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师范大学法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哪个好?小编通过比较法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在青海往年的录取分数线,法学就业前景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就业前景,法学专业介绍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专业介绍等数据帮助大家了解法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这二个专业,希望本文对大家有帮助。
一、法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录取分数线(青海)
二、法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中国语言文学类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
青海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基础、兼通汉语言文学相关知识,具有
初步的语言文学研究能力,同时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在文化、教育、出版、传媒机构以
及政府机关等部门工作,或在周边相通语言国家从事语言文化交流工作的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复
合型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人文社
会科学和语言学诸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掌握创造性
思维以及从事本学科领域科学研究以及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社会实践诸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汉民族及少数民族跨文化现象的分析方法;
3.具有语言文字表达,人文知识普及,运用专业知识在本领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基本能力;
4.熟悉国家在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及文学创作、传播和研究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本学科领域的理论前沿及发展动态,具有较宽广的文化视野;
6.具有不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以及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批判性思
维能力。
主干学科:中国语言文学。
核心课程:文学概论、语言学概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分民族、语族)、现代汉语、中国现代
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写作。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实习、写作技能训练、汉语言文学及相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现象
的研讨等。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文学学士。
法学类
法学
青海师范大学
层次
本科
学制
四年
四年 法学学士学位 培养目标:主要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以及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关和法律服务等机构从事法律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本科毕业生中多人以优异的成绩考取研究生并顺利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资格考试,报考率和通过率逐年提高,法学毕业生遍及全省广大民族地区,逐渐成为基层公检法机关、律师界的骨干和中坚力量,并以素质过硬、吃苦耐劳的特有品质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与好评,为青海的政治稳定、民族团结和法制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经过多年发展,业已成为青海省培养法学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
主要课程: 开设的主要课程有: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民法学、刑法学、商法学、经济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国际法学、国际私法学、国际经济法学、知识产权法学、环境与自然资源法学、劳动法学、司法文书写作、西方法律思想史等课程。
三、法学和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言文学)招生计划(2022)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学制 | 人数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吉林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 | 3 | | |
黑龙江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安徽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 | 3 | | |
湖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4 | (001)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广东 | 法学(主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四年 | 2 | (203)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云南 | 法学(民考民)加试藏语文 | 文科 | 本科二批及预科 | 普通类 | 四年 | 2 | | |
新疆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四年 | 3 | | |
四、各省市最新录取分数线(2021)
地区 | 专业名称 | 类型 | 批次 | 招生类型 | 最低分 | 最低排名 | 专业组 | 选科要求 |
---|
河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33 | 19646 | | |
吉林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30 | 12657 | | |
黑龙江 | 法学 | 文科 | 本科二批A段 | 普通类 | 461 | 9278 | | |
安徽 | 法学(3820元/年) | 文科 | 本科二批 | 普通类 | 554 | 25990 | | |
山东 | 法学 | 综合 | 普通类一段 | 普通类 | 512 | 125411 | | |
湖南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6 | 25190 | (1组)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广东 | 法学(非定向)(办学地点:主校区)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15 | 39604 | (202) | 首选历史,再选思想政治 |
重庆 | 法学 | 历史类 | 本科批 | 普通类 | 540 | 13351 | | |
五、就业前景
法学
1.法学就业前景:
近年来,法学专业一直是文科生报考的热门,实际就业情况并非与填报时一样“火爆”。 传统观念认为,法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会从事法官、检察官等社会地位高、收入高的职业。因此,很多家长和考生偏爱法学专业,认为毕业后能从事法官、检察官、高校教师等职业。实际上,这些工作对院校背景或学历水平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近年来,法学院许多学生会选择进一步学学习,考取国内著名大学的法学专业研究生。大部分毕业生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仲裁机关、律师事务所、银行等单位从事法律工作。
2.法学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以在立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等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企业和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律师事务所,基层乡镇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管理工作。也可选择高校、继续深造。 主要就业方向: 一、公务员 主要包括检察官、法官、行政机关公务员。由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设立,使得本科生要想成为法官、检察官,必须在毕业后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毕业证”绝对不是“职业准入证”。司法考试可以说是法学专业毕业生最重要的考试,这个考试过关率在30%左右。当然,毕业生想进入公、检、法这样的单位,除了需要通过司法考试外,还要通过公务员考试。 二、律师 律师既不像公务员队伍那样难进,又是法律专业的对口领域,是很多年轻毕业生的主要选择。黎学宁表示,律师是个经验型行业,收入参差不齐。根据工作经验、能力大小和所涉法律领域的不同,律师的收入有很大差别。目前我国对律师的从业资格采取的是严格准入制度,必须通过国家司法考试。 三、公司法务人员 公司法务人员也是目前法学专业毕业生就业人数最集中的一个领域,主要服务于企业的法律事务部、法律咨询部以及知识产权部等。例如,各大国企、银行、外企、一些大型的私企内部都会设法务部门,专门处理企业所涉及的法律事务。还有一部分供职于政府的法律事务部门,但一般政府部门对学历和工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不是普通本科生能达到的。 四、其他相关领域 除了以上的主要就业方向外,社会其他领域对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法律人才也有需求。如企业中的文秘、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岗位对既有经济管理基本知识,又具有法律专业知识的人才较为青睐。一些法学专业毕业生也会从事会计师、审计师、证券业人员、环境评估、司法鉴定、职业中介、房地产咨询、法制宣传等工作。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
1.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前景:
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学是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多元一体的多民族文化格局中,民族语言与民族文学的保护和发展,是我国文化多元性的重要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培养具备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全面系统知识,对与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等方面工作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就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工作。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的就业面比较狭窄,但是就业前景还是很好的,毕业生主要到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从事有关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文学、文献的教学、研究、编辑、翻译、新闻、文学创作等方面工作。 随着各民族间交往增多,通晓两种或两种以上语言的人才的培养也变得尤为重要。另外,由于地域差异较为明显,各有出路,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地域性较强,开设的高校相对较少,多在中西部地区,总体上来看,内地学生就业有一定压力,但可通过考博、出国获得进一步发展出路。大部分的毕业生面向中西部的需要。中西部学生的就业一般比较顺畅,毕业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就业去向。
2.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就业方向:
我国少数民族的语言文学,现在已引起许多国家学者的关注。许多跨境民族的语言和文学,已成为我国与周边国家相关民族交往和交流的园地和桥梁。如今,藏学、蒙古学、满学、突厥学、壮学、傣学、苗学、瑶学、彝学、哈尼学等已成为国际性的学科。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陆续发表有关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决议、宣言和国际公约,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同的共识。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学专业毕业生主要就职于少数民族教育文化部门及相关单位。可在中西部省份高校、中等学校等教育单位或国家机关部门就职,或者直接进大企业从事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中专
2022-11-04 08:50