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生物技术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生物技术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就业前景和生物技术就业前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专业介绍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生物技术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生物技术录取分数线(内蒙古)
理科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 | 生物技术 |
---|
2021 | -- | 481(生物技术(师范类)) |
2020 | -- | 510(生物技术(师范类)) |
2019 | -- | 503 |
2018 | -- | 503 |
2017 | -- | 485 |
蒙授理科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 | 生物技术 |
---|
2019 | -- | 384 |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生物技术专业介绍
生物科学类
生物技术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生物科学系:
(1)简介:该专业一直招收四年制本科生,间或招收两年制专科生。
(2)课程设置:必修主干课程有:高等数学、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动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人体解剖生理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教学法、各门课实验。限选类、任选类、实践类课44门。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
内蒙古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具有
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
及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或在周边相通语言国家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
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
会科学和语言学诸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掌握创造性
思维以及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民族、语族)、现代汉语、中国现代
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现象
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古语授课)和生物技术招生计划(2022)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山西 | 生物技术(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 | 5 |
内蒙古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四年 | 75 |
辽宁 | 生物技术(师范类)(八省区对等协作计划,招收加试蒙古语且高中阶段蒙语授课考生) | 物理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生物技术(师范类)(八省区对等协作计划,招收加试蒙古语考生) | 1 |
吉林 | 生物技术(招加试蒙古语文考生)(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 | 1 |
四、各省市最新录取分数线(2021)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内蒙古 | 生物技术(师范类) | 理科 | 本科一批 | 普通类 | 481 | 16920 |
广西 | 生物技术(师范,4600元/年,在赛罕校区办学)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18 | 84661 |
贵州 | 生物技术 | 理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2 | 66342 |
五、就业前景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格局中,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保护和发展,是我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对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工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但是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 随着各民族间交往增多,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才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各有出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地域性较强,开设的高校相对较少,多在中西部地区,总体上来看,内地学生就业有一定压力,但可通过考博、出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出路。大部分的毕业生面向中西部的需要。中西部学生的就业一般比较顺畅,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就业去向。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方向:
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如今,藏学、蒙古学、满学、突厥学、壮学、傣学、苗学、瑶学、彝学、哈尼学等已成为国际性的学科。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表有关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决议、宣言和国际公约,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共识。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蒙古语
1.蒙古语就业前景:
蒙古语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族聚居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联邦管区,其中俄罗斯的卡尔梅克语、布里亚特语被视为蒙古语的方言。 蒙古国物产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稀少,随着两国经济的共同发展,需要一大批精通蒙古语翻译的人才,国内开设该语种的高校寥寥无几,蒙古语翻译人才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
2.蒙古语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研、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管理工作。
生物技术
1.生物技术就业前景:
无论是在研究机关或者生物公司,投资每年都有所增长。生物专业是一个交叉性十分强的学科,伴随科技飞速发展,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学科交叉性越来越强,许多生物相关的新兴学科方兴未艾。此外,生物相关的应用类学科包括公共卫生,食品,营养等,人才缺口也较基础研究类大。 本科生毕业后除了进入国内外一流高校继续深造以外,会从事技术开发、应用设计和行业管理等岗位或选择专业背景相关公务员岗位;而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有部分学生选择留学相关学科水平较高的国家,也有部分学生选择国内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继续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等工作,或者选择生物医药及食品行业主流研发机构、生产企业和管理机构中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和管理工作。
2.生物技术就业方向:
毕业生能在科研机构或高等学校从事生物技术及其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或教学工作,能在工业、医药、商检、食品、农林生产、环保、科技情报、园林等行业的企业、事业和行政管理部门从事与生物技术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生产管理和行政管理等工作。
中专
2022-11-04 2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