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伦贝尔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师范)和应用俄语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师范)和应用俄语在内蒙古往年的录取分数线,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师范)就业前景和应用俄语就业前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介绍和应用俄语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师范)和应用俄语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师范)和应用俄语录取分数线(内蒙古)
理科
|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师范) | 应用俄语 |
|---|
| 2021 | -- | 208 |
| 2019 | -- | 166 |
| 2018 | -- | 176 |
| 2017 | -- | 266 |
文科
| 年份 |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师范) | 应用俄语 |
|---|
| 2021 | -- | 270 |
| 2019 | -- | 273 |
| 2018 | -- | 293 |
| 2017 | -- | 215 |
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师范)和应用俄语专业介绍
语言类
应用俄语
呼伦贝尔学院
层次
专科(高职)
学制
三年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并熟练应用
俄语语言知识与技能,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与组织能力,从事俄语翻译、商贸业务、涉外旅
游及管理、文化交流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学校、外贸企业及其他涉外部门,从事翻译、对外贸易、
文化交流、外语导游及管理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有爱岗敬业、诚信文明、公平热情、奉献进取、责任心强等素质;
2.具备较强的俄语听、说、读、写、译能力;
3.具备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具备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并掌握相关的职业技能;
5.具备组织协调与应急处理、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调查研究与继续学习等核心技能。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基础俄语、俄语视听说、俄罗斯国情、俄文写作、翻译理论基础、经贸俄语、国际贸易
实务、旅游俄语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俄语语言综合能力以及与涉外相关的职业技能模拟、仿真等实训。
在各级政府涉外部门、外贸公司、宾馆酒店、国际旅行社、涉外商务等企事业单位进行
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俄语翻译证书 国际商务俄语证书 导游员资格证书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商务俄语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俄语国际商务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师范)
呼伦贝尔学院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具有
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
及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或在周边相通语言国家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
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
会科学和语言学诸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掌握创造性
思维以及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民族、语族)、现代汉语、中国现代
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现象
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师范)和应用俄语招生计划(2022)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
| 内蒙古 | 应用俄语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三年 | 15 |
| 文科 | 45 |
四、各省市最新录取分数线(2021)
|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
| 内蒙古 | 应用俄语 | 理科 | 专科批 | 普通类 | 208 | 70308 |
| 文科 | 270 | 31162 |
五、就业前景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格局中,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保护和发展,是我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对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工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但是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 随着各民族间交往增多,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才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各有出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地域性较强,开设的高校相对较少,多在中西部地区,总体上来看,内地学生就业有一定压力,但可通过考博、出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出路。大部分的毕业生面向中西部的需要。中西部学生的就业一般比较顺畅,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就业去向。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方向:
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如今,藏学、蒙古学、满学、突厥学、壮学、傣学、苗学、瑶学、彝学、哈尼学等已成为国际性的学科。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表有关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决议、宣言和国际公约,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共识。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俄语
1.俄语就业前景:
中俄两国有交流的巨大需要。两国政府的努力,中俄贸易状况逐年加强,留学毕业人才需求量递增,随着今后几年俄经济进一步好转和两国迅速扩大的全面合作,加上与之不相适应的国内严重缺乏的俄语教育,以及俄罗斯是一个大国,与我国有漫长的边境线,双方经济有很强的互补性等原因。 俄语毕业生就业空间大,广泛服务于国家部委、外事部门、大型国有企业、银行、新闻出版、教育、旅游部门、外国独资和中外合资企业等单位。
2.俄语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高等和中等学校进行俄语教学和教学研究的教师及其他教育工作者,以及能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科研、管理工作。
中专
2022-11-05 2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