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校网
更新:2022-11-06 16:06:24解决时间:2022-11-04 21:55
年份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动物医学 |
---|---|---|
2021 | 494 | 499 |
2020 | 506 | 508 |
年份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动物医学 |
---|---|---|
2019 | 492 | 492 |
2018 | 491(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91 |
2017 | 484(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金属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485 |
培养目标
动物医学专业主要培养具有较为宽广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知识,掌握系统而深入的专业基础知识, 掌握较扎实而熟练的动物医学相关的基本技能,能在兽医预防与医疗、兽医管理与执法、兽医技术服务、兽医教育与科研等相关部门从事动物医疗、执法监督、管理、教学、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符合科技、经济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目标1:富有家国情怀,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职业道德与国际视野; 目标2:能够通过自主学习或继续深造,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能力提升,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具有较强的表达、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协作意识和组织能力; 目标3:具有扎实的数学、化学、生物学及动物医学基础,掌握动物医学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了解动物医学学科的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 目标4:具备运用动物医学专业相关理论知识和技能解决兽医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动物医学领域的科学研究及生产实践; 目标5:能在动物医学及相关领域从事生产与管理、技术与推广、教学与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主干课程
普通动物学、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与胚胎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生理学、兽医病理学、兽医药理学、兽医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生物统计附试验设计、兽医临床诊断学、兽医内科学、兽医外科与手术学、兽医产科学、兽医传染病学、兽医寄生虫病学、中兽医学、动物检疫学、畜牧学、禽病学、兽医影像学、动物福利、专业导论、兽医法律法规和犬猫疾病学等。
办学条件
本专业现有教师1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0人,占71.4%;其中教授2人,占14.3%,副教授7人,占50%。拥有聊城毛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研究院、聊城大学畜禽疫病研究所、山东省中兽医学会聊城分会、聊城市驴疫病防控工程技术中心、德州驴高效繁育与生态饲养技术体系协同创新中心。建立了3处校外教学实习、科技开发、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实习基地。有8位教师获得国家执业兽医师资格证书,80%以上的教师获得技能考评员证书。教师队伍学缘结构良好,来自于中国科学院、中国农科院、华中农业大学等著名科研院所;另有外聘教师5人。新引进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山东省现代农业技术体系驴产业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王长法教授,组建高层次学术团队。 校内实习基地是聊城大学畜禽疫病防治技术研究中心、山东省中兽医研究所(聊城)和教学动物医院;校外教学实习基地4处。另外,还有6处就业实习基地和5处产学研基地,也可以为本专业大学生提供教学实习。
办学特色
1.专业优势:在家禽传染病防治特别是AIV分子机理研究领域、驴病研究领域和中兽医药领域具有研究特色。以山东省首批名校工程省财政建设专业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重点专业群立项建设为依托,从从实验实训条件、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精品课程建设、产学研合作基地建设、卓越人才培养、教学体制机制建设、专业文化建设、国际化水平提升和招生就业质量提升等方面进行了重点建设。 2.专业亮点:近三年毕业生正式就业率均超过96%,本专业学生供不应求。近三年考研率分别为30.9%、23.33%和30%,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高等科研院所输送了优秀人才。
办学成果
1.已培养毕业生800余人,大多数开始成为畜牧兽医行业的骨干力量。其中,2014届~2017届连续三年毕业生正式就业率均为100%,供不应求。近三年考研率分别为30.9%、23.33%和30%,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高等科研院所输送了优秀人才。 2.共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项,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项,SRT项目10项。 2016级学生隋志远等四名同学,参加全国大学生动物医学专业技能大赛获得二等奖。 3.收集了家禽MDV、驴腹泻型大肠杆菌、益生菌等种质资源,并按照规定进行了保藏。 4.获得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一项,聊城大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 5.专业教师获批省教改项目1项,校级教改项目5项,(2)发表教研论文8篇。
就业前景
1.就业方向: (1)动物医学类专业毕业生可面向国家农业政府部门或到地方各级畜牧兽 医职能部门从事兽医行业管理工作;到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从事动物相关的进出口检验检疫工作; (2)作为专业的兽医人员或执业兽医师到著名跨国动物保健品公司、国内 大中型畜牧养殖企业、兽药和动物生物制品企业从事产品研发、生产或销售、产品售后服务和咨询、动物疾病诊断和治疗等相关工作以及动物医院或宠物门诊等从事动物疾病诊疗工作等;能在畜牧兽医相关部门从事行政管理和业务指导工作; (3)或作为教师或研究人员在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高职院校等从事动 物医学、生命科学、医学等相关的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也可自主创业、考研及出国继续深造。考研深造后可到高校及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 就业前景分析: 近年来,新发和再发人兽共疫病如人感染禽流感、猪链球菌等频发,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问题如瘦肉精、抗生素残留问题等日益突出,加上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动物医学的重要性日趋突显。 在世界发达国家,兽医是一份收入高和受到高度尊重的职业,民众可以认知到兽医对动物和人类健康、动物福利、食品安全与食品保障做出的卓越贡献。 按照国家规定,从事动物诊疗工作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执业兽医资格证书,而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制度,是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的通行做法,我国自2009年开始实行执业兽医资格全国性统一考试。随着国家对动物医学的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动物医学的从业门槛、相关职业待遇、从业人员地位也都将逐渐提高。值得一提的是,在动物医学界,目前已有8位突出贡献科学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士或中国科学院院士(其中女院士1名)。由此可见,动物医学类专业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3. 毕业生就业率、就业专业对口率、毕业生发展情况 2018届本专业毕业生考研率30%,就业率96%。毕业生求职能力、社会适应能力不断提升,在专业领域呈现较强的后续发展能力,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增强,学生就业去向越来越多元化。积极鼓励学生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和岗位工作。 对本专业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以每年召开的聊城大学农学专场招聘会为例,每年3次招聘会,对于动物科学专业的人才需求企业都超过150家,累计达到1000人以上。在近几年的校内招聘会上,毕业生的需求量最大,部分毕业生被中粮集团、新希望集团和正大集团等央企或上市公司录用。 4. 就业单位满意率、社会对专业的评价 近年来,相关行业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培养的学生比较认可,通过来校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和其他奖励吸引学生到该单位就业。包括:山东农标普瑞纳奖学金助学金、青岛润达助学金奖学金、通威集团“订单式培养”、新中新奖学金、聊红槐奖励基金、三叶奖励基金和泉林奖学金等。组织多种形式的毕业生情况跟踪调查,包括同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座谈、邀请毕业生回校作报告等,及时反馈了我院毕业生的工作状况、能力状况和思想状况,为在校生的进一步培养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调查结果显示,用人单位对本专业毕业生的满意度都在95%以上。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毕业生在敬业精神、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团队精神、计算机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都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培养目标
