动关系(办学地点:首义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 贵州 | 劳动关系(首义校区)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 甘肃 | 劳动关系 | 文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 宁夏 | 劳动关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1 |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 天津 | 劳动关系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647 | 4777 | (1) | 不限 |
| 吉林 | 劳动关系 | 理科 | 本科一批A段 | 普通类 | 581 | 3657 | ||
| 文科 | 574 | 945 | ||||||
| 安徽 | 劳动关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1 | 1380 | ||
| 福建 | 劳动关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1 | 6937 | 3439(W999)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历史类 | 598 | 1349 | 3439(L999)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 江西 | 劳动关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23 | 1086 | ||
| 山东 | 劳动关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600 | 16931 | ||
| 河南 | 劳动关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03 | 23896 | ||
| 文科 | 628 | 1917 | ||||||
| 湖北 | 劳动关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10 | 2565 | (L06)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湖南 | 劳动关系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8 | 9355 | (5组)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 历史类 | 600 | 1697 | (2组)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 广东 | 劳动关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6 | 2385 | (201) | 首选历史,再选不限 |
| 广西 | 劳动关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82 | 7482 | ||
| 文科 | 605 | 1093 | ||||||
| 海南 | 劳动关系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86 | 1945 | (02) | 不限 |
| 重庆 | 劳动关系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603 | 2188 | ||
| 贵州 | 劳动关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633 | 912 | ||
| 甘肃 | 劳动关系 | 文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578 | 860 | ||
| 宁夏 | 劳动关系 | 文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90 | 3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