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就业前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录取分数线(上海)
综合
年份 |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
---|
2021 | 530(纺织类(含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 | -- |
2020 | 532(纺织类) | -- |
2019 | 536(纺织类) | -- |
2018 | 538(纺织类) | -- |
2017 | 536(纺织类) | -- |
二、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专业介绍
设计学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服装艺术设计方向)
东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服装领域,培养具有艺术人文素养与服装设计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融合艺术、技术学科,实现具有服装设计与服装版型及成衣制作能力;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实践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的相关服装某一领域具有专长的复合型高素质艺术设计人才。
主要课程
基础设计、女装设计、男装设计、童装设计、品牌服装设计、服装流行预测与应用、针织服装设计、服装结构设计、服装工艺与制作、专业技法表现、专业基础工艺、服装效果图技法、专业交叉创作实践、立体塑型技术、毛皮服装设计、运动装设计、内衣设计等。
实践环节
传统实践课程:
手工印染制作、服装企划案电脑实训、专业考察、设计实习、毕业创作实践、毕业调研、毕业展览等。
特色实践课程:
鼓励学生多参赛的实践课程:服装设计大赛创作、设计实习1(参赛实践);针对校企合作及专业交叉的课程:专业交叉创作实践、DT数绘艺术创作与产品应用等课程;针对国际交流的实践课程:国际服装前沿设计(国际合作集训式课程)及针对就业的作品集制作指导等课程。
专业特色
该专业依托地处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坚持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并重,开展国际合作设计课程,目前与美国、日本、英国、意大利、法国的各大院校合作,将服装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教学与社会、市场结合,培养从事服装设计与策划和服装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逐渐形成适应社会需要、重创意、重市场、重实践的办学特色。学生经过4年系统的专业学习,能够掌握服装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理解设计的概念,掌握设计方法,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将国际时装的最新信息贯穿于课程中。通过学习,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该专业已在国内外形成相当的影响力,与国外几十所服装设计院校建立了交流关系,十几家国内外著名的服装企业成为学院的实践基地或提供实物赞助。
毕业去向
服装艺术设计方向学生毕业后主要任职于服装品牌公司、服装设计公司、服装院校、制服公司、服装外贸公司、形象设计公司、服装营销公司、时尚媒体机构(杂志、报社、电视台)及与服装相关的公司和厂家,涉及男装、女装、童装、礼服、内衣、中老年装、特种服装等多个门类。从事包括设计师、设计师助理、设计教育工作者、形象设计师、时尚编辑、时装管理及销售等工作。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就业单位包括众多国际、国内服装企业。
咨询电话:021-62373607/62373608/62373610
电子邮箱:cfd@dhu.edu.cn
纺织类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东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科学、工程及人文素养,较好地掌握纺织和非织造材料工程专业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能够胜任非织造材料与工程领域的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生产及经营管理、产品设计与管理以及商务贸易等工作,具有较强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毕业要求
1)掌握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知识和科学方法。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工程职业道德。
2)掌握工科的公共基础知识与实验技能。具备实验设计、实施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3)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能力。
4)掌握基本的创新方法,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经济、环境、法律、安全、健康等制约因素。
5)掌握纤维及其集合体的形貌、结构、性能及相互间的关系规律,熟悉非织造类产品的分类特征;掌握非织造类产品的基本加工原理和技术、产品制造工艺流程、工艺参数等基本知识,熟悉通用非织造加工设备的工作原理;
6)掌握纺织类及非织造产品的基本性能评价指标和相应的检测方法,熟悉产品的质量标准;熟悉产品的创新、创意设计方法,掌握非织造类产品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现代设计基础知识,初步具有产品设计能力,并能对产品性能或功能进行评价。
7)了解产业链上下游的基本知识,了解专业领域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了解纺织经济、管理、贸易方面的相关知识。
8)了解国家对纺织类企业的产品设计与开发、生产、产品流通以及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津、法规,能正确认识工程对于客观世界和社会的影响。
9)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在团队中发挥作用的能力。
10)对终身学习有正确的认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1)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12)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一定的创业能力。
主要课程
纺织专业导论、纺织材料学、纺纱学、织物组织结构、机织学、针织学、非织造学、纺织品整理学、工程伦理、纺织数理统计、工程设计制图、纺织经济与贸易。
实践环节
大学物理实验、化学实验、工程训练、工程设计制图课程设计、微机上机、专业课实验、综合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特色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具有多学科交叉、学科与工程紧密联系的特点,与高分子材料、电子信息科技相结合,综合了纺织、塑料、造纸、化学、印刷等的技术与装备,涉及物理学、化学、力学、工程学等各个学科分支。非织造材料具有很大的材料设计自由度,可使之具备多种多样的优异性能;非织造技术又具有工艺流程短、工艺灵活多样、生产效率高、原材料范围广、产品品种多和应用领域广等特点。该专业注重培养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很强的实践应用能力,又要有较宽的相关知识面的人才。强调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性的训练,重视工程观念的建立,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和独立思考、开拓创新的能力。
毕业去向
政府(海关、商检)公务员、科研工作者、企业产品研发经理、纺织贸易营销、生产技术管理、纺织技术咨询、继续深造、出国(境)留学等。
咨询电话:67792790
电子邮箱:wanghong@dhu.edu.cn
三、就业前景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
1.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
非织造材料又称非织造布、非织造织物、无纺织物或无纺布,是我国战略性新兴纤维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国防、环境、能源、医疗卫生、水利工程、土木建筑等领域,非织造行业属于名符其实的“朝阳工业”。就业前景广阔。
2.非织造材料与工程就业方向:
该专业毕业生可从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领域内的产品开发、工艺设计、设备设计与生产、生产技术管理、经营与贸易和质量检验等工作,也可就业于国内外纺织贸易、外资企业、政府部门、商检与海关、国有及私营企业、科研院所等。
中专
2022-11-04 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