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高分子材料行业发展。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环境意识,适应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发展需要,系统掌握化学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富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发展潜质,能够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与管理、新材料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目标1:系统掌握化学以及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相关的工程技术知识,获得工程师基本训练; 目标2:信念执著、品德优良,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与环境意识,适应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及相关领域发展需要,富有创新意识、团队精神、实践能力和良好发展潜质; 目标3: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和高分子材料行业发展,能够在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相关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生产与管理、新材料研究与工程开发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毕业生未来几年可成为就业领域内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英语、大学化学、大学物理、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聚合物流变学、聚合物加工工程、化工原理、材料研究与测试方法等。
办学条件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设置于2006年,现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支持专业。专业自2007年开始招生,目前每年招生100人左右。 本专业30名专任教师中有6名教授,12名副教授,24名具有博士学位,13名硕士生导师。近年来专任教师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项,省部级项目8项,企业研发项目12项;承担各类教研项目8项。此外,本专业外聘12名国内外知名专家为客座教授、本科生毕业论文和实习实训指导老师,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协同育人。 本专业具有良好的实践教学条件。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包括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实验教学中心和校内实训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聊城大学工程训练中心等。实验室与实训中心面积达5000m2,仪器设备总值2600余万元,建立了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制备”、“加工改性”、“性能测试”、“结构表征”等工程实践平台,并依托各科研实验室搭建了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大学生全面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提供充分保障。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包括鲁西化工集团、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公司、东信塑胶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业学生实习基地,同时将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企业技术支持等方面有机结合,与企业建立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共融协同育人。
办学特色
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办学优势与专业特色比较突出。 (1)形成了一支学历层次高、年富力强、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学历、职称、学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2)教学条件一流,实验室整体建设水平高。 (3)构建并完善了三个学段、两次分流、三种类型人才分类培养的“三二三”人才培养新模式,全面实行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培养模式,教学效果良好,专业实验教学体系先进,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性方面成效显著。 (4)突出工科特色,重视实践教学。在实验教学方面,形成了一体化、多层次的创新型实验教学新体系,增加实验学时数、减少验证性实验、加强开放性、综合性、设计型实验比例,增加了开放实验项目。构建了具有工科特色的教育和教学管理体制,大力加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 (5)学科支撑专业发展,科研促进人才培养。专业教师学历层次高,所承担的研发项目多,科研经费充足,为学生进入科研实验室和企业研发中心参与开放性、设计性和系统性的实验提供条件,培养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 (6)重视专业老师在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全面实行本科生导师制,为学生专业的成长发展以及思想生活的进步提高提供帮助。
办学成果
专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建设工程重点支持专业,并依托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招收硕士研究生。 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科技创新、社会实践活动,成绩斐然。近5年来,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山东省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金宇杯”高分子技术实用大赛、“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学科竞赛方面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33项;承担聊城大学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基金44项,参与学生近200人,结题项目成果共计28项,其中发表论文24篇,申请专利4项。
就业前景
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高分子材料在支撑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保障国家重大工程建设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加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建设,成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迫切需求。 本专业人才培养以服务地方及区域经济为鲜明指向,围绕山东省化工新材料产业集群的特点,突出人才培养特色,已发展成为高分子合成与工艺和聚合物加工与改性的重要科研开发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本专业毕业生具有扎实的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技能,作风朴实、工作踏实、综合素质高,部分毕业生已成为行业的骨干力量和企业的领军人物。 近年来,本专业毕业生考研率一直在40%左右,名列学校前茅,一次就业率92%左右,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山东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费待定)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52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地方专项计划)(学费待定) | 10 | |||||
动物医学(学费待定) | 65 | |||||
动物医学(地方专项计划)(学费待定) | 10 | |||||
河南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费待定)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贵州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费待定)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动物医学(学费待定) | 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