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地理信息科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地理信息科学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就业前景和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专业介绍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地理信息科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地理信息科学录取分数线(内蒙古)
理科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 | 地理信息科学 |
---|
2020 | -- | 502(地理信息科学(师范类)) |
2019 | -- | 386 |
2018 | -- | 492 |
蒙授理科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 | 地理信息科学 |
---|
2019 | -- | 408 |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介绍
地理科学类
地理信息科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地理信息系统与地图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城市、区域、资源、环境、交通、人口、住房、土地、基础设施和规划管理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的地理信息系统高级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遥感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只有较好的科学素养,具有地理信息系统研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技能及初步的教学、研究、开发和管理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地理信息系统和地图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以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开发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力法;
3.了解相邻专业如地理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测绘工程等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4.了解国家科学技术政策、知识产权、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有关政策和法规;
5.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发展状况;
6.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主干学科:地理学、地图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主要课程: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遥感技术、数据库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课程要求,最好从一年级时便安排教学实习,也可到高年级时安排。包括室内与野外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般安排10——20周。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理学或工学学士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具有
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
及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或在周边相通语言国家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
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
会科学和语言学诸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掌握创造性
思维以及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民族、语族)、现代汉语、中国现代
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现象
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地理信息科学招生计划(2022)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山西 | 地理信息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 | 5 |
内蒙古 | 地理信息科学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9 |
辽宁 | 地理信息科学(师范类)(八省区对等协作计划,招收加试蒙古语且高中阶段蒙语授课考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1 |
吉林 | 地理信息科学(招加试蒙古语文考生)(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 | 1 |
河南 | 地理信息科学(师范)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6 |
四川 | 地理信息科学(师范)(盛乐校区)(盛乐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5 |
四、各省市最新录取分数线(2020)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天津 | 地理信息科学(师范类) | 综合 | 本科批A段 | 普通类 | 582 | 17943 | (04) | 地理必选 |
河北 | 地理信息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8 | 72443 | | |
内蒙古 | 地理信息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502 | 16810 | | |
辽宁 | 地理信息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1 | 37849 | | |
吉林 | 地理信息科学(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54 | 32531 | | |
湖北 | 地理信息科学(师范类;地点:盛乐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71 | 82364 | | |
湖南 | 地理信息科学(师范)(办学地点:盛乐校区)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88 | 90009 | | |
海南 | 地理信息科学(师范类专业) | 综合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51 | 17950 | (05) | 地理必选 |
五、就业前景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格局中,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保护和发展,是我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对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工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但是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 随着各民族间交往增多,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才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各有出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地域性较强,开设的高校相对较少,多在中西部地区,总体上来看,内地学生就业有一定压力,但可通过考博、出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出路。大部分的毕业生面向中西部的需要。中西部学生的就业一般比较顺畅,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就业去向。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方向:
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如今,藏学、蒙古学、满学、突厥学、壮学、傣学、苗学、瑶学、彝学、哈尼学等已成为国际性的学科。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表有关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决议、宣言和国际公约,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共识。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蒙古语
1.蒙古语就业前景:
蒙古语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族聚居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联邦管区,其中俄罗斯的卡尔梅克语、布里亚特语被视为蒙古语的方言。 蒙古国物产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稀少,随着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蒙古语翻译的人才,国内开设该语种的高校寥寥无几,蒙古语翻译人才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
2.蒙古语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地理信息科学
1.地理信息科学就业前景:
随着国家各个部门信息化的进程,以及国内从事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开发的高科技企业的增多和发展壮大,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将增大,缺口也将扩大。 信息革命的浪潮方兴未艾,信息社会正朝我们一步步走来,我国已将信息产业列入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必将获得巨大发展。可以预见,未来的地理信息系统产业将为该专业学子提供更多现代化的、高收入的、令人羡慕的就业岗位。 近几年来,地理信息科学毕业生的就业方向在不断发生变化。早期的地理信息科学技术主要应用于政府部门,因此学生就业主要在高校、交通运输、规划勘测设计、国土、矿业、水利电力、通讯、农林、城市建设、旅游等国家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尤其是互联网公司的强势介入,学生就业转向高薪的企业单位。
2.地理信息科学就业方向:
目前,地理信息科学的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有高校、交通运输、规划勘测设计、国土、矿业、水利电力、通讯、农林、城市建设、旅游等国家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 本科毕业生一般在企业(如各类导航公司,大型IT公司的空间信息组、数据公司)、事业单位(如测绘局、各省级地理信息中心)从事技术开发、业务相关调研和设计工作。有些对理论研究有兴趣的毕业生会选择继续深造。
中专
2022-11-04 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