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学院秘书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秘书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秘书学就业前景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就业前景,秘书学专业介绍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秘书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秘书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录取分数线(内蒙古)
文科
年份 | 秘书学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 |
---|
2021 | 437(秘书学(师范类)) | -- |
2020 | 470(秘书学(师范类)) | -- |
2019 | 473 | -- |
2018 | 444 | -- |
2017 | 420 | -- |
二、秘书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专业介绍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
呼伦贝尔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现有教职工30人,其中教授5人,研究员1人,副教授4人,副研究员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15人。 教师先后发表省级以上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上发表80篇,出版专著(教材)20余部。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5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部级8项。 先后多次派出教师参加国内外高校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是呼伦贝尔学院重点学科。《现代蒙语》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蒙古学学院和“三少民族”语言文化研究所所取得的学术成果先后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一、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二、三等和全区民族教育研究成果奖。 2005年以来,先后派送27名学生赴蒙古国东方省东方学院交流学习,并向内蒙古师范大学选派11名大学生委托培养,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学院积极优化和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方案重视并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致力于为民族地区培养少数民族应用型人才。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中小学蒙语文教师、行政单位公务员、翻译工作者以及在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该专业为师范类专业。 主要课程:文学概论、蒙古族文学史、蒙古史、美学、写作学、语言学概论、现代蒙语、现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蒙汉翻译学、汉语应用文写作,普通话训练、基里尔蒙古文、游牧文化等。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招90名,新生入学后,根据学生的自愿计划分成3个不同就业方向的教学班级。
中国语言文学类
秘书学
呼伦贝尔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现有教职工4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3人,硕士25人,博士1人,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级教坛新秀1人,校级教坛新秀2人,入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1人。 教师近5年发表教学科研论文2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40篇),教材及专著16部,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 下设汉语言系、文学系、秘书系和实验实训中心四个教学部和呼伦贝尔文学研究所。学院建有资料室、小剧场和综合实训室等实践教学场所,在呼伦贝尔市共有12个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原上鹰”话剧团成立于2002年,每年推出1部经典话剧,2017年被评为“自治区高校校园文化精品项目”。朔风文学社是我院学生展示文学才华的重要平台。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年被批准为自治区级本科品牌专业,现有教学团队1个。秘书学专业的“秘书节活动月”在我校第二课堂活动中影响良好,2018年该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高校秘书专业知识技能大赛获得团体2等奖和7个个人单项奖。
三、秘书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蒙)招生计划(2022)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山西 | 秘书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 | 2 |
内蒙古 | 秘书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8 |
江西 | 秘书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3 |
山东 | 秘书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四年 | 4 |
四、各省市最新录取分数线(2021)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山西 | 秘书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B段 | 普通类 | 460 | 26234 |
内蒙古 | 秘书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437 | 13740 |
江西 | 秘书学(师范类)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25 | 30422 |
山东 | 秘书学(师范类)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484 | 187380 |
贵州 | 秘书学(师范)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05 | 28563 |
五、就业前景
秘书学
1.秘书学就业前景:
就业范围较广,前景良好。不少企业认为,他们急需的是文秘专业方面的适用人才,看重的是文秘人才的专业素养、技能和事务能力,并非仅以学历高低为条件。毕业生主要的就业方向有教师、各类编织职务、文秘、文案策划人员、记者等。
2.秘书学就业方向:
毕业生可到中央和省市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中外企业、外事机构等从事行政秘书、人事管理、媒体编导、市场营销、会展服务、教育培训等工作。 学生可以报考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学科的研究生。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格局中,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保护和发展,是我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对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工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但是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 随着各民族间交往增多,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才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各有出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地域性较强,开设的高校相对较少,多在中西部地区,总体上来看,内地学生就业有一定压力,但可通过考博、出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出路。大部分的毕业生面向中西部的需要。中西部学生的就业一般比较顺畅,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就业去向。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方向:
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如今,藏学、蒙古学、满学、突厥学、壮学、傣学、苗学、瑶学、彝学、哈尼学等已成为国际性的学科。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表有关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决议、宣言和国际公约,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共识。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中专
2022-11-05 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