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2016年招收高水平运动员-汕头大学
体育专项测试内容、方法、测试标准
及安全预案
我校2016年高水平运动员招生项目为篮球(男)。招生项目测试达标标准规定如下:属单独招生考试录取的测试达标标准为不低于90分;属二本线65%招生录取的测试达标标准为不低于85分;属二本线招生录取的测试达标标准为不低于80分。
一、专项测试内容
专项考试满分100分。包括篮球场四线折返跑(10分)、助跑摸高(10分)、1分钟投篮(20分)、实战能力半场3对3(20分)、实战能力全场5对5(40分)共五项内容。
二、测试方法及评分标准
(一)篮球场四线折返跑(10分)
1.测试方法
如右图,测试者A按1、2、3、4顺序跑完全程。从一侧端线开始,听到信号后出发,至近侧罚球线急停,转身迅速折回至起跑的端线,急停转身,跑至中线,折回端线,急停转身跑向另一侧罚球线,折回至原起跑的端线急停转身,跑至另一侧端线,折回冲刺至原起跑的端线。
2.测试要求
每一次折回都必须有一只脚踏线后方能折回,否则,第一次不踏线给予警告,第二次不踏线则被判为犯规而取消该次测试成绩。每个考生必须连跑两次,每次之间休息40秒,两次测试的平均成绩为该项目后成绩。
3.评分标准
篮球专项-篮球场四线折返跑考试评分标准表
男子(成绩)分数 男子(成绩)分数29″1033″529″29.533″54.529″4934″429″68.534″53.529″8835″330″7.536″2.530″5737″231″6.538″1.531″5639″132″5.540″0.5
(二)助跑摸高(10分)
1.测试方法
助跑单脚起跳摸高,每人两次,以摸高的高度计量成绩,取佳的一次成绩。
2.评分标准
篮球专项-助跑摸高考试评分标准表
男子(成绩)分数 男子(成绩)分数3.30103.035.53.279.53.0053.2492.97 4.53.21 8.52.9443.1882.913.53.157.52.8833.1272.852.53.096.52.8223.0662.801.5
(三)1分钟投篮(20分)
1.测试方法
以篮圈在球场的投影点为圆心,分别以4米、5米为半径从端线向球场内划弧(弧线宽5厘米),加上三分线构成分值分别为1、3、5分三个不同分值的投篮区域,考生在1分钟内任意选择投篮点进行投篮,按不同的区域计算投中的分数来计算后成绩。
2.测试要求
(1)考生必须以自投自抢的方式进行测试。
(2)投篮时,如脚踏线,则按低分值的区域计算。
(3)投篮时,不得出现带球跑或两次运球,否则将被判违例,投中无效。
(4)投篮方式不限。
(5)每人可测试两次,取佳的一次成绩。
3.评分标准
篮球专项1分钟投篮考试评分标准表
男子(投中分值)分数 男子(投中分值)分数
(四)实战能力半场三对三(20分)
分组教学比赛,半场“三对三”。
三对三得分标准:
考察运动员个人技术运用情况:优20—15、良14—10、一般9—0
优20—15:攻守能力强,团队配合意识好,技术运用合理,特别是个人攻击力强、运用个人技术娴熟,外线球员速度快,投篮准,内线球员具备篮板球能力的篮下脚步熟练。
良14—10:攻守能力一般,个人攻击力弱,团队配合意识一般。
一般:9—0:个人攻守能力弱。
(五)实战能力全场五对五(40分)
分组教学比赛,全场“五对五”。
五对五得分标准:
考察运动员整体配合意识:优40—30、良29—15、一般14—0
优40—30:个人技术娴熟,运用合理,思路清晰、有团队精神、场上经验丰富、解读比赛能力强,整体中突出个人。
良29—15:个人技术在整体配合中运用一般,缺少整体意识。
一般14—0:无位置感,攻守能力弱。。
三、安全预案
(一)按照考试要求布置测试场地,清除一切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隐患;
(二)对测试现场进行严格管理,非监考人员、工作人员、考生一律不得进入考试现场;
(三)测试现场安排医护人员值班;
(四)如发生意外事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保卫:86502057;校医院:86502651)
学校简介
汕头大学是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广东省属“211工程”重点建设综合性大学,是教育部、广东省、李嘉诚基金会三方共建的高等院校,也是全球唯一的一所由私人基金会--李嘉诚基金会持续资助的公立大学。
学校围绕“有志、有识、有恒、有为”的育人目标,借鉴境外优秀大学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引进海外优质教育资源,形成了以国际化为导向、精细化教育的鲜明办学特色,成为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团队和管理模式等方面高度国际化的现代化高等学府。
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是汕头大学和李嘉诚基金会重点发展的学院之一,在一批享有国际盛名的艺术家、设计家领导下,学院的教学队伍集结了一批志于艺术与设计教育革新,来自国内外知名高等学府的教授和著名设计专家,并不断从国际业界中邀请和引入从事不同层面文化创意产业的专业人士、中外著名设计师、艺术家来校讲学及主持工作坊和教授各项专业艺术与设计课程。
学院着重提供各项优质、专业及多元化的艺术与设计课程,本着以专业技艺与人文科学并重的宗旨,融合中华文化与世界新观念为基础,发展以启迪创意为本的艺术与设计专业教育,倡导学生发挥个人创意思维,扩展知识领域,提高文化素质。学院每年举办多个不同主题的国际研讨会、国际艺术与设计作品展览,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了解国际艺术新思潮及当代文化科技的新发展,从而培育一群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独当一面,推动创意经济拓展的艺术与设计专才。
学院现有专业教师3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5人,有海外留学背景及香港籍教师共20人,占师资总数51.3%。学院现有设计艺术学、美术学、MFA美术、MFA艺术设计四个硕士点。2019年,开设有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和艺术设计学等六个本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