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在上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就业前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介绍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录取分数线(上海)
综合
年份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 |
---|
2021 | 533(材料类(含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专业)) | -- |
2020 | 534(材料类) | -- |
2019 | 539(材料类) | -- |
2018 | 541(材料类) | -- |
2017 | 538(材料类) | -- |
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和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专业介绍
设计学类
服装与服饰设计(纺织品艺术设计方向)
东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现代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熟练掌握纺织产品艺术设计方法,具备审美、创新、表现、企划的能力。培养在服装服饰、人居陈设、以及与纺织品相关的设计人才。毕业生毕业后成为纺织品面料花型设计、面料研发设计师;服装面料、家纺面料及系列产品、以及纺织品相关的设计、研发的专业人才;成为跨越服装服饰、人居陈设等纺织产品边界整合与设计的人才。
主要课程
纺织品造型设计、中外纺织品图案研究、专业技法、电脑技术与应用、服装印花面料设计、家居印花面料设计、服装面料专题设计、室内纺织品专题设计、饰品设计、纺织品前沿课程等。
实践环节
该专业设立了手工印染、丝网印染、梭织、镭射雕刻等工艺室,结合专业技法与工艺、创意面料设计、专业大赛与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实践辅助学习。同时还开设有专业写生、专业考察、市场调研及设计实习、毕业调研等实践课程,与社会相关领域的品牌公司、机构、工厂企业建立了教学实践的协作关系。
专业特色
该专业依托地处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优势和东华大学的纺织服装学科特色,坚持理论教学与设计实践并重,将纺织服装艺术设计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教学与社会、市场结合,培养从事纺织品艺术设计与策划和研究方面的高级人才。注重传统与时尚并重,先后与英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的艺术院校进行课程合作,尤其英国圣马丁皇家艺术设计学院纺织服装设计系合作授课并已完成6期课程。学生经过4年系统的专业学习,能够掌握纺织品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专业知识和基本专业技能。专业自2003年恢复招生以来,集社会与学校资源,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印染实验室,并已形成校企合作的多种教学和实践模式,逐渐形成适应社会需要、重创意、重市场、重实践的办学特色。获得上海市精品课程、上海市重点课程,以及上海市教委颁发的本科创新教学奖项,在学科和行业内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毕业去向
纺织品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任职于服装品牌公司、家纺品牌公司、纺织服装设计公司、纺织服装外贸公司、出版社、时尚媒体等相关的公司与厂家,涉及服装面料及产品、家居面料及产品、服饰品、布艺产品等多门类,从事包括服装及家居面料设计师、花型设计师、设计教育工作者、时尚编辑等相关纺织品面料及产品的艺术设计、策划、营销等工作。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98%以上。
咨询电话:021-62373607/62373608/62373610
电子邮箱:cfd@dhu.edu.cn
材料类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东华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
该专业面向国家材料工业及其相关领域的经济建设需要和国际化人才需求,培养具有科学文化素养、社会责任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掌握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工程知识与基本技能、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知识,具备社会交往、组织管理和终身学习能力,富有团队精神、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能在高分子材料合成与加工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研发、工程设计、产品开发、生产管理等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创新人才。
主要课程
有机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材料研究方法和测试技术、高分子材料成型原理、高分子材料加工工艺与设备、高分子专业前沿课程等。
实践环节
微机上机、工程训练、基础化学实验( 包括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工程设计制图课程设计、化工原理设计、材料科学实验、高分子材料物理化学实验、大型材料加工实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工程设计及毕业论文等。
专业特色
专业前身为1954年著名高分子科学家钱宝钧先生和方柏容先生创建的化学纤维专业,是我国最早成立的高分子材料类专业之一。1994年拓宽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2009年入选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2010年入选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建设,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充分依托“材料学”首批国家重点学科、上海市十大重中之重学科和“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纤维材料先进制造技术与科学创新引智基地”(111引智计划)、“高性能纤维及制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以及“东华大学-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国家级教学和实践基地。所有教学和科研基地均100%对本科教学开放。
1. 坚持一流教育。专业在各类排名中始终保持五星级。六十五年来培养了以程正迪、孙刚、乔光华、朱美芳、李新贵、宛新华、朱新远、彭慧胜等为代表的大批高分子领域杰出科研人才,见证了我国高分子研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2. 坚持研教相长。专业在碳纤维、芳纶、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功能智能纤维等领域取得的40余项重大科研成果全部进课堂、进实践,聚焦提升学生解决专业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3. 坚持产教融合。集聚恒力、恒逸、巴斯夫等行业高端企业优质资源落实学生工程能力、团队能力、发展能力等全方位综合素养的培育,面向行业发展新趋势不断完善培养方案,全面对标国际一流工程人才培养标准。
4. 坚持纤维特色。专业培养了以原纺织工业部副部长季国标院士、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端小平等为代表的化纤行业领袖人才,以及大批化纤企业精英和创新创业人才,助力我国纤维产业高速高质量发展。
多维度全过程高水平材料类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现有专职教师59人,多种渠道聘请60余位高层次企业人才及国内外教授为兼任教师,引育并重打造出一流教学队伍。其中朱美芳教授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和“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上海“四有”好老师,带领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所在专业党支部入选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毕业去向
超过50%的毕业生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凯斯西储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玛丽皇后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和本校继续深造。或进入国际知名企业、国有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科研机构等从事产品研发或生产管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专业基础、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综合素质评价很高,认为该专业毕业生工作适应性强,“科研中基本上能独当一面”,企业满意率超过90%。
咨询电话:021-67792362
电子邮箱:liuqi@dhu.edu.cn
三、就业前景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1.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前景:
高分子材料是任何行业不可或缺的,小到穿衣吃饭、电脑手机,大到建筑楼房、航空航天。社会对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还在不断扩大,与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对口的工作并不难找。 高分子材料的主要方向都有工作可寻,比如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粘合剂以及涂料,在交叉领域中还有复合材料,这些方向中偏化工类的相对来说比较好找工作。
2.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就业方向: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毕业生可在石油化工、电子电器、建材、汽车、包装、航空航天、军工、纺织及医药等系统的企业、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从事塑料、橡胶、纤维、涂料、粘合剂、复合材料领域的开发、加工与改性、工艺与应用、生产技术管理、市场开发及教学等工作;或为高新技术领域研究开发高性能材料、功能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光电材料和其它特种高分子材料。
中专
2022-11-04 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