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2-02 11:18:32解决时间:2022-11-04 21:23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汽车制造类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 | 3 |
汽车制造类(中外合作办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 3 | |||
建设工程监理 | - | 3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 3 | |||
电子商务 | - | 3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 3 | |||
会计 | - | 3 | |||
汽车制造类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 | 2 |
汽车制造类(中外合作办学)(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 2 | |||
建设工程监理 | - | 2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 | 2 | |||
电子商务 | - | 2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 | 2 | |||
会计 | - | 2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55 | 159841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55 | 159841 | |||
电子商务 | 255 | 159841 | |||
建设工程监理 | 255 | 159841 | |||
汽车制造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中外合作办学) | 中外合作办学 | 255 | 159841 | ||
电子商务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0 | 228979 |
会计 | 261 | 228819 | |||
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 | 261 | 228819 | |||
机电一体化技术 | 261 | 228819 | |||
建设工程监理 | 261 | 228819 | |||
会计 | 文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62 | 158725 |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装备制造行业,现代装备制造、维修和使用行业企业,培养能从事机电一体化产品和设备的装调、维护、维修、技术改造等工作,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具备机电一体化领域专业知识、机电设备装调和维修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
二、职业面向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主要培养“机电装调”、“机电维修”等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传授学生向“机电维修技师、电气工程师”发展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及学习能力。教学中围绕典型机电设备的装调和维修过程组织和实施教学。
主要就业单位:现代装备制造、改造、维修类企业和使用、维护类企业。
主要就业部门:生产部门、技术部门、售后服务部门、设备保障部门以及研发部门等。
三、工作岗位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生初始就业可选择机电装调、机电设备操作或保养岗位,当达到一定的熟练度和积累一定的知识经验后可从事设备维护维修岗位,再经过一定自我学习和发展之后(一般需要三至五年时间)可从事维修高级技工或技师,也可转为机械工程师或电气工程师,从事机电设备的设计开发相关工作。
岗位一:机电设备操作与编程
机电设备的操作、日常保养及相应的编程
岗位二:机电设备安装、调试
部件及系统的装配、调整,整机调试,系统集成
岗位三:机电设备维修
设备故障的诊断和排除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大专生应有的基本思想道德素质及相应的文化科学知识;熟悉经济管理与现代商务的基本理论,掌握现代电子商务技术与政策法规,了解电子商务活动基本流程;掌握一定计算机网络及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能力;具有现代经营意识和战略眼光,能够在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电子商务开发、应用与管理、网络贸易与营销活动、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通过三年学习,使学生面向企业商务信息化工作岗位,能从事网络编辑、网络营销、网络策划、在线客户服务、商务网站运营等岗位并能 “懂管理、善经营、有技术、会创业”。
二、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
1.知识要求
(1)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一定的学科背景知识
(2)掌握必备的英语、计算机及其应用的基础知识
(3)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4)掌握商品、营销、谈判、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5)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和网络安全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6)掌握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7)掌握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
(8)了解与电子商务有关的法律、法规
2.技能要求
(1)具有熟练客户服务、市场调查与分析、一般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2)具有熟练进行推销、消费者行为分析、客户管理管理的能力;
(3)具有熟练进行网络销售管理以及一般网络营销操作能力。
(4)具有从事商品、营销、推销谈判、国际贸易、管理等商务业务活动的能力;
(5)具有从事基于电子信息网络的商务业务活动的能力;
(6)掌握网络技术、网页设计、网站建设维护和网络安全技术,具有商务网站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的能力;
(7)掌握网络营销、商务谈判与电子商务技能,具有商务管理和网络营销能力;
(8)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三、人才培养模式
以“混合所有制办学”为基础,以北京、武汉周边地区为重点分配地。秉承“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采用“2+1”(两年校内理实一体化学习、一年的校外综合实训、顶岗实习)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地处黄石市,坐落于磁湖岸边、白马山麓,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黄石市人民政府。学校创始于1964年,经历了从省管到下放、再回归教育厅管、再到省市共建以及五校重组和五次更名的艰难历程,57年栉风沐雨的稳步发展奠定了学校厚积薄发的坚实基础,先后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机械行业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创新学校”、“全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示范性基地”,连续12年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
学校坚持围绕产业链调整专业链、围绕专业链建设课程链、围绕课程链培育人才链,对接产业地图,优化专业布局,目前设有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信息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交通与物流学院、经贸与管理学院、教育学院、医卫学院以及公共课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部10个院部,开设了46个专业及方向,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2个,国家示范重点建设专业4个,创新行动计划重点建设骨干专业2个,湖北省品牌专业1个,湖北省特色专业5个,湖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校级特色专业9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教职工近600人,其中,副教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104人,获得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学位的教师18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6人,省级优秀教师15人,市级优秀教师18人,黄石有突出贡献专家5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3人,黄石名师9人,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0%。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建有国家数控实训基地、国家汽车实训基地、国家级建筑工程实训基地、计算机网络中心、会计考试中心、电气电子及自动化实训大楼等185个校内外实训基地。投资33亿、占地970亩、建筑面积50万方新校区将于2022年9月建成投入使用。
学校坚守立德树人初心,担当以职兴城使命,坚持立足黄石、融入黄石、服务黄石,强化技术技能人才供给,提升产业发展贡献度。高职毕业生留黄就业率在两年增长15个百分点,达到33%。大力开展技能提升行动,年职业培训量两年翻三番,达到12万人日。牵头成立黄石市发明协会、鄂东南保护性建筑数据中心以及港口物流、工业机器人、临空产业技术研究院等10个科技创新平台,有力地支撑了黄石产业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学校牢固树立跨界意识、开门办学意识、平台意识,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整合政、校、行、企各方资源,与黄石4个城区政府以及本地优秀企业合作,共建了11个产业学院、10个订单班,实现了招工即招生、入校即入企,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点赞报道。积极推进职业教育转型,教师教学由注重教向产教融合转变,学生实训由教学性实训向生产性实训转变,二级学院由教学主体向办学主体转变,实现了办学吸引力、影响力和贡献力提升。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牢固树立“安全、健康、成人、成才”的育人理念,深入践行“学习好、生活好、就业好”“三好”服务理念,引导学生技能成才、技能报国。大力开展“四联”活动(院校领导联系二级学院、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党员联系宿舍、老师联系学生),党员干部一对一服务学生,深受师生好评。在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对全国1171所高职高专满意度调查中,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排全省第一、全国第十五。
学校办学质量全面提升,顺利通过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省级评估;成功举办“一带一路”移动机器人大赛,并喜获国际决赛铜牌;荣获首届中国高职院校“智能机器人专业群国际影响力50强”;产业学院建设模式被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评为2020年度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优秀案例。近两年来,400余名师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中斩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达97%。
新时代、新征程、新作为!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大力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精神,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办学质量,向着创建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群的目标奋勇前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贡献职教智慧和职教力量!
资助困难学生政策
为了保证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正常学习,学院开通绿色通道,采取如下资助措施:①学院提供勤工俭学岗位。②学生在校期间可享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和学院设立的奖学金,需根据缴费情况、学习成绩和在校表现来评定。③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可以申请助学贷款。④20%的学生可申请获得国家资助(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