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1-12 18:44:34解决时间:2022-11-04 21:36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牵引供电系 统基本知识,具备轨道交通供电设备维护检修、运行管理与安装施工能力,从事接触网运行 检修与施工、变配电所运行检修及电气设备试验、工厂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工作的高素质 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铁路、城市地铁、工程监理和供电企业,在电气设备维护检修、运行管理与安 装施工岗位群,从事接触网和电力线路运行检修与施工、变配电所运行检修及电气设备试验、 工厂电气设备运行与维护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接触网值班和接触网巡视能力;
3.具备接触网设备检修与一般故障的处理能力;
4.具备变电所值班巡视与倒闸的能力;
5.具备变电设备维护与检修的能力;
6.具备变电设备常见故障判断与应急处理的能力;
7.具备电力线路巡视、检修与一般故障的处理能力;
8.掌握电气设备试验的技能;
9.掌握低压电气设备及电气线路安装维护技能,能够处理相应故障。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变电所运行与维护、接触网运行检修与施工、电力线路运行检修与施工、高电压设备测 试、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运行与管理、电路分析与测试、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电工仪表、电气控制和金工等实训;校内外结合进行变配电所设备检修、接 触网检修和高电压设备测试等实训。
在轨道交通、城市地铁等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接触网工变电站值班员 电气试验工 电力线路工维修电工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电气化铁道供电城市轨道交通供电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掌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工程实践应 用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从事与该领域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理、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 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路与电子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处理技 术、通信技术,建筑设备、建筑智能环境学等较宽领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建筑供配电与 照明、建筑设备管理、公共安全、信息设施与信息化应用、建筑节能等专业知识和技术,接受建筑 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与调试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执业注册工程师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能在 设计院、工程公司和政府相关部门从事建筑电气及智能化技术相关的工程设计、工程建设与管 理、系统集成、应用研究和开发等工作。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坚定的追求卓越的态度,具有较强的社会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具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丰富的人文科学素养,遵守学术道德规范和保证职业诚信。
2.具有从事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工作所需的数学等相关自然科学知识以及一定的经济 管理知识。
3.掌握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以及土木工程的相关知识,掌握建筑 电气与智能化工程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了解本专业相关技术的发展动态和行业需求。
4.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分析并提出工程实际问题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 力;掌握建筑智能化环境需求的分析方法、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方法和调试技术,具有建 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基本能力。
5.熟悉国家在建筑电气、智能化建筑、建筑节能方面的技术标准、相关行业的政策、法律和 法规,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以及工程设计、 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至少掌握一门外 语,能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文献资料,可进行跨文化环境下的沟通和交流。
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主干学科: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
核心知识领域:电路理论与电子技术、电气传动与控制、检测与控制、网络与通信、计算机应 用技术、建筑设备、土木工程基础、建筑智能环境学、建筑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工程技术基 础、建筑节能技术。
核心课程示例:
示例一:电路理论(88学时)、电子技术基础(10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时)、计算机原 理及应用(48学时)、建筑设备(28学时)、计算机网络与通信(48学时)、智能建筑环境学(72学 时)、建筑供配电与照明(72学时)、建筑电气控制技术(40学时)、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50学 时)、公共安全技术(36学时)、建筑物信息设施系统(36学时)。
示例二:电路理论(90学时)、模拟电子技术基础(78学时)、数字电子技术基础(54学时)、 自动控制原理(54学时)、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72学时)、数据通讯及计算机网络(54学时)、 电气控制技术(40学时)、建筑设备(32学时)、建筑智能环境学(72学时)、建筑供电与照明(72 学时)、建筑设备管理系统(46学时)、公共安全系统(36学时)、信息设施系统(40学时)、建筑智 能化系统集成技术(30学时)。
示例三:建筑概论(36学时)、电路分析(76学时)、脉冲与数字电路(60学时)、信号与系统 (50学时)、线性电子线路(56学时)、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80学时)、非线性电子线路(73学 时)、建筑智能环境学(30学时)、电机与电力拖动(40学时)、建筑设备(60学时)、智能建筑概论 (24学时)、建筑识图(24学时)、自动控制原理(64学时)、建筑电气(65学时)、安全防范系统 (42学时)、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设计(32学时)、照明技术(36学时)、网络与综合布线(54学 时)。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金工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验(包括课内所含及独立开设的实验)、 课程设计、综合实验、毕业设计(论文)、科技创新等。
主要专业实验:建筑供配电与照明实验、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实验、公共安全系统实验、信息设 施及信息化应用系统实验、楼宇现场总线系统实验、系统集成及其组态编程实验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河北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山西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 | 6 | ||
河南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湖北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办学地点兰州市安宁区)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W02) | 首选物理,再选不限 |
广西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重庆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四川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陕西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
甘肃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I段 | 普通类 | 四年 | 1 | ||
宁夏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 | 4 | ||
铁道供电技术 | 专科批 | 3 | ||||||
新疆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河北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7 | 38272 |
铁道供电技术 | 专科批 | 415 | 161451 | |||
山西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97 | 38910 |
铁道供电技术 | 专科批 | 363 | 93024 | |||
安徽 | 铁道供电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402 | 166870 |
江西 | 铁道供电技术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396 | 0 |
山东 | 铁道供电技术 | 综合 | 普通类二段 | 普通类 | 462 | 236206 |
广西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4700元/年)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95 | 40210 |
重庆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7 | 37581 |
四川 |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56 | 50606 |
铁道供电技术(认同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加分项目,但分值最高20分。铁道校区就读) | 专科批 | 433 | 17369